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磨鐵·當我遇見一個人


作者:李雪     整理日期:2022-09-19 02:13:02

  早期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內(nèi)化成我們的性格,決定了命運。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輪回童年的幸或者不幸。童年經(jīng)歷如木馬程序一般寫進每個人的潛意識,精準控制著人生輪回。打破輪回從看見自己和孩子開始。
  當“我”足夠清晰,“我愛你”才可能真實有力。借由一本書穿越回自己的童年,也看到孩子的當下,用豐盛的愛款待兒時的自己和身邊的孩子,撫慰那個從不曾離開自己的、躲在陰影里的小孩。接納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種傳遞,當自己杯滿之后,孩子自然會順著對的方向一路蔓延。
  尹建莉說“因為李雪的存在,我感到不那么孤獨”;張德芬說李雪是“敢向自己開刀的人,撼動人心”;武志紅說“在我和李雪的共同讀者中,很多人更喜歡李雪”;讀者說“五體通泰,初嘗自由”,所謂盛譽不過如此。
  精打細磨足足一年,封面由童真性情的水墨畫家林曦繪制,插畫由靈性天成的漫畫家阮筠庭親自操刀,這一條走向童年和內(nèi)心的路要多美有多美。愿我們及孩子都沉密神采,元氣淋漓。
  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guī)律。
  家庭教育也一樣,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
  母嬰關系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通過內(nèi)化與父母的情感關系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系模式與長大后的事業(yè)、婚戀、養(yǎng)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chuàng)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nèi)在“受傷的小孩”。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上一本:英語啟蒙第一年完全攻略 下一本:愛閱讀課程化叢書·快樂讀書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磨鐵·當我遇見一個人的作者是李雪,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