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材 本書作者均為性學研究領域出類拔萃的學者,其中威廉?L?雅博曾任性象科學研究會會長。本書是目前美國使用*普遍的性學教材。此次翻譯出版的為第6版,但部分章節(jié)經作者授權采用第7版進行翻譯,力求為讀者呈現**的研究成果與訊息。客觀翔實 性作為一個爭議性的話題,容易帶有主觀傾向。本書很好的避免了這一問題。全書雖涉及多個性相關議題與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陳述現象,并不對現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觀傾向的評判。全書共17章,涉及性象的各方面,并對性強迫等極具現實意義的議題獨辟章節(jié)進行探討。角度多面 全書從多個學科角度探討性象。包括從性解剖學、生理學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生理結構;從心理學的角度論述不同時期人類性象的特點;從性病理學的角度分析各種性強迫行為的成因及影響等。通過綜合多學科、多角度,使性象以一種立體的形象呈現于我們眼前。**資料 書中針對不同議題,綜合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并收集了大量數據與研究項目的資料。本版所收錄的資料時間一直截止到2007年,可以說囊括了*近的研究成果,通過這些數據資料,讀者可以了解到性學領域**的動態(tài)。 本書簡介: 性,出于各種原因,很多人對它可謂知之甚少,但是它卻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書由幾位多年從事性相關教育研究的學者合作撰寫而成,作為美國高校教材多次再版,暢銷不衰;并通過不斷更新新的信息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斷完善。本書以幫助大眾獲得健康性知識、養(yǎng)成健康性態(tài)度為目的,從性象的必要性、生物心理學視角、性別角色、性象和通俗文化、性象的差異等視角全面介紹了性學。 全書共有17章,視角多面,不僅涉及解剖學、生理學,如男性與女性的生理結構和性反應;還涉及了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從心理學方面剖析性象,分析其成因。同時本書根據人類不同年齡階段詳述了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及老年期的性象,且重點關注了影響人類健康的各類性傳播感染疾病及其預防。除此之外,本書還另辟章節(jié)專門討論親密關系中的溝通、性強迫等議題。是我們認識性學的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威廉·L·雅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全球艾滋病項目的顧問,金賽性、性別與生殖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鄉(xiāng)村艾滋病性病預防中心的高級主任,同時也是印第安納大學應用健康學教授、社會性別研究教授。雅博博士從事研究與艾滋病性病預防工作,是金賽研究所安全套研究團隊(CURT)成員。他撰寫了美國第一個中學艾滋病預防教程《艾滋。耗贻p人需要知道什么》;與人合著了《性象相關措施手冊》第三版(2011)。雅博曾任性象科學研究會(SSSS)會長、SIECUS董事會主席,榮獲包括SSSS頒發(fā)的杰出科學成就獎;美國性教育者、咨詢師與治療師協(xié)會頒發(fā)的卓越專業(yè)標準獎等獎項。 芭芭拉·W·薩亞德,加州州立大學蒙特雷灣分校全職教員,所教的課程包括人類性象、婦女健康、婚姻與家庭,還有針對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不公狀況的服務學習。她與威廉?L?雅博合作撰寫了《認識性學》的六個版次,也與人合寫了《婚姻與家庭經歷》一書,對其他多種健康相關的教科書、課程指南和出版物亦有貢獻。 布萊恩?斯特朗、克莉絲汀?德沃爾特夫婦,兩人合著了《認識性學》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布萊恩是斯坦福大學博士,生前在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任教,專長領域包括人類性象、婚姻與家庭和美國社會史。克莉絲汀是有資格認證的家庭生活教育者、教育作家、顧問和攝影師,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社會學學位。 目錄: 序一性學:艱難的發(fā)展李銀河 序二“性學”與“性研究”潘綏銘 致中國讀者 前言 致謝 譯者說明 1.1性象、流行文化和媒體 媒體呈現的性象 電視 電影長片 電影和電視中的同性戀、雙性戀和 跨性別人士 網絡上的性 1.2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性象 性興趣序一性學:艱難的發(fā)展李銀河 序二“性學”與“性研究”潘綏銘 致中國讀者 前言 致謝 譯者說明第1章人類性象的視野 1.1性象、流行文化和媒體 媒體呈現的性象 電視 電影長片 電影和電視中的同性戀、雙性戀和 跨性別人士 網絡上的性 1.2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性象 性興趣 性傾向 社會性別 1.3社會常規(guī)與性象 自然的性行為 常規(guī)的性行為 性行為和性的多元 1.4結語 第2章研究人類性象 2.1性、問答專欄作者和通俗心理學 作為娛樂的資訊和建議 數據的運用和濫用 2.2批判地思考性象 價值評判和客觀性 見解、偏見、成見 態(tài)度和行為的混淆 常見的謬誤:自我中心思維和本族中心 思維 2.3性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注意事項 臨床研究 調查研究 觀察研究 實驗研究 2.4性學研究者 理查德?克拉夫特-埃賓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哈夫洛克?藹理士 阿爾弗雷德?金賽 威廉?馬斯特斯和弗吉尼婭?約翰遜 2.5當代性學研究 國民健康和社會生活調查 全國家庭增長調查 青年風險行為調查 全國大學健康評估 2.6新興的研究視角 女性主義研究 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研究 未來研究方向的探討 2.7族群和性象 非洲裔美國人 拉丁美洲裔美國人 亞洲裔美國人和太平洋海島居民 2.8結語 第3章女性性解剖學、性生理學和性反應 3.1女性性器官:它們有何功能? 外生殖器(外陰) 內生殖器 其他結構 乳房 3.2女性性生理學 生殖激素 卵巢周期 月經周期 3.3女性性反應 性反應模型 欲望屬于精神還是物質? 體驗性喚起 3.4結語 第4章男性性解剖學、性生理學和性反應 4.1男性性器官:它們有何功能? 外生殖器 內生殖器 乳房和肛門 4.2男性性生理學 性激素 精子發(fā)生 精液的生產 同源器官 4.3男性性反應 勃起 射精和性高潮 4.4結語 第5章?搖社會性別和性別角色 5.1研究社會性別和性別角色 性別、社會性別和性別角色: 區(qū)別何在? 性別和性別認同 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 對立還是類似? 社會性別和性傾向 社會性別理論 5.2性別角色的學習 社會化理論 童年和青春期的性別角色學習 性別觀念架構:夸大區(qū)別 5.3當代的性別角色 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 變化中的性別角色 性別融和 5.4性別多元 跨性別現象 性別發(fā)育紊亂/間性 未歸類的異常發(fā)育 性別認同障礙 變性欲望 5.5結語 第6章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性象 6.1嬰兒期和童年期的性象(0—11歲) 嬰兒期和性反應(0—2歲) 童年期的性象(3—11歲) 家庭環(huán)境 6.2青春期的性象(12—19歲) 性心理發(fā)展 青少年的性行為 青少年懷孕 性教育 6.3結語 第7章成年期的性象 7.1青年期的性象 發(fā)展任務的挑戰(zhàn) 確立性傾向 單身 同居 7.2中年期的性象 發(fā)展任務的挑戰(zhàn) 穩(wěn)定關系中的性象 離婚和其后 7.3老年期的性象 發(fā)展任務的挑戰(zhàn) 對于衰老的成見 性象和衰老 7.4結語 第8章愛情和親密關系中的溝通 8.1友誼和愛情 8.2愛情和性象 承諾關系之外的性 男?女?性?愛 無性的愛:選擇禁欲 8.3教我如何愛你?戀愛的方法和態(tài)度 愛情的類型 愛情的三角理論 愛情作為依附 單戀 8.4嫉妒 定義嫉妒 控制嫉妒 婚外的性 8.5讓愛持久:從激情到親密 8.6溝通的本質 文化背景 社會背景 心理背景 非語言的溝通 8.7性的溝通 戀愛初期的性溝通 確立戀愛關系后的性溝通 8.8發(fā)展溝通技巧 談論性話題 8.9沖突和親密 性沖突 沖突的解決 8.10結語 第9章性表達 9.1性吸引力 一份跨文化分析報告 性伴侶選擇的進化論 大學生的觀點 女性身體比例 光環(huán)效應再議 性欲 9.2性腳本 文化腳本 內心腳本 人際腳本 9.3自體性刺激 性幻想和性夢 自慰 9.4與他人的性行為 觸碰 親吻 口交 性交 肛門性刺激 9.5結語 第10章 搖性行為的多元 10.1多元性行為和性偏好異常 什么是性偏好異常? 大學生的多元性行為 10.2多元性行為:控制和服從 10.3非強迫型的性偏好異常 戀物 扮異性 10.4強迫型的性偏好異常 戀獸癥 窺視癥 裸露癥 電話性騷擾癥 性摩擦癥 戀尸癥 戀童癥 性施虐癥和性受虐癥 10.5性偏好異常的成因和治療 10.6結語 第11章?搖避孕和生育控制 11.1風險和責任 女性、男性和生育控制:誰來負責? 11.2避孕和生育控制的方法 生育控制和避孕:區(qū)別何在? 