該書主要研究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分析目標、分析視角和分析方法。全書分五篇,共十一章。diyi篇為導論,提出財務報表分析的總體思路;第二篇論述報表分析的四個視角;第三篇介紹定性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方法和指標分解法;第四篇介紹擬定量分析法;第五篇對指標測度法、因子分析與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進行了論述。 財務會計主要是面向企業(yè)外部,zui終通過財務報告(尤其是處于核心地位的財務報表)把有關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jīng)營業(yè)績和現(xiàn)金流量等信息傳遞給外部信息使用者。財務報告作為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業(yè)績的重要反映,成為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法定資料,隨著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梢院敛豢鋸埖卣f,每一個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生存和發(fā)展的人(自然人和法人),幾乎都要使用財務信息,尤其是企業(yè)的投資者、債權人和國家經(jīng)濟管理和監(jiān)督部門等。 因此,如何正確理解和利用企業(yè)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信息,以了解企業(yè)真實的經(jīng)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在當今企業(yè)經(jīng)營環(huán)境急劇變化、信息量紛繁復雜的經(jīng)濟社會中,高效準確地解讀財務報表尤為重要。 通過財務報表的會計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了解企業(yè)的經(jīng)營業(yè)績,識別企業(yè)的優(yōu)劣,預測企業(yè)的未來。但是企業(yè)財務報表數(shù)據(jù)所反映的內容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許多報表項目是獨立地反映某項經(jīng)濟內容的。為了使財務報表表達和傳遞的經(jīng)濟內容更加明確和清晰,需要使用一些科學的分析方法對財務報表數(shù)據(jù)進行適當?shù)慕庾x。 目前國內關于財務報表分析的書籍和文章頗多。然而,縱觀這些著述,一般遵循的都是分三張報表分析(或分為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和經(jīng)營效率能力的分析)的思路;而其中所涉及的分析方法大部分都是比率分析,甚至只是機械地計算一些財務比率。我們認為,完整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應由分析目標、分析視角和分析方法三部分組成,本書便以這一思路展開。全書分為五篇,共十一章,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如下: diyi篇:導論(diyi、二章)。diyi章從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范疇出發(fā),明確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進而以財務會計的有關理論為依據(jù),詳細論述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對象、目標和作用等。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理論,在前一章的基礎之上,引出了研究的對象——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充分借鑒信息分析方法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從總體上進行了理論探討,基于所提出的財務報表分析視角這一全新的概念,建立起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框架,并提出財務報表分析的總體思路:分析目標→分析視角→分析方法,后續(xù)的各章以此為主線展開。 第二篇:分析視角(第三、四章)。在第三章中,提出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四個視角,即:報表原數(shù)、結構重構、結構分析和比率分析。針對每一個視角,我們從其原理出發(fā),輔以實例,詳細闡釋了每個視角的內容與具體應用,并均在每節(jié)末進行簡要的小結與評價。針對財務比率這一“經(jīng)久不衰”的財務報表分析手段,專辟第四章予以論述,對各比率之間紛繁復雜的關系進行了梳理。 第三篇:定性分析方法(第五、六章)。這兩章分別針對財務報表定性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法和指標分解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尤其是對其中的關鍵問題,如比較分析法中的比較基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第四篇:擬定量分析方法(第七章)。這一章以zui具代表性的綜合評分法為對象,詳細論述了其含義、形式、內容和特征等,并以實例對該方法在我國的企業(yè)效績評價體系、信用評級中的應用狀況進行介紹。 第五篇:定量分析方法(第八至第十一章)。定量分析方法是本書論述的重點之一。在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中,我們以較大的篇幅分別對指標測度法、因子分析與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進行了論述,不僅闡明了這些方法的含義、內容、特征與作用,而且對這些方法的操作進行了充分說明。此外,在這一部分中,還介紹了我國目前應用較少的新的分析方法。 縱觀全書,我們盡可能充分地借鑒了信息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試圖為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構建出理論基礎。同時,針對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虛假信息披露問題,書中特別強調了如何運用財務報表分析來識別虛假信息,這對完善我國的證券市場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書具有下述特點: diyi,總體結構明顯有別于同類書籍。從論述的內容來看,擺脫了“以財務比率計算為主”、“分三張報表論述”等舊思路,擴展了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范疇。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的主線貫穿全書。 第二,不僅對現(xiàn)有常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進行了簡要的歸納和分類,還介紹了一些相對較新的、我國目前尚未廣泛應用而又有重要作用的分析方法,例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等。在此基礎之上,梳理清楚紛繁復雜的各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把基礎性、實踐性和前瞻性統(tǒng)一起來。 第三,對各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優(yōu)缺點、適用性加以闡述,有助于報表使用者準確而有效地選擇方法。 第四,闡述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更主要的是深入分析了各方法中的一些基礎性問題,構建出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的理論框架。一方面反映了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功能和相互間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在財務報表分析目標和具體的分析方法之間搭起了橋梁——財務報表分析視角,同時也理清了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思路。 本書由陳少華教授擔任主編,陳瑜、王棟擔任副主編,副主編協(xié)助主編提出編寫大綱,主編對全書初稿進行修改、總纂和定稿。各章撰寫的分工如下:陳少華:diyi、二、十一章;陳瑜:第三、四、五、六章;王棟:第七、八、九、十章。 本書的論述深入淺出,重點和難點都輔以案例。因此,本書不但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yè)、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研究生、本科生和教師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以作為企業(yè)管理人員、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各類人員學習企業(yè)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參考書。但是,限于水平、時間和資料,書中所提出的見解難免有不成熟之處,一些問題和觀點仍需進一步探討,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