方法的選擇 性禁欲 激素法 屏障法 殺精劑 宮內節(jié)育器 孕能覺知法 絕育 緊急避孕 11.3墮胎 墮胎的方法 墮胎發(fā)生率的下降 女性和墮胎 男性和墮胎 墮胎的爭議 11.4研究的問題 11.5結語 第12章 搖受孕、懷孕和分娩 12.1受精和胚胎發(fā)育 受精的過程 孕體的發(fā)育 12.2懷孕 驗孕測試 女性在孕期的變化 妊娠并發(fā)癥和胎兒面臨的風險 胎兒異常的診斷 妊娠中止 12.3不育 女性不育 男性不育 不育的情感反應 治療不育 12.4分娩 臨產和分娩 分娩方式 哺乳 12.5為人父母 12.6結語 第13章影響性象的身體健康和病患 13.1我們的身體:追求肉體的完美 飲食失調 對于性的回避 促蛋白合成類固醇:可能得不償失的 危險手段 13.2酒類、藥物和性象 飲酒和性象 藥物和性象 13.3性健康和衰老 女性的問題 男性的問題 13.4性象和殘障 身體限制和期望的改變 視力和聽力障礙 慢性疾病 發(fā)展障礙 殘障人士的性權利 13.5性象和癌癥 女性和癌癥 男性和癌癥 男性和女性的肛門癌 13.6其他性健康問題 中毒性休克綜合征 子宮內膜異位 同性戀女性的健康問題 前列腺炎 13.7結語 第14章性功能的障礙、缺憾、改善 和治療 14.1性功能障礙:定義、種類和普遍程 度 對性功能障礙下定義:各種觀點 普遍程度和輔因素 性欲障礙 性喚起障礙 性高潮障礙 性交疼痛障礙 其他性障礙 14.2性功能障礙和性功能缺憾的生理 原因 男性生理原因 女性生理原因 14.3性功能障礙和性功能缺憾的心理 原因 直接原因 內心沖突 性關系中的矛盾 14.4性生活的改善 培養(yǎng)自我意識 增強性快感 改變伴侶關系中的性互動 14.5治療性功能障礙 馬斯特斯和約翰遜:認知—行為的 方法 卡普蘭:性心理療法 其他非醫(yī)療的方法 醫(yī)療方法 男女同性戀和雙性戀人士的性治療 14.6結語 第15章?搖性傳播感染 15.1STI的流行 STI:最常見的獲報告的傳染性 疾病 誰會感染:各個人群的差異 促使STI蔓延的因素 STI的后果 15.2主要的細菌性STI 衣原體病 淋病 尿路感染(NGU/NSU) 梅毒 15.3主要的病毒性STI HIV和艾滋病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和 生殖器疣 生殖器皰疹 肝炎 15.4陰道感染 細菌性陰道病 念球菌病 毛滴蟲病 15.5其他STI 15.6外寄生物感染 疥瘡 陰虱 15.7STI和女性 盆腔炎 膀胱炎 15.8STI的預防 遠離STI STI的治療 15.9結語 第16章?搖HIV和艾滋病 16.1什么是艾滋? 與艾滋病相關的病癥 HIV感染和艾滋病的癥狀 了解艾滋。好庖呦到y(tǒng)和HIV HIV這種病毒 艾滋病發(fā)病機理:疾病進展的過程 16.2HIV的流行病學研究及其傳播 HIV/艾滋病流行病學 對傳播的誤解和傳播途徑 性傳播 注射毒品和濫用藥物 母嬰傳播 導致感染的因素 16.3艾滋病的人口統(tǒng)計特征 少數種族/族群和HIV 男同性戀群體 女性和HIV 兒童和HIV 青少年、大學生和HIV 中老年人和HIV HIV的地區(qū)分布 16.4預防和治療 自我保護 以預防挽救生命 HIV檢測 治療 16.5感染以后的生活 如果你是HIV陽性 如果你正在照顧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16.6結語 第17章性強迫:騷擾、侵犯和 侵害 17.1性騷擾 什么是性騷擾? 調情還是性騷擾 學校中的性騷擾 工作場所的性騷擾 17.2針對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 人士的騷擾和歧視 異性戀偏見 偏見、歧視和暴力 結束反同性戀的偏見 17.3性侵犯 強奸的本質與發(fā)生率 強奸的迷思 強奸的種類 強奸的動機 強奸的影響 17.4兒童性侵害 兒童性侵害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家族內性侵害的各種形式 風險中的兒童 兒童性侵害的影響 治療方案 預防兒童性侵害 17.5結語 重要詞匯 出版后記前言性,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著性,我們得以與他人在最親密的層次上交流,傾訴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結成牢固的紐帶。性是深刻的快樂與滿足的來源。它是我們繁衍的方式——把新生命帶到世上,讓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矛盾的是,性也可能是負罪感與困惑、憤怒與失望的來源,疾病的方便之門,剝削與侵犯的手段。審視人類性象的方方面面,有助于理解、接納和欣賞自己與他人的性象。這種審視,會為你將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 終此一生,我們在性方面的選擇是基于自己的經歷、態(tài)度、價值觀與知識而作出的。我們需要做的選擇包括:是否要變得(或保持)性活躍;是否要建立、維系或結束一段性關系;是否要堅持實踐安全的性行為;以及當社會的價值觀和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與性的欲望、感覺和行為之間存在沖突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選擇也可能并不一樣。我們自己的性象會隨著整個人的變化而演進。 研究人類性象 學生們可能會出于各種原因開始研究人類性象:或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性與愛,或是為了更加接納自己的性象,或是為了探究個人的性問題、消除焦慮和懷疑、平復性經性,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著性,我們得以與他人在最親密的層次上交流,傾訴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結成牢固的紐帶。性是深刻的快樂與滿足的來源。它是我們繁衍的方式——把新生命帶到世上,讓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矛盾的是,性也可能是負罪感與困惑、憤怒與失望的來源,疾病的方便之門,剝削與侵犯的手段。審視人類性象的方方面面,有助于理解、接納和欣賞自己與他人的性象。這種審視,會為你將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 終此一生,我們在性方面的選擇是基于自己的經歷、態(tài)度、價值觀與知識而作出的。我們需要做的選擇包括:是否要變得(或保持)性活躍;是否要建立、維系或結束一段性關系;是否要堅持實踐安全的性行為;以及當社會的價值觀和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與性的欲望、感覺和行為之間存在沖突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選擇也可能并不一樣。我們自己的性象會隨著整個人的變化而演進。 研究人類性象 學生們可能會出于各種原因開始研究人類性象:或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性與愛,或是為了更加接納自己的性象,或是為了探究個人的性問題、消除焦慮和懷疑、平復性經歷的創(chuàng)傷,或是為了認識如何避免性傳播感染和意外懷孕,或是為從事幫助他人的工作而做準備,又或是為了增進自己的常識。許多學生發(fā)現,研究性象使他們在能力上得到發(fā)展,他們培養(yǎng)了基于自身的需求、欲望和價值觀,而不是基于負罪感、無知、壓力、恐懼或從眾心理,而在性方面作出明智選擇的能力。 人類性象被各種各樣的禁忌、恐懼、偏見和虛偽所包圍,因此,學習這個科目不同于學習諸如會計、植物學、中世紀史等科目。對許多美國人而言,性引起的是曖昧的情緒,它不但與親密和快樂有關,而且與羞恥、負罪感和不自在有關。所以當你研究性象的時候,你或許不得不面對社會關于性的混雜觀感。例如,你或許會發(fā)現別人由于你修讀性象課程而視你為“異類”。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面臨著模糊而無從確定的威脅。父母、伴侶或配偶(如果你是家長,或許還有你的孩子)可能會對你為什么要上“性課程”感到疑惑。他們或許會問,為什么不學點比較“嚴肅”的東西呢?——仿佛性不是社會與個人所面對的最重要議題之一似的。有時候人們會用幽默(人類應對曖昧情緒的方式之一)來表達他們的緊張不快:“你是說你要通過上課來學習性嗎?!”“要不要做實驗?”“讓我做給你看不就完了,何必去念書哪?” 反諷的是,盡管大家表現出矛盾曖昧的態(tài)度,你往往會很快發(fā)現,人類性象相關教科書在你的宿舍或家里變成了最受歡迎的讀物。有位學生抱怨道:“我要用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找不著。室友們無時不在讀它,雖然他們都沒選這門課!”另一位學生注意到:“我的朋友們本來總是取笑我選修這門課,不過現在,他們一見我就問課堂上討論了什么。”“大家經常不問自取地借走我的書,”一位學生反映,“我現在只好把它藏起來! 這些反應顯示了一個簡單的事實:雖然大家抱著矛盾曖昧的態(tài)度,他們還是渴望了解人類性象。在某個層次上,他們明白自己的性知識可能是漫無體系、不可靠、充滿成見、不完整、不真實、不實用的,或者是被歪曲的。作為成年人,他們早已不滿足于“精子遇到卵子”那一類的故事,而有意于做更深入的探究。 在研究人類性象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自己在探究一些其他課程通常不談的話題,有些甚至是朋友之間都鮮有提及的。父母或宗教的指導可能都曾經告訴你,這些話題屬于非禮莫言之事。一個話題越是被視為“壞的”或是“不道德的”,它就越少有被人談論的機會。像性自慰與性幻想這樣再平常不過的行為,往往是相當一部分負罪感與羞恥感的來源。然而在人類性象課程中,我們將客觀地審察這些話題。你或許會驚訝地發(fā)現,你的學習部分地其實正在于摒棄以往的所知——各種荒誕的說法、事實錯誤、歪曲、偏見和歧視。 你來上課之初或許會感到緊張、不自在。這些感受并不罕見。你大學時期所選修的禁忌最深的科目可能就是性象了。隨著你逐漸意識到自己和同學們在性象的學習中懷有共同的目的,你上課時大概也會越來越感到自然。隨著同學之間了解加深,并在課堂內外討論起性象話題,你也會越來越覺得輕松。 當你愈發(fā)習慣于運用正規(guī)的性學詞匯以后,你可能會發(fā)現自己談論起各種性話題的時候愈發(fā)從容了。比方說,你和伴侶的溝通可能會變得更好,這會鞏固你們的關系并增進雙方的性滿足。你也許從未在課堂上(或任何環(huán)境里)使用過“性自慰”、“性交”、“外陰”、“陰莖”這些詞,不過要不了多久,你可能就會脫口而出了。你或許會發(fā)現從學術角度談性可以像談論電腦科技、天文、文學那樣放松。你甚至可能像許多學生那樣,在公車上或餐館里告訴朋友你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讓旁邊的乘客或食客目瞪口呆,或是引頸諦聽。 研究人類性象要求你尊重同學。你會發(fā)現身邊同學彼此的經驗與價值觀差異甚大。有的學生性經驗極少,有的則經驗豐富;有的對性抱著開放的價值觀,有的則持有保守的價值觀。有的學生是男同性戀、女同性戀,或雙性戀人士,而占學生大多數的還是異性戀人士。大部分學生很年輕,但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每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不一樣,所面臨的發(fā)展任務也不一樣。此外,分屬于美國眾多族群內各個族群的學生們,也以其存在提醒我們任何單一的行為、態(tài)度、價值取向的或性常規(guī)的體系都不足以涵蓋今日美國的性象。最后,通過研究人類性象,你會更加接納你體現于性的自我。我們的文化中,肯定“性本自然”的訊息少之又少。學習過性象的人經常反映他們從此對于自己的性象變得更能夠欣賞,而對于自己的性感覺、性吸引與性欲望的歉疚、辯白或羞恥的心理都減少了。接受本人的性象,也意味著將性象視為自然而然,視為人生中美麗、愉快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受本人的性象,對于個人在性方面的獨立自主很是關鍵。 由于美國人在經歷、價值觀、性傾向、年齡和族群等方面的多元化,學習性象要求我們放開思路:樂于接受新穎的見解和各種各樣的視角;努力理解先前不理解的事物;重新檢討固有的假設、想法和信念;容納我們每一個人的人性與獨特。在追求知識與理解的過程中,我們應當保有好奇的心智。正如作家若昂?內斯特萊(JoanNestle)所指出:“好奇心是橋梁……好奇心并不淺薄,它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致敬。” 作者的視野 這本教科書是根據以下幾個主題編寫的,我們相信,這些主題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象。 性象作為身心健康的要件 作為人生的組成部分,性象可以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當性象與其他人生需求相平衡的時候,它會增進個人的健康與幸福。當性象的表達方式是破壞性的時候,它會損害身心的健康。我們相信研究人類性象有助于促進我們學生的健康生活。全書各章都融入了將身心健康和性象聯系起來的各種討論、研究、問題和提示。 生物—心理—社會學的視角 雖然我們人類不可脫離自身的生物規(guī)律,但是激素和生殖欲望并不是構成我們性象的僅有的重要因素。我們相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生物規(guī)律、個人性格與社會影響之間的互動。因此,本書從生物—心理—社會學的綜合視角來闡釋人類性象。這個視角著重生物規(guī)律的作用(生為男性或女性,基因的影響、激素的作用)、心理的因素(諸如動機、感情和態(tài)度),以及社會化學習(從他人或社群學習的過程)。本書審視性象在我們的文化中如何塑成,審視它在不同歷史時期、在美國文化中的不同族群之間有何差別。我們也察看在世界其他文化中,性象如何以不同的形態(tài)呈現。 另外,因為我們希望學生們將本書表現的思想應用到生活中,所以我們在呈現信息、展示觀念時,采取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爭取自己的性幸福的方式。 性作為親密行為 我們認為,在我們的文化里,性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表情達意的親密行為。它是表達正面或負面情感的載體,也是建立和維系親密感的手段。性作為生殖手段也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生育控制手段的廣泛使用,生育與否越來越取決于個人的選擇。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是某一特定文化對于男性與女性該有何種行為的社會期望。性別角色的作用之一,是告訴我們在性方面應該如何舉動。雖然男女有別,但本書作者認為,兩性的大多數差異源自社會學習而非生物學上的區(qū)別。 按照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觀點,男女兩性是“截然相反”的。男人主動,女人被動;男人在性方面是進攻型的,女人是接受型的;男人追求性,女人追求愛。然而研究結果表明,男女之間的相似多于不同。 性象和通俗文化 我們從通俗文化和媒體——即所謂的性問題專家、雜志文章、指南書籍、互聯網、電視和電影——所了解的性象,包含諸多錯誤、半真半偽或是充滿成見的信息。偏見可能披著事實的外衣,學者的研究也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帶有局限或失誤。本書從頭到尾,始終注意對于我們在通俗文化與學術研究二者中的所見所聞予以評估。我們將學術發(fā)現與關于性象的迷思和想法相對比,其中包括關于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人士以及族群的研究。 性的差異是常態(tài) 阿爾弗雷德?金賽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發(fā)現在性象與性表達方面,人與人之間存在廣泛的差異。第2章將會談到,金賽也摒棄了描述一些性行為時經常用到的正常/不正常二分法。我們會在本書全篇審視差異,強調差異是常態(tài),不給差異行為貼上正;蚍钦5臉撕。例如,我們承認男女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的人跟異性戀的人一樣,有獲得幸福、維持美滿戀愛關系的能力。然而眾所周知,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千百年來一直遭受著歧視、偏見與不公正的對待。隨著社會的開明,大家發(fā)現這些人除了性傾向不同以外,與異性戀的人并無任何顯著的差別。1972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單中刪除;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宣判,制裁雞奸的法律無效。今日美國大部分的心理學、社會學和健康事業(yè)的專業(yè)協(xié)會已經不再將同性戀視為異常。我們對于男女同性戀、雙性戀人士以及其他性差異的討論,貫穿在全書的各個部分。 族群的重要意義 長久以來,美國人在人類性象的研究中忽略了族群這一因素,這種情況近些年來才有所改變。我們似乎長期假定了白人、非裔美國人、拉美裔、亞裔美國人及美洲原住民在性的態(tài)度、行為和價值觀方面毫無差別。事實上當然有重要的差別,我們在全書中貫穿了這些討論。這些差別應該放在其本身的文化脈絡中審視。所以,族群間的差別不應該以孰“優(yōu)”孰“劣”、何者“健康”何者“拙劣”來論斷,而應該把差別視為多元文化的反映。然而,由于族群研究尚在起步階段,我們對族群之于性象的影響知道得依然不多。 這些年來,我們要求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在人類性象課堂上學到或得到了什么,以下是一部分人的回答:我對探索自己的性象有了比以前大得多的重視。我懂得了性象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而我是其中之一。課堂給了我一個探索性象的論壇或安全地帶,尤其因為我還沒有體驗過在性方面有完全實踐的戀愛。 我覺得我們討論性象時那些心理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的部分很有價值。我看待同性戀的眼光徹底不同了。 我懂得了性欲對于人沒什么不好,從根本上我們都是有性的人,想要性交是正常的。我不再害怕跟男友談性了。 關于艾滋病的資訊消除了我曾經有過的許多誤解和恐懼。我以后會堅持性安全的行為。 前幾個月以來發(fā)生的一些事困擾著我,這個課程幫我化解了困擾。 我對性的情欲層面更加注意了,而不只限于身體層面。我們相信,你從人類性象學習中獲得的性象知識、對性象在人生中的意義的洞察、對于健康的性象各要件的理解,都將是終生不忘的東西。我們希望研究人類性象不但有助于你理解并欣賞自己以及那些與你不同的人,而且有助于你豐富并拓寬人生經驗,為你的愛情增光添彩,讓更多的人更快樂、更健康。 譯者序 愛白文化教育中心作為一個在性傾向議題與性別議題上倡導社會包容與平等的志愿者團體,多年來重視迻譯有利于性少數人群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教育資訊。我們從實踐中深刻體會,要達到我們的工作目標,不可缺少關于性象(sexuality)的整體視野和全面觀點。數年前,青島大學的張北川教授曾經向愛白表示希望我們能組織旗下的力量,翻譯一部代表國際人類性學教育成果的著作,由此,我們物色并接觸到了如今定名為《認識性學》的這本由著名學者撰寫的美國高校教材。細讀之后,我們深信它作為一種通識教育資源,對于我國學子乃至大眾讀者均具有不同凡響的價值,便毫不猶豫地走上了推動其中文版譯介的漫漫路途。 今天此書終能問世,當然要感謝出版家吳興元先生的眼光及其團隊的辛勞,特別是聞靜、金存惠兩位編輯,還有湯萬星老師。我們也不會忘記一路上的同行者。麥格勞-希爾集團中國辦公室的湯麗琨女士與愛白成員多次會面,并為我們穿針引線,找到本土的出版社;應愛白的請求,中國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北京林業(yè)大學方剛副教授都從專業(yè)角度給本書寫了推薦信。多虧以上三位的信任與熱忱,中文版才得以從意念落實為一份出版合約。翻譯過程中,我們與其中兩位作者威廉?L?雅博、芭芭拉?薩亞德保持通信,獲益良多。愛白成員DamienLu(星星)博士亦不厭其煩,給翻譯工作提供了難以計數的建議。到了統(tǒng)稿和潤色的階段,華東師范大學魏偉博士、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江華醫(yī)師和四川大學華西基礎與法醫(yī)學院彭謹講師、愛白成員閃亮,都在繁忙中義務審閱了與其專業(yè)相關的部分書稿,他們給予的肯定增強了團隊的信心。社科院李銀河教授、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慷慨提筆為本書作序,我們深感榮幸。藉此良機,謹向李銀河、潘綏銘、張北川三位多年來不畏非難、致力于中國性科學進步的先驅致以敬意。 本項目從計劃到執(zhí)行的大量協(xié)調工作由江暉完成。鄭遠濤負責全書譯者的聯絡與組織、譯名的統(tǒng)一及文字的校對潤色。 翻譯團隊里有各種專業(yè)背景的人士,包括外語、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生物學、醫(yī)學等等,分工時兼顧了每個人的興趣與擅長。具體分工如下(按姓名拼音順序排列,括號內數字表示每章編號): 白璐怡(13,一節(jié));曹小川(1,6,7,13);何澤(14,合譯);羅佳(2);李云軍(8,合譯);閃亮(4與15,均合譯);蕭弋(8,合譯);李晨升(10);劉高力(14,合譯);魯霞(18);水手(17,合譯);賈沛則(11);Teddy(欄目名創(chuàng)意);魏大偉(16);王鑫(4與15,均合譯);楊國曦(17,合譯);趙諶潔(9,12);張璐(1,一節(jié));張舜媛(5);張筱葉(3);鄭遠濤(致讀者,作者自序)。本書依據HumanSexuality:DiversityinContemporaryAmerica(第6版)翻譯,但按照出版社與作者的約定,有幾節(jié)使用了第7版內容以反映最近的現實。出于篇幅等因素考量,并征得原出版商和作者的同意,原著中一些教學輔助資料(包括ThinkAboutIt與PracticallySpeaking兩個欄目,以及每一章末尾羅列的英文網站等)已經刪節(jié),原著第18章《色情資料、賣淫和性法律》也同樣從略。刪除內容將會放于后浪出版公司官方網站,如有需要,可從網站直接下載。 最后,本書某些名詞術語的譯法可能會讓部分讀者感到陌生。例如貫穿全書的sexuality一詞大多譯為“性象”,此譯名未見于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第2版,似乎迄今依然只是在一些性別議題的論述中出現。在探討各種性偏好異常的第10章,我們揚棄“裸露癖”、“戀童癖”之類說法,而采用“裸露癥”、“戀童癥”等等來顯示其疾病的定性,減去道德評判色彩,以圖更符合作者的本旨。字眼上這樣取舍并非我們首創(chuàng),也是一些醫(yī)生的選擇。本書術語的譯名雖然都經過反復推敲,但學術概念的消化卻是個漫長而持續(xù)的進程,部分譯名成熟與否仍有待于時間去檢驗,亦希望讀者朋友不吝賜教。出版后記 性,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卻常常又讓我們難以啟齒的話題。誠如本書作者所言,與性象相關的種種話題經!氨桓鞣N各樣的禁忌、恐懼、偏見和虛偽所包圍”。但不可否認的是,性象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縱使我們刻意回避、盡量不提及與其相關的話題,它對我們的影響依然存在,并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小至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大至一些社會現象。 2009年,我們曾推出過世界知名性教育權威賀蘭特?凱查杜里安的《性學觀止》,但考慮到《性學觀止》成書較早,已不能完全反映出當今最新的研究成果,且部頭較大,所以在時隔3年之后我們又從眾多國外教材中挑選出了這部《認識性學》。本書相比《性學觀止》來說收錄的資料更新、入門性更強,與《性學觀止》具有一定互補性與延續(xù)性。 本書的幾位作者均是性學研究領域出類拔萃的學者。此次引進翻譯版本為第6版,但部分章節(jié)內容根據最新的第7版進行翻譯、編排,力求為讀者展現最新的訊息。全書內容覆蓋了性學研究的多個方面,涉及的研究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另外,書中還探討了性傳播感染疾病、性功能障礙等對個人具有重大影響又往往最為人所忽視、回避的議題。除此之外,關于親密關系中的溝通一章中所述的愛情、性、溝通與沖突的關系極富現實教育意義,讀后令人頗有感觸。 “性學是一種描述性的學問,而非指示性的學問”,這在本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全書涉及范圍雖廣,作者卻不輕下結論,而是將大量數據與不同觀點呈現在讀者眼前,引導讀者綜合分析,并不對現象本身作任何道德傾向的評判,這也就避免了主觀傾向可能帶給讀者的誤導。 作為美國大學教材,書中所引用的數據大多為美國國內調查得出的數據,與我國國情并不一定相符,但數據與資料背后所隱藏的現實意義卻應為讀者所關注,尤其其中一些現象也正發(fā)生在我們周圍。這也是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過程中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愛白文化教育中心作為譯者為本書做了大量協(xié)調工作,在翻譯過程中不斷與作者聯系進行修訂,在此深表感謝。 另外,本書特邀資深編輯湯萬星老師對全書進行了編校,在此也對湯老師為本書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 最后要說明的是,為了讀者閱讀本書的連貫性及契合性,我們對書中一些版塊及章節(jié)做了適當刪減。刪減內容經過整理會在后浪出版公司官方網站放出,如有需要,可從網站直接下載。 后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2012年7月第1章 人類性象的視野 “媒體——尤其是雜志和電視——影響了我的性身份的塑造。從我還是小姑娘的時候起,我看著電視上的女人,就希望自己長大后會跟她們一樣又漂亮又性感。我覺得是由于電視和雜志上美女形象的持久泛濫,像我那樣的小女孩便懷著不切實際的審美觀成長,而且注定認為自己尚未符合這種夸張的標準。” ——21歲白人女性 “電話、電視和收音機變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最新的電視劇我一集不落地看,每首新歌的歌詞我都記得。三方通話發(fā)明出來的那陣子,電話就像黏在我耳朵上一樣。在學校里,我們會談論那些電視劇:誰誰長得帥,我們多想擁有獨棟的住宅、汽車和丈夫之類。我們在電視上看見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幻想所系。觀看音樂錄像帶,上面的情欲姿態(tài)永遠是(陳規(guī)俗套的)男人和女人。這些就是我們會談論的東西。” ——23歲黑人女性 “雖然我堅信我們是自己最嚴厲的評論家,但我也相信媒體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曾經有段時間,每次我看到一個瘦削的模特兒,腹部結實平坦得像塊板,皮膚完美無瑕,頭發(fā)梳理得無可挑剔的時候,我就想扯掉自己的頭發(fā)。當我意識到走路時我的腿似乎有贅肉在‘晃’的時候,我覺得沒臉見人了,只能盯著電視,對于我的身體和那些人的差距羞愧不已。雜志和電影里說我這個年齡的人不該超過100磅,我真想說:‘天啊,被這么多瘦身的壓力包圍著,怪不得我那時吃瀉藥了!移疵胱兤,變得跟模特兒一樣瘦。這種要像模特兒般美麗動人的偏執(zhí),讓我根本沒心思顧及其他人和事! ——18歲菲律賓裔女性 “我知道,在性自信的某些方面,我可能有所欠缺。但我清楚自己的弱項,并且愿意努力改進。一個人的性自信并不是與其日常生活脫鉤的,而是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對自己的看法緊密相連,包括他對自己的情緒、身體和思想等方面的自我評價。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我女兒,我覺得自己很有必要發(fā)展并塑造出一種健康的性自信。” ——28歲白人男性 性象在我們的文化中曾一度被隱藏在眾人視野之外:裸體人像的“私處”用無花果葉遮掩;家禽胸脯肉以“白肉”代稱;D.H.勞倫斯、詹姆斯?喬伊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都曾遭禁;同性戀被稱為“不敢形于言辭的愛”。然而在過去的幾代人里,性象逐漸變得公開化了。近年來,流行文化和媒體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性象的“知識”。性象不僅不被隱藏,而且似乎常常無處不在。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對流行文化和媒體作一番審視,看看它們如何塑造了我們的性觀念。然后,我們將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時期之中,人們如何看待性象。最后,我們將討論社會如何界定我們性象的各個方面是否自然或正常。 1.1性象、流行文化和媒體 流行文化——尤其是大眾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塑造著性象。流行文化向我們呈現了無數展示性感的圖像。但是,媒體刻畫出來供我們消費的性象是什么樣的?媒體傳遞給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什么關于性的信息?傳遞給男人什么?給女人什么?給白人、非洲裔、拉美裔、亞裔和其他族群美國人什么?給男女同性戀者什么?那些沒有被呈現的東西,例如性自慰、安全套使用、男女同性戀者的性象,以及伴侶之間的情欲互動,也許跟媒體呈現的性同等重要。 媒體呈現的性象 媒體——尤其是電視——是一種性的社會化媒介,在美國年輕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oberts,Foehr,&Rideout,2005)。電視提供了諸多關于性、毒品、艾滋病和暴力,以及應該如何對待情感關系的信息(Gruber&Grube,2000),但對于各年齡層的人們是在怎樣的社會和實體環(huán)境中接受、采納電視中的信息,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研究人員幾乎一無所知(Roberts,2000;Roberts,Foehr,&Rideout,2005)。美國青少年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花在接觸某種媒體(Roberts,Foehr,&Rideout,2005),除了睡覺,他們花在接收媒體信息上的時間比任何其他活動都要長(圖1.1)。 性的意象充斥于音樂產業(yè)。從搖滾樂到說唱樂,當今流行音樂中盡是關于性象的歌詞,其中混雜的信息包括愛情、失戀、暴力和寂寞。流行音樂通過CD、MP3、互聯網以及電視和電臺傳播。MTV、VH1和BET等電視頻道以及其他音樂電視節(jié)目所播放的內容充滿了帶有性暗示的歌詞、圖像和舞蹈。由于審查的存在,電臺不會播放最直白的涉性音樂(一些校園廣播臺除外)。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體育賽事解說員,以及像霍華德?斯特恩(HowardStern)這樣口無遮攔的脫口秀主持人都在節(jié)目中無數次提到性。 雜志、八卦小報和書籍對我們社會的“性化”(sexualization)推波助瀾。通俗小說、言情故事和勵志類圖書傳播關于性的觀念和價值理念。超市賣的八卦小報標題非獵奇(“雙陰道奇女,情人也多多”)即爆料(“電視福音傳道者密會情人被踢爆”)。 男性雜志在性上大做文章這一點早已引人注目。每期都有“本月玩伴”、“本月寶貝”亮相的《花花公子》(Playboy)、《閣樓》(Penthouse)、《風度》(Maxim)等一些刊登裸體圖片的畫報,發(fā)行量居于世界前列!扼w育畫報》(SportsIllustrated)的年度泳裝特刊能賣出500多萬份,是其普通刊銷量的兩倍。但如果因此認為只有男性雜志才關注性,那就錯了。 《時尚》(Cosmopolitan)、《紅書》(Redbook)等女性雜志也有涉性內容。這些雜志刊登的文章標題不乏“世界最性感女人的撩人秘聞”、“讓愛持久——假如你的伴侶早泄”、“用乳房(不大也無妨)喚起你的男人”之類,配以愛人之間親昵的照片。在《十七歲》(Seventeen)和《YM》等面向青少年的雜志中,也不免出現關于性的圖片和文字。一些以男性健康為主題的雜志也效法女性雜志,開始談論性話題以刺激銷量。 對于許多人而言,互聯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媒體;ヂ摼W通過提供在線視頻和聊天、新聞組以及與潛在的或虛擬的性伴侶的連結,促進了性的商業(yè)化。網絡的普及使得獲取信息、社交關系和性滿足更趨于容易。 電話性交作為一種激起性欲、獲得快感的方式已變得越來越流行。每晚9點到次日凌晨1點,數十萬美國人撥通商業(yè)性的性熱線,付出每分鐘5美元到30美元不等的價錢來進行電話性交。由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已經禁止在美國國內從事商業(yè)性的淫穢通訊,這種服務的呼叫現在大多接到了美國以外。 所有媒體上的廣告都利用性作為賣點,向消費者保證,只要買了某某香皂、香水、煙、酒、牙膏、牛仔褲或汽車,就能獲得性與愛,招人喜歡,心滿意足。事實上,消費某些產品不僅不會讓人變得“性感”或招人喜歡,反而可能對性健康有害,煙和酒便是如此。 媒體呈現的性意象充斥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圖1.2)。這些內容可能引發(fā)性欲和情感反應,增加性行為的發(fā)生,也可能成為性資訊的一個來源。教授兼作家簡?D?布朗(2002)總結了幾項以接觸涉性媒體與性行為的關系為主題的研究,指出媒體:(1)使性行為保持能見度;(2)強化了一套關于性和情感關系的常規(guī);(3)很少包含在性方面負責任的榜樣。無疑,媒體這種說服力很強的傳播手段正在改變著社會溝通和人際關系的模式。 大眾媒體呈現性象的目的是挖掘話題、娛樂大眾,而非對大眾進行知識普及。因此,媒體呈現給我們的并不是對于性象的“真實”描繪。例如,主流媒體通常不會直露地呈現或描述性活動,跨種族的戀愛也少有涉及。留存于美國主流文化里的社會和文化禁忌也仍舊刻印在媒體之中。因此,各類媒體呈現的是性象的社會脈絡,也就是說,電視節(jié)目、故事情節(jié)、電影、報刊文章、新聞廣播和題圖告訴我們的是什么行為是得體的(例如:親吻、性交),與誰發(fā)生是得體的(例如:男女朋友、伴侶、異性之間),以及為什么這些行為是得體的(例如:由于彼此吸引、情投意合,或者為了排解孤獨)。而且,經常從各類媒體上吸收性資訊的人,可能會高估一些性行為(如婚戀以外的性、強奸和賣淫)在現實生活中的發(fā)生頻率(Greenberg,1994)。 電視 在各類媒體中,電視是最普遍、最盛行,同時也給人帶來最多困擾的典型,它滲進了公共和私人空間的每一個角落,塑造著人們的意識,定義著現實,娛樂著大眾(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2001;Gerbner,Gross,Morgan,Signorielli,&Shanahan,2002)。8—18歲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在看電視和視頻上的時間是3小時50分鐘。雖然在不同年齡、性別、種族/族群、社會經濟地位的群體之間存在差別,但無論屬于哪個群體,美國的年輕人每天接觸各類媒體的時間都不少于7小時(Roberts,Foehr,&Rideout,2005)。到高中畢業(yè)為止,美國青少年花在電視機前的累計時間已經超過了坐在課堂里的時間(Comstock&Paik,1999)。不僅如此,大多數年輕人在吸收媒體資訊時沒有成年人在旁給予指引(Roberts,Foehr,&Rideout,2005),媒體上也很少出現信息或畫面來提醒年輕人關于性的風險和責任(Kunkel,Eyal,Finnerty,Biely,&Donnerstein,2005)。 人們看電視的頻率在上升,電視節(jié)目中提及性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卓藸枺↘unkel)及其同事2005年發(fā)表的一篇報告指出,對于青少年,電視的確是一個獲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青少年觀看最多的節(jié)目中有70%含有某些涉性內容,68%包含關于性的談話,45%呈現性行為,而只有10%提及風險和責任,無怪乎電視上的涉性內容對年輕人的性知識、觀念和行為的許多方面影響甚大?卓藸柕热丝偨Y道: 電視對于性這個話題十分關注,因而要傳達關于性的風險和責任的信息,電視這一媒介也義不容辭。電視對風險和責任議題的忽視,至少會使觀眾認為這些問題與自己并不那么切身相關,而且也錯失良機,沒有向觀眾展現一種可能對他們非常有益的更廣闊視野。 這項研究以及新近涌現的一些實證研究(例如:Collinsetal.,2004;Pardun,L’Engle,&Brown,2005;Taylor,2005)都表明,在青少年和處于成年初期的人群中,涉性媒體內容造成了持久的負面影響。 大量媒體研究顯示,媒體內容并不反映社會現實;媒體呈現的女性和男性形象所反映和再現的是一套飽含成見、不平等,然而也在變化中的性別角色觀念(Croteau&Hoynes,2003)。例如,以衣著暴露、姿態(tài)性感來吸引眼球的女性形象恰恰凸顯了各類媒體對女性的物化。喜劇系列片和情節(jié)劇中傳播性別歧視的、依照成見塑造的角色,其陳腐之處可能不那么易于察覺(也可能相當明顯),長此以往,或許會影響到一些女性和男性看待自己的眼光。例如,對于電視作用的各種研究一致表明,看電視與對自己身體的不滿情緒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在女性當中尤甚(例如:Harrison&Cantor,1997;Hofschire&Greenberg,2002)。雖然電視對觀眾的影響因人而異,但是有一點很清楚,即確實存在著性的雙重標準,而且它滲透到美國整個國家對于性、平等、道德和暴力所持的矛盾態(tài)度當中。 電影產業(yè)采用統(tǒng)一的分級制度來監(jiān)管所有在美國發(fā)行的電影,而電視的監(jiān)管則不同,它依靠的是一種非正式的共識。1997年,各家電視網開始依據監(jiān)察標準和執(zhí)行部門對其節(jié)目進行分級;然而,這些部門并沒有很多嚴格而適用的規(guī)則(Robson,2004)。標準之爭集中于暴力和激情場面,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2004年在對廣播電視機構的審查中,對違反風化標準的廣播電視機構罰款近300萬美元。由于FCC僅對公共廣播具有裁判權,因此并不對有線電視產業(yè)進行監(jiān)管。而且,FCC不主動對廣播電視機構發(fā)起行動,僅在公眾投訴時才會作出反應。此外,雖然FCC并不明確規(guī)定什么能播什么不能播,但對于晚上10點至次日早晨6點的節(jié)目,允許較為寬松地執(zhí)行風化標準(Robson,2004)。40%的美國家長在電視機上配備了能夠按分級標準屏蔽節(jié)目的V芯片(V-chip)(KaiserFamilyFoundation,2001a),盡管如此,家長仍然有責任監(jiān)督孩子的收視習慣。 喜劇系列片〓喜劇片涉性嗎?多數人被這樣問及時,會認為喜劇片里沒有性。畢竟,喜劇片大多講述一家人或親如一家人的關系,而且主角往往是孩子。因為喜劇片是關于家庭的,所以不會直接地呈現性,而是通過涉及婚姻和家庭事務中的各種禁忌來談性象,這些禁忌并不太嚴重,例如已婚者與他人調情之類。假如喜劇片涉及到某種嚴重的禁忌,例如亂倫,那就逾越了這類節(jié)目的正常界限,多數觀眾也不會感到好笑了。 肥皂劇〓肥皂劇是最受歡迎的電視節(jié)目類型之一。出軌的性事在喜劇片中往往讓觀眾笑過就淡忘了,但在肥皂劇中卻是編劇緊抓不放的線索。因為出軌性事是肥皂劇的生命所系,妒忌和報復永無休止。大多數人物相互之間都有(或有過)瓜葛。舊情在豪宅與別墅里陰魂不散,每段情感關系都背負著一段沉重的歷史。婚戀以外的性、珠胎暗結的征兆、背叛和妒忌不斷穿插于每一集故事,對性行為也表現得很頻繁。 觀看西班牙語的肥皂劇(telenovelas)是許多拉美裔家庭的傳統(tǒng),流行的劇集有《我仍然愛你》(TeSigoAmando)、《命中注定遇到你》(MeDestinoEresTu)和《三個女人》(TresMujeres)等。這些肥皂劇的內容和訊息與美國本土制作的肥皂劇區(qū)別并不大。主要區(qū)別在于展示性活動的鏡頭(如床戲)不那么多。 犯罪片/動作冒險片〓這類節(jié)目很少出現親密的情感關系,大多是因性吸引而產生的性關系,以烘托犯罪和冒險的主劇情。犯罪片的基本題材是撥亂(某件罪案)反正,恢復秩序。通常,混亂是由一段性的插曲或與性相關的問題而帶來的,例如賣淫、色情物品、強奸、易裝、涉性敲詐、色誘犯罪等。觀眾因此看到了性的陰暗面。橋段包括警察搜捕女殺手,后來發(fā)現她其實是易裝者;妓女被仇視社會者所殺;離家出走的人被誘騙進色情影視業(yè)等;偵探和警官便衣出動,帶領觀眾進入妓女、皮條客和嫖客的地下世界。 情節(jié)系列劇〓情節(jié)系列劇聚焦于情境主題,通常圍繞某一特定場景或話題展開,例如單親家庭或黑幫家族,牽涉到懷孕、婚外戀、強奸、性騷擾、賣淫和艾滋病等。由于電視往往注重挖掘話題、娛樂大眾,忽視知識的普及,因而情節(jié)系列劇中的涉性內容也大多流于爆料、搞笑和刺激。 廣告〓廣告是一類獨特的電視節(jié)目,其本身算不上是正式節(jié)目,但它穿插于正式節(jié)目的之前、之中、之后,因而成為浮游其上的一部分。廣告商會利用涉性圖像來促銷產品。牛仔褲、啤酒和香水廣告中的涉性內容通常最明白不過。有些廣告一方面坦然談論“勃起障礙”,所配的畫面卻是一對對看似“性福”美滿的伴侶們。 這些廣告用一系列簡短的場景或圖像,以視覺的形式講故事,無意解釋產品的實際益處(如價格和功效),而是向觀眾提供一種形象或態(tài)度。這些廣告尤其針對青少年和剛成年的人群,利用了他們對吸引力、性成功、性表現和樂趣的幻想。廣告還影響著我們的飲食習慣、外貌和身體形象;在自己和他人的哪些品質具有魅力、合乎理想方面,廣告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廣告引導我們相信,只要使用某種產品,我們就能獲得這些特質。 音樂電視節(jié)目和視頻游戲〓MTV、MTV2、VH1、BET等電視頻道以及像《TRL》這樣的音樂電視節(jié)目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的人群中十分流行。大約8%的年輕電視觀眾稱自己每天都收看音樂電視節(jié)目(Roberts,Foehr,&Rideout,2005)。 與僅錄下音頻的音樂不同,音樂電視是視聽兼?zhèn)涞膴蕵。諸如珍妮弗?洛佩茲(JenniferLopez)、杰西卡?辛普森(JessicaSimpson)、艾薇兒?拉維妮(AvrilLavigne)、沙妮亞?特溫(ShaniaTwain)和碧昂絲(Beyonce)等年輕女藝人給年輕觀眾帶來了活力、性感和個人獨立精神。諸如內莉(Nelly)、“50美分”(50Cent)和卡尼?韋斯特(KanyeWest)等男藝人則不斷將性感、力量和節(jié)奏帶給年輕觀眾。 在美國各地的商店里,都能買到宣揚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和暴力的視頻游戲。像《俠盜獵車手:圣安地列斯》(GrandTheftAutoSanAndreas)和《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GrandTheftAutoViceCity)這樣的游戲挑戰(zhàn)著淫穢與娛樂的分界線,其中有身材比例夸張、卑微屈從的女性形象,在喪盡斯文的場面里,她們口中全是挑逗性欲的言語。游戲中的男性形象則是陽剛壯碩、充滿暴力,唯一目標就是毀滅和征服。雖然這些視頻游戲大多被娛樂軟件分級委員會(EntertainmentSoftwareRatingsBoard)定為成人級(“M”級),但仍然有可能被年輕人獲取,而且很受他們歡迎。 其他類型的電視節(jié)目〓其他類型的節(jié)目中也有性。諸如《夢幻海灘》(LagunaBeach)、《戀愛達人》(Elimidate)、《全美超模大賽》(America’sNextTopModel)等真人秀節(jié)目常常拿單身者開涮,而對另一些人給予性和榮耀的獎賞。像《蒙特爾?威廉斯脫口秀》(MontelWilliams)和《莫里脫口秀》(Maury)等日間熱門脫口秀節(jié)目的主題和嘉賓往往非同一般,例如是嫁給男同性戀者的女性、變性者、所謂的性成癮者,以及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人。這些脫口秀節(jié)目利用非傳統(tǒng)的性象激發(fā)觀眾興趣。雖然其主要目的仍是娛樂,但這些節(jié)目對非典型的性行為提供了第一手的敘述,可以開拓觀眾的視野。這些節(jié)目揭示了人類性象的多元,也能表現節(jié)目嘉賓的真實人性。 70%的新聞類雜志都刊載涉性內容(Kunkeletal.,2005),持續(xù)地報道強奸、兒童性侵犯、性治療以及關于性象的民意調查。電視新聞調查節(jié)目“深入”剖析各類涉性話題——所謂“深入”,指的其實是節(jié)目時間更長,而非更深刻的洞見和思考。新聞類雜志通常討論性象的一些非典型或引起爭議的方面。 同主流電視節(jié)目一樣,宗教電視網也擁有廣大受眾。像《700俱樂部》(The700Club)這樣的宗教節(jié)目傳播的是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派對于性、罪愆和道德的觀念。這些節(jié)目強調一些保守觀點,如宣傳青少年禁欲,反對全面的性教育,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等。 電影長片 電影從誕生開始就涉及了性象。1896年,一部名為《吻》(TheKiss)的電影中呈現了一對伴侶偷吻的簡短鏡頭,激起衛(wèi)道士的極大憤慨,有一則評論抱怨道“簡直太惡心了”,還說“表演近乎低俗,而且重點強調的就是低俗。對這種東西警察應該采取行動”(quotedinWebb,1983)。時至今日,影評人卻開始用“性感”這個與藝術價值無關的詞來贊賞一部電影。所謂“性感”的電影,就是其中的“性場面”足以挑動人心,彌補了美學價值的缺乏。 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好萊塢電影中不乏女性裸體,尤其是上身的裸露。然而男性裸體的拍攝方式卻幾乎從來都與女性的不同。男性通常穿著衣服,或者部分裸露;如果是全裸,則是夜晚的場景,鏡頭模糊,或者只能看到背部。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例如電影《性學大師金賽》(Kinsey)和《杯酒人生》(Sideways),人物才露出陰莖,而且器官是松弛(未經性喚起)而非勃起的。 顯然,對于無保護性交有何后果(如意外懷孕、包括艾滋病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電影的描述與電視差別不大。一項對87部電影的分析發(fā)現,53部有性交鏡頭的片子里僅有一部提到了安全套的使用,這也是唯一一次提到任何形式的節(jié)育(Gunasekera,Chapman,&Campbell,2005)。盡管可以辯護說,將教育和娛樂相混淆并不是好的藝術,但顯而易見的是,好萊塢電影產業(yè)對人的性健康可能也沒有好處。 電影和電視中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 主流電影和電視中通常不出現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而當同性戀者出現時,人物塑造往往是圍繞其性傾向進行,似乎除了性,他們的生活就沒什么可說的了。男同性戀者通常按成見塑造成女性化、輕浮、“藝術家派頭”,或是對其性傾向隱秘躲閃。女同性戀者被套上的成見則是沒有幽默感、假小子,或是很“男人婆”,而且被打入另冊,與媒體認可的女性魅力無緣。 近年來,電影和電視在呈現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時,越來越多地將這些角色的性傾向納入故事的整體情節(jié)中。在《拉字至上》(TheLWord)和《同志亦凡人》(QueerasFolk)等電視劇集尚未出現之前,感興趣的觀眾只能看到按成見塑造的角色,或需要抓住蛛絲馬跡,推測出某個角色的性傾向(Glock,2005)。如今已有一個名為LOGO的電視網,將男女同性戀者直接作為整個頻道的目標觀眾群!独种辽稀肥堑谝徊繉iT講述女同性戀者社交生活的電視劇,該劇在有線電視網一經推出,就將狂放不羈的性愛從幕后推到了臺前。盡管《同志亦凡人》確實讓觀眾對男同性戀更習以為常,但電視臺渲染女女接吻到底是為了挑逗觀眾,還是為了正面表現女同性戀者復雜而充實的生活,目前還不足以定論。 網絡上的性 上網已經成了無數人的一項主要娛樂活動,并且改變了他們溝通和發(fā)展人際關系的方式。雖然社會理論家們長久以來都在擔憂科學技術會導致各人的孤立,但互聯網卻似乎與其他通訊技術非常不同,它具有高效、功能強大、影響廣泛的特點,加上使用時可以匿名、脫去個人身份,因此讓使用者不僅能以各種不同方式進行性互動,而且能更容易地獲取和傳播涉性內容和信息。 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正在取代舞廳、酒吧等場所,成為人們見面與交流的新方式。據估計,美國成人網站頁面數量達到了4.2億(Downs,2007),大約1/3的美國網民瀏覽這些網頁,觀看網上性活動(onlinesexualactivity,簡稱OSA)已經成了美國人性習慣的一個重要部分(Irvine,2007)。 互聯網這一強大工具的積極意義在于它可以用于教育,尤其是對最先適應這一媒體的年輕人群體進行教育。雖然網上性活動仍將繼續(xù)在年輕人的臥室和聚會場所占據一席之地,但與之相對的另一些科技手段,如具有教育功能的視頻游戲、群發(fā)短信、即時通訊、網絡賀卡等,可以用于增強年輕人對性象相關問題的意識。90%以上的12—17歲青少年上網,而且又有超過60%的人天天上網,因此,利用相關的科技手段可以讓年輕人以一種普及而正當的方式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狀況(Lee,2008)。一些網上性活動以視覺方式呈現(如成人電影和圖片),而其他則更具交互性(如網絡論壇、聊天、博客和網上交友約會)。雖然有一些屬于教育和社區(qū)性質的論壇,但是絕大多數的網上性活動都是為了消遣。參與網上性活動的人數眾多,但對于這些用戶的情況,以及他們的性態(tài)度和性行為如何受到網上性活動的影響,目前仍知之甚少。 在MySpace、Facebook、LinkedIn和Craigslist等一些新近流行的社交網站上,人們可以通過建立個人檔案、使用留言板、發(fā)布博客文章和照片等方式與他人互動。這些網站服務于全球數百萬用戶,為他們提供社交互動的平臺和消磨時間的工具,有時還作為一種可視的、具有針對性的渠道,供用戶進行即時且免費的親密接觸。由于65%的美國人花在電腦上的時間要比與伴侶共度的時間更長,而瀏覽社交網站平均每次持續(xù)20分鐘以上,因而現在想與“朋友”共度時光比從前要簡單易行多了(Kim,2008)。所以,人們使用社交網站來邀請“朋友”,在“友鄰”、“男人找男伴”、“偶遇之緣”、“情色服務”等版面張貼廣告征性伴,也就不足為怪了。2008年,MySpace網站與美國49個州的司法機關達成協(xié)議,將著力防范不法之徒濫用網站尋找性對象,而其他一些網站也向用戶發(fā)出了類似的警告。隨著社交網站的流行,新的社交網站主題層出不窮,從離婚到異教,從消防救火到日本動漫,主題無所不及,以至于有些人報告患上了網絡社交疲勞癥(Kim,2008)。 網絡性愛〓網絡性愛(cybersex)是網上性活動的一個子類別,是一種兩人之間為獲取性快感而進行的涉性實時聊天。在一些情況下,兩人會在網上尋找或創(chuàng)建一個聊天室,或者使用聊天工具。通常,兩人通過互聯網找到對方,在文字交流的同時,他們可能會交換自己的照片或視頻,或傳遞在網上找到的情色圖片和視頻,也可能會扮演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或不愿扮演的各種角色。網絡性愛流行的原因在于有所謂的“3A引擎”(3A是指access、affordability和anonymity,意思是“得手快、付得起、不留名”)。例如,一個叫“熱狗”的人可以進入一個叫作“熱水浴池”的“場所”,和“泡泡”、“浪女”(扮異性者)以及其他進出此“浴池”的人一起待上幾個小時!盁峁贰绷枚核腥耍髯晕医榻B,描述他的性幻想,和“浪女”以及其他若干人玩偏門的性愛!盁峁贰睂嶋H上是女性,但是她不告訴任何人,她時不時地會與別人私聊,交流性幻想。但所有這一切都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發(fā)生!盁崴〕亍笔蔷W絡上的一個聊天室。網絡將身處各地的人們連結到了一起,他們用鍵盤輸入各自的性幻想,這些幻想隨即在他人的電腦屏幕上顯現。隨著大家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結識和交流,許多將性視為良好情感關系的重要部分的人,也越來越多地利用互聯網來試探潛在伴侶與自己的性喜好是否相協(xié)調。 互聯網給性象帶來了一個新的維度,使性象成了在網絡、學校和工作場所中炙手可熱的一樣東西;ヂ摼W消隱了個人情感和身體上的許多特征,同時也使人能夠通過電子伴侶獲得情感和身體上的滿足,因而將個人從他們原先進行性表達的社會環(huán)境中抽離了出來。像其他類型的媒體一樣,互聯網不只是提供性文化,也在塑造性文化。那些受到孤立、缺乏發(fā)言權和公民權利的人們,其性身份一直以來是隱形的,對于他們,用互聯網交流或許是一道希望之光。對于其他人,無論是網絡性愛的熱衷者還是參與約會游戲的博客博主,互聯網是一種談性說愛、自我挑逗和找伴兒的方式。還有一些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則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可以昂然袒露身體的場所。 對于大多數網絡性愛用戶而言,互聯網作為一種經歷性事的渠道是十分令人著迷的。然而對于某些人,消費色情內容給他們帶來了麻煩:超額透支信用卡、疏忽了職責、冷落了心愛的人。對于因此需要心理輔導的人,可以在網絡上或社區(qū)中找到相關資源。然而,在尋求這些資源時,消費者和專業(yè)人士都必須謹記治療、輔導和娛樂的區(qū)別。而且對商人來說,提供夸大的宣傳和誤導人的信息,比提供高質量的治療與教育具有更大的贏利空間,因而消費者必須警惕,審慎地評估治療師的背景和這類信息的來源。 互聯網上關于性的討論和內容數量巨大,因而要求政府監(jiān)管的呼聲越來越高。199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通訊風化法案》(CommunicationsDecencyAct),其中規(guī)定,使用電腦網絡傳播“淫穢”內容,以及將“有傷風化”的文字或圖像置于兒童可及范圍內,都屬于違法行為。然而,多個法院卻宣判該法案侵犯了言論自由。 1.2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性象 在我們文化眼中的“自然”在其他文化里也許會被看成違背自然。美國人極少會否認接吻挑起情欲的能力,然而有的文化把接吻僅僅視為唾液的交換。比如對于亞馬孫雨林里的緬納庫人(Mehinaku)來說,接吻便是一種令人作嘔的性異常行為,他們決不會參與(Gregor,1985)。在緬納庫人看來,白人用嘴唇彼此擠壓,分泌唾沫并且因此而性興奮,只證實了他們的“怪異”。 文化拿捏著我們的性興趣(sexualinterest)——我們的性興奮點和性行為傾向——予以塑造,使之成形,有時歌頌性,有時譴責它。性可能像在印度教傳統(tǒng)中那樣,被視為啟發(fā)靈性的一種手段——印度教的眾神自己也涉入性行為中;性也可能像在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中那樣與神性相沖突,肉欲被視為魔鬼的陷阱(Parrinder,1980)。 決定我們有怎樣的性感覺、性行為的諸多因素當中,文化可能是作用最強的。對不同文化與時代中的性主題做一次簡短的探索,可以粗略認識人類賦予性象的各種差異甚大的形式與意義。 性興趣 所有的文化都認為成年人具有被性喚起,并參與性交以生育后代的潛質(Davenport,1987)。然而性興趣的強度究竟如何,不同的文化則有差異甚大的看法。這樣的看法又反過來影響著每個文化中欲望表達的程度。 曼蓋亞人〓波利尼西亞群島曼蓋亞人(Mangaia)無論男女,在青春期最初階段便會體驗到高度的性欲望(Marshall,1971)。13—14歲經歷割包皮禮的儀式后,男孩會被教導如何給女孩快感:怎樣進行情欲意味的接吻、舔陰、愛撫并吮吸乳房,怎樣給她帶來多次高潮。兩星期后,一個年齡較長、性經驗豐富的女人會跟受教的男孩性交,進一步指導他如何給女人以性滿足。同一年齡段的女孩也會受到年長女性關于高潮體驗的指導:如何帶動臀部,有節(jié)奏地擺動外陰以獲得多次高潮。憑借一個“好男子”的努力,女孩最終會達到高潮。如果女孩的性伴未能滿足她,她可能會離開,或許還會向其他女人批評他的笨拙,使他名聲掃地。這個社會期望年輕男女在結婚前擁有許許多多的性經驗。 但是這個青少年天堂不會永存。曼蓋亞人相信性在青春期才是最強烈的。所以告別成年初期的曼蓋亞人會經歷性欲和性活動的遽減,性交時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激情迸發(fā)了。他們將這一迅速的衰退歸因于自然規(guī)律,并且會安于成年人的性平衡感。 達尼人〓與曼蓋亞人正相反,新幾內亞的達尼人(Dani)對于性沒有多少興趣(Schwimmer,1997)。在他們看來,性是生活中不怎么重要的一個方面。達尼人似乎不關心改進性技巧,或是增強性快感;閼僖酝獾男砸约岸始啥己芎币姟S捎谏呈撬麄兾ㄒ坏男阅康,所以交合的時間很短,以男人射精告終。他們似乎不知道女人也會有性高潮。兒女出生后,父母都會禁欲5年。達尼人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其中文化因素取代生物因素,決定了性吸引的形式。 維多利亞時代的美國人〓在19世紀,中產階級美國白人認為女人幾乎沒有性欲;如果有的話,也只是“生殖欲”——生孩子的愿望。生殖的需要,不幸地帶來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性交。一位改革領袖曾寫道,在“自然狀態(tài)下”,女人從不出于性欲而采取主動,“原因很簡單,她感覺不到性欲”(Alcott,1868)。那些確實感到性欲的女人是“少數的例外,近于病例”。一位著名醫(yī)師將這樣的女人歸入罹患“女性色情狂癥”的類別(Bostwick,1860)。 一方面,女人被視為無性欲,另一方面,男人則被看成對性如饑似渴。被色欲驅使的男人會蹂躪天真無知的女人,以達到欲望的滿足。當時的男女都相信,男人的性欲是危險、不受控制的,有如禽獸的本能。女人的義務之一便是馴化不守規(guī)矩的男性性欲。 把男女的性象本質看成截然相反,不但造成了“天使般”的女人與“魔鬼般”的男人的破壞性對立,還為“兩性間的戰(zhàn)爭”提供了合理化依據。這些想法也促使人們將性與愛分離:親昵和愛跟男性性象沒有關系;實際上,男性的色欲永遠徘徊在婚姻生活的背景里,索求極大,隨時有毀滅愛情之虞。 盡管維多利亞時代已過去一個世紀,許多當時的性觀念依然影響著我們,包括男人“天生”是性進攻型而女人是性被動型的想法、性的雙重標準,以及對于“女性在性方面應該天真”的重視。 性傾向 性傾向(sexualorientation)是基于一個人的伴侶的性別的性吸引與情感吸引模式。異性戀(heterosexuality)指男女之間的情感吸引與性吸引。同性戀(homosexuality)指同性別的人之間的情感吸引與性吸引。雙性戀(bisexuality)指既對男性,又對女性感到的情感吸引與性吸引。在當代美國文化里,異性戀是唯一完全獲得社會與法律支持的性傾向。雖然同性關系相當常見,但沒有得到普遍的社會接納。然而在其他一些文化里,同性關系則被視為正常、可接受乃至是更理想的。全世界有15—20種文化認可同性結婚(Gregersen,1986)。在美國,同性婚姻只在馬薩諸塞一州得到承認,而佛蒙特州和康涅狄格州已立法保障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同性婚姻在荷蘭、西班牙、加拿大、南非和比利時合法。2005年末,英國立法保障“同性民事伴侶關系”,使得同性伴侶能與異性伴侶一樣享有基本權利(如繼承權)。① 古希臘〓在歐洲文化的誕生地古希臘,當時的人接受同性關系就像今天美國人接受異性戀一樣自然。對古希臘人來說,男性間的同性戀是愛情至高無上的形式。 這種男男關系建立在愛情和互相付出的基礎上,性只是其中一部分。在這種關系里,慣例是由較年長的一方發(fā)起兩人的關系。少年最初推拒,只有當成年的一方給他贈送禮物、傾吐愛意以后,他才開始回應。兩人結成一種親密的情感聯系,成年男子既是少年的愛人,也是他的導師,他把少年介紹給有助于他將來發(fā)展的人認識,輔導他學習公民的責任。隨著少年進入成年期,兩人的情欲聯系會轉化為深厚的友誼。少年成人后會跟女子結婚,并在后來的人生中與另一位少年締結關系。 然而希臘式的男男關系并沒有取代異性婚姻。古希臘人反對排他性的男男關系,因為婚姻與兒女是延續(xù)家庭和社會的必需。男人把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看成妻子的基本作用(Keuls,1985)。(希臘語中的婦女一詞gyne,字面意義是“育兒者”。)丈夫要尋求性快樂的時候,不會找妻子,而會去找hetaerae,她們是受推崇的藝妓,多數是教養(yǎng)頗高的奴隸。 桑比亞人〓在新幾內亞的桑比亞族男性那里,性傾向是極為可塑的(Herdt,1987)。小男孩先與較年長的少男開始性行為,到了青春期便與兩性都發(fā)生性行為,成年后則只限于跟女子性交。桑比亞人相信,男孩要攝食精液才能長成男人,他們說精液就像是母親的乳汁。七八歲時,小男孩開始跟少男有性活動;年齡漸長時,他們會尋求多個性伴來加速自己進入成年的過程。到了青春期,他們會改變角色,轉而向小男孩供給精液,以幫助他們成長。一開始他們會擔心精液的失去,但會有人教他們飲用樹木的汁液,那是神奇的補給,可使體內的儲藏重新盈滿。青春期的時候,家里會讓少年跟未到青春期的小女孩定親,他倆會發(fā)生性行為。當女孩成熟后,男孩會放棄與其他男子的性關系,而完全投入與成年女子的關系中,不再對男人有欲望。 社會性別 文化不僅可能影響性興趣和性傾向,而且還與社會性別(gender,作為男性或女性的特點)有關,這一點可能有人難以理解。我們的性別似乎與生物本性有著根深蒂固的聯系,不過,是男是女真的只與生物因素有關嗎?回答是:并不盡然。具有男性的還是女性的生殖器,這是生物構造決定的,但是,有陰莖并不一定就成為男人,有陰蒂和陰道也并不一定就成為女人!坝嘘幥o的女人”(也就是認同自己是女人的男性)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文化中得到接受和尊重(Bullough,1991)。因此,生物特性定義了男女,而文化及諸多其他因素則參與塑造著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 變性者和跨性別者〓很難估計美國有多少變性者(transsexual)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ed),這些人對于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認知,與其生殖器并不一致。例如,就變性欲望而言,具有陰莖的人會認同自己是女性,而具有外陰和陰道的人會認同自己是男性。跨性別者的外表和行為并不遵循社會賦予某一特定性別的性別角色。這些不同之處常常涉及易裝,但與那些通過易裝激起性欲的扮異性者不同,易裝的跨性別者這樣做是為了獲得社會心理方面的滿足(“ATransgenderPrimer”,n.d.)。 為了使生殖器與自己的社會性別認同相一致,許多變性者通過手術改變了自己的生殖器。假如男女性別由生殖器決定,那么做過手術的變性者就是改變了自己的性別——由男人變成了女人,或由女人變成了男人。但是,以生殖器來判定性別可能會產生問題,在體育界就出現了這種情況。20世紀70年代,勒妮?理查茲(ReneeRichards)通過手術由男變女,并開始參加女子職業(yè)網球比賽,這立即引來抗議。雖然理查茲具有了女性的生殖器,但是她的身體和肌肉系統(tǒng)還是男性的。雖然經過手術,但是她在基因上還是男性的,因為她的性染色體是男性的。批評她的人堅稱,決定一個人性別的不是生殖器,而是基因;生物構造可以改變,但染色體是改變不了的。然而理查茲堅持認為自己是女人,認為自己符合任何一種對女人這個詞的常見定義。(關于性別、社會性別和生物學的問題在第5章有討論。) 雙重靈魂〓對于性別的跨界,大多數美國人最正面的看法也只是認為這是成問題的,但并非全球所有地區(qū)都持這樣的觀點。在一些社群中,具有男性生理構造但認為自己是女人的人被稱為“男性女人”(man-woman),被給予崇高的地位和獨有的權利。這樣的人被視為雙重靈魂(two-spirit),也就是穿著女性服裝、扮演女性社會性別角色,并擁有女性地位的男人。雙重靈魂的身份強調個人的靈性生活,而淡化同性戀的色彩(Jacobs,Thomas,&Lang,1997)。這其中包含了變性、扮異性(穿異性服裝,或假扮成異性),以及一種同性關系(Roscoe,1991)。世界各地許多社群中都有雙重靈魂,例如印第安人、菲律賓、拉普(Lapp)和印度的社群。在南亞社會中,這第三種性別被稱為“海吉拉”(hijra)。人們認為“海吉拉”是神圣的人,會給人們帶來健康、富庶和生育的福佑,并安排他們在婚禮和宗教儀式上跳舞、奏樂(Nanda,1990)。成為雙重靈魂的絕大多數是男子,但也有少數情況是由女子以類似的方式扮演男性角色(Blackwood,1984)。雙重靈魂往往被視為擁有巨大屬靈力量的薩滿巫師。 新墨西哥的祖尼人(Zuni)認為雙重靈魂是第三種性別(Roscoe,1991)。雖然存在變性人和假性兩性人(具有兩個睪丸或兩個卵巢,但生殖器外觀難辨男女的人),但西方人往往還是錯誤地假定性別是由生物特性決定的。祖尼人則認為,性別是一種從社會習得的東西。 印第安人中的雙重靈魂曾經被傳教士和美國政府視為“反自然”和“變態(tài)”,受過非常殘酷的壓制,以至于人類學家認為雙重靈魂在印第安人社群中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有證據表明在蘇拉科塔(LakotaSioux)等部落中,雙重靈魂仍然扮演著儀式和社會角色。為了免遭打擊,雙重靈魂的活動自然是對外界保密的。對于印第安人中的男女同性戀者,雙重靈魂的角色讓他們在自己的傳統(tǒng)中得到了歷史延續(xù)性的意義(Roscoe,1991)。 1.3社會常規(guī)與性象 我們給各種各樣的性行為貼上自然或反自然、正;虍惓5臉撕,仿佛它們具有這樣的內在性質。但是由于不同文化與時代中的性行為差異巨大,這種做法是否合適就很值得懷疑了。我們貼標簽的時候,往往沒有考慮過我們是基于什么作出這些評價的。如此的分門別類不利于增進知識和理解,因為這些價值評判,把行為劃分成了對與錯。這些評價其實不是客觀描述,而是在表述我們對這些行為的感覺。 自然的性行為 我們如何判斷一種性行為是自然的還是反自然的?要作出這個判斷,我們一定有某種關于自然的標準,才能將性行為加以衡量。但是“自然”又是什么呢?抽象地說,自然是宇宙萬物的本質;蛘,也可以把自然比作一種調節(jié)宇宙的力量。然而,這些定義卻不能幫助我們樹立何為自然的,何為反自然的。 我們問過本課程的學生,他們判斷性行為“自然”或“反自然”采用何種標準,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包括以下: “一個人如果有某種出于本能的感覺,我認為就是一種自然的感覺。” “判定自然和反自然的標準在于自然法則,在于這些部位本來的功能! “我都是憑著直覺判斷的! “我認為只要是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性行為,就都是自然的! “任何事情只要是可能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正常的。如果既自然又正常,它就是道德的。” 我們給性行為貼上標簽,分為“自然”和“反自然”的時候,通常是在標記這種行為是否符合我們文化中關于性的常規(guī)。我們的性常規(guī)看似自然,是因為我們自從嬰兒時期開始便將這些常規(guī)吸收內化。這些常規(guī)屬于我們所呼吸的文化氣息,也正如同空氣一樣隱形。我們對自己文化的規(guī)則爛熟于心,這些規(guī)則已經成了我們人格的一個“自然”的組成部分,是我們的“第二天性”。它們似乎是“本能反應”。 常規(guī)的性行為 與將性行為分成自然和反自然兩類的觀念密切相關的一種想法是,性要么“正!保╪ormal)要么“異!保╝bnormal),大多數時候,將行為描述成“正!被颉爱惓!敝徊贿^是另一種形式的價值評判。雖然“normal”這個詞一般指的是“健康”或“道德”的行為,但是社會科學家將“normal”嚴格地限用為一個統(tǒng)計學術語,意思是“常規(guī)的”,常規(guī)的性行為(normalsexualbehavior)是與一個人群的統(tǒng)計平均或統(tǒng)計中值所代表的行為模式相一致的性行為!俺R(guī)”這個概念,與道德或心理上的正常與否沒有關系。 反諷的是,雖然我們一直承受著要表現得與一般人(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常規(guī))一樣的壓力,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并不知道別人的性行為是怎樣的。人們通常不會透露自己的性活動。即使談到,也只是諸如性交等最傳統(tǒng)的性行為,很少會透露性自慰、性幻想、焦慮和內疚。除非是對非常熟悉的人,大多數人向外人展現的都是自己合乎傳統(tǒng)的一面,掩飾著自己真實的性感受、性態(tài)度和性行為。 我們多數人判斷自己是否正常的唯一指導原則,得自朋友、伴侶和家長(家長在性方面通常展現傳統(tǒng)的自我形象),這是通過各種成見、媒體形象、宗教教誨、習俗和文化常規(guī)來傳授的。其中沒有一種能說明人們實際的行為是怎樣的。由于我們不知道其他人真實的行為,就很容易因自己的行為不符合文化常規(guī)和成見而認為自己是異常的。我們對自己的欲望、幻想和活動是否正常感到疑惑:有性幻想正常嗎?自慰正常嗎?喜歡色情作品呢?對同性的身體有感覺呢?我們當中有一些人覺得別人都很“正!,唯獨自己“有病”、“不正!。 由于何為正常被文化所決定,因此各種文化中的正常行為千差萬別。我們的性欲水平如果和達尼人認為的正常水平相同,那么一定會因為性欲低下而被送去治療。曼蓋亞人把性技巧教給剛踏進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這種做法在美國的父母們看來一定是夠可怕的。 性行為和性的多元 如今性學研究者大多已經否定了傳統(tǒng)的性行為二分法,比如非此即彼的自然/反自然、正常/異常、道德/不道德、好/壞。對于“異!币辉~,社會學家艾拉?賴斯(IraReiss)(1989)寫道: 我們必須認識到,人們會用這些標簽來跟自己不喜歡的人拉開距離。人們這樣做并不是在作科學診斷,而僅僅是在對眾人認為恰當的某些性觀念加以肯定。 現在,研究人員已不再把性行為分類成帶有濃重道德色彩的“正常/異常”或“自然/反自然”。他們認為人類性象的特點是性的多元(sexualvariation),也就是說,性的本來面貌就是多元性的。作為人類個體,我們在性傾向、性欲望、性幻想、性態(tài)度,以及性行為上都具有極大差異。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Kinsey)和他的同事們(1948)言簡意賅地說:“世界并不只有綿羊和山羊! 研究人員認為,理解性的多樣形態(tài)的最好方式是把我們的各種行為看作是存在于一個連續(xù)體上。在這個連續(xù)體上,每一個人進行各種性行為(例如性交、自慰、口交)的頻率從“從不”到“總是”不等。重要的是,在這個連續(xù)體上,沒有任何一點是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的分界。實際上,連續(xù)體上的任何一個人和下一個人的區(qū)別都是微小的(Kinsey,Pomeroy,&Martin,1948;Kinsey,Pomeroy,Martin,&Gebhard,1953)。最多只能說一個人的行為相對于這個人所處的群體平均值而言,是比較典型或者比較不典型的。而且,對于行為與群體平均值存在顯著差別的人,除了說其行為是非典型的以外,不能得出任何其他的推斷。參與非典型的性行為的人除了性方面以外,可以與任何人沒有不同。 許多往往被認為是“不正!被颉安B(tài)”的性行為——不同于常規(guī)的行為,例如裸露、觀淫和戀物——其實我們都或多或少會參與。我們可能會在海灘上或你挨我擠的舞池中享受展現身體的樂趣(裸露);我們可能喜歡看著自己和情人做愛,觀賞色情影片或是情人脫衣(觀淫);我們也可能喜歡親吻愛人的照片,珍藏愛人的頭發(fā),或者抱著愛人的衣物睡覺(戀物)。通常,這樣的感覺或行為只是我們性自我的一部分,在我們的整個性象中也并不特別重要。如果這些非典型的行為發(fā)生在自愿的成年人之間而且不造成困擾,那么它們只是不遵循性常規(guī)的行為,僅此而已。 研究人員對于自然/反自然,正常/異常、道德/不道德這些分類的否定,并不代表評價性行為的標準不存在。有許多性行為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例如自慰窒息——在性自慰過程中用使自己窒息的方法來增加快感),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例如強奸、猥褻兒童、電話性騷擾)。在判斷某些性行為是否有害時,現行的心理學標準著重衡量以下幾點:是否強迫,是否對自己或他人造成潛在傷害,以及個人的精神困擾(這些話題在第10章有詳細討論)。 本書作者認為,評判各種性行為的基本標準是:它是否發(fā)生于自愿的成年人之間、是否造成傷害!罢!焙汀白匀弧边@兩個詞通常只是一種道德上的判斷,并不是評價性行為的有用術語,在面對多樣的性行為時更是如此。人們往往把統(tǒng)計上最常見的行為視作正常,進而將其定義為好的、健康的。但是就不少性行為而言,有很大比例的人群并不依照平均值行事。例如,人們把平腳內褲和蕾絲內衣情欲化的程度各有不同,差異很大。在這個連續(xù)體上,迷戀內衣要到什么程度才是不可接受的,誰能判定?——本人?同輩群體?宗教團體?社會?蘇珊娜?羅斯(SuzannaRose)和維多利亞?佐爾克(VictoriaSork)(1984)有言:“沒有一個人的性象與常規(guī)完全重合,所以解除束縛的唯一方法就是從性多元的視野看待性象! 作為社會科學家,性研究者的義務在于描述性行為,而不是評價它孰好孰壞,道德與否。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道德準則或宗教信仰從倫理或道德層面評價性行為。但是與此同時,理解各種相差甚大的性態(tài)度、性動機、性行為和性價值觀,有助于讓自己的價值體系變得更為深厚。 1.4結語 流行文化對性象既有鼓勵又有阻礙。它宣傳性互動的成見,卻不去觸及對我們更重要的性象的深層意義,以及伴隨著性象而來的風險和責任。在有承諾的關系里的愛與性象很少被表現,而隨意的性行為卻得到很多關注(流行文化忽視有承諾的伴侶之間的性,也就暗示了伴侶關系乃是“性的荒原”,其實絕大多數的性互動是發(fā)生在伴侶之間的)。媒體忽視或詆毀了性的多種行為和選擇——從自慰到同性戀男女、雙性戀以及跨性別人士的戀愛關系,這些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媒體也不鼓勵把性和親密關系、避孕責任,以及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意識聯系起來。 我們從對其他文化的觀察中清楚看到,性行為及其常規(guī)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在我們的社會中,不同的時期也是不同的。即使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也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性行為,這表明不僅在不同文化間,就是在同一文化中也存在著多元性。理解了多元性,我們就可以明白并不存在本來就是“正!被蛘摺白匀弧钡男孕袨。實際上,性行為被文化——包括我們自己的文化——極大地影響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