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一塊銀圓》《人參娃娃》《杏花故事》《三葉草》《蘑菇坡》《呦呦鹿鳴》《中國結(jié)》《籬笆和百合仙子》《人間*美的一朵花》《秋天的*后一朵玫瑰》等童話作品。 我與童話 ——《大地的書頁》創(chuàng)作談 燕啊燕, 飛過天; 天門關(guān), 飛過山; 山頭白, 飛過麥; 麥子搖, 飛過橋; 橋上打花鼓, 橋下娶媳婦。 那時候,我還是小學堂里的一個讀書郎。紅、黃、藍、白、粉五色的羽扇豆花開放了,我在花叢中唱著歌兒迎接一只剛從南方飛來的小燕子。 “小水滴——你這個小小讀書郎,”燕子落在屋檐上,仿佛在對我說,“你知道我在空中旅行時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本書——一本厚厚的大書!”燕子說,“大地對我來說,就是一本書——一本厚厚的大書,我飛過春天、夏天和秋天,這本書為我翻開了一頁又一頁;直到冬天的腳步臨近,冰雪即將封鎖大地的時候,我才會飛向遙遠的南方,F(xiàn)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大地的書頁重新為我翻開了!” 燕子展開翅膀,向著綠色的田野,向著蒼茫的遠山飛去…… “大地的書頁!大地的書頁……” 我仿佛變成了小燕子:在課堂上讀書的時候,大地的書頁為我翻開了;在課外閱讀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童話書的時候,大地的書頁為我翻開了;長大后,我開始寫童話了,大地的書頁再次為我翻開了—— 田野上走來了一位老婆婆,在我眼中,她就是一篇童話!瞧,她的臉上有那么多皺紋,一只小螞蟻沿著皺紋爬動,仿佛在驚嘆:“這真是一條走不完的路!”可老婆婆的牙齒白得像牛奶──如果她不是在河邊取下牙齒,放在河水里清洗一番的話,那么,誰也不會知道那是一副假牙。當老婆婆戴上假牙,重新走到河堤上的時候,她隨手將身邊幾棵草藥采下來,放在了藥囊里。老婆婆對我說,她總是那么忙碌,幾乎沒有時間生病,因此她也就沒有生過病。要是偶爾有誰生病了,她總能拿出合適的草藥。 老婆婆一邊走,一邊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戰(zhàn)爭時期,一位貧窮的老人為了換取銀圓給孩子治病,將一雙剛做好的鞋子賣給一個士兵,士兵給她的卻是一塊假銀圓;而另一個好心的士兵見老人可憐,就用一塊真銀圓換得了老人的那塊假銀圓,并把它裝在上衣口袋里。戰(zhàn)場上,這塊假銀圓擋住了射向士兵胸口的一發(fā)子彈,救了他一命。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那位老人見到從戰(zhàn)場上抬下來一具具死尸,其中一具穿的是她做的那雙鞋子……那塊銀圓在我心中說話了,那些話語流淌出來,變成了童話《一塊銀圓》。 老婆婆還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小姐,一天晚上,她正在做針線活兒,忽然來了一個白胖的娃娃。當娃娃離開時,小姐就把一根絲線系在娃娃身上。第二天,小姐沿著絲線找到了山里,看到絲線的盡頭不是娃娃,而是人參!小姐吃下人參,變成神仙飛上了天……我用安徒生的方式對這個故事進行了重新講述,確切地說,是重新創(chuàng)作,從而有了童話《人參娃娃》。 老婆婆還給我講了董奉的故事、孔子的故事、楊貴妃的故事……那正是杏花如雨的春天,聽著那些故事,一首首關(guān)于杏花的古詩在耳畔響起……古詩,我的老朋友!多年以前,我第一次讀到這些詩歌時,并不感到陌生:對我來說,它們恍若前世的回憶,恍若重逢的故人,我曾為之流淚,為之難眠……這些詩歌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了。真想把這些美麗的謠曲,送給那些在熒屏和電腦前長大的孩子,讓那浮躁的心,得到片刻安寧;讓一脈清流,注入泥沙翻卷的大河…… 于是,《杏花故事》來到了我的筆下。 《三葉草》是如何寫出來的呢?那年春天,我來到三葉草繁生的大地上。那些小草的每一根葉柄上都生著三枚小葉,這三枚小葉組成一片近似圓形的大葉子。我坐在三葉草旁邊讀方衛(wèi)平老師主編的《新語文讀本》,其中一個故事的原文是:“俄國的鄉(xiāng)下,有一個很窮的家庭,兒子從小出去打天下,剩下母女二人開一家小旅店,有一天,旅店來了一位看上去蠻有錢的人。鄉(xiāng)下旅店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人,母女二人忽然起了惡意,在食物里下毒。旅客死了以后,母親駭然發(fā)現(xiàn)她們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這個兒子在外地賺了錢,衣錦還鄉(xiāng),想給他媽媽一個驚喜,因此回來以后,暫時不告訴家人,打算第二天早上才亮出自己的真正身份,母女二人以為殺的是陌生人,沒想到殺掉的是她們的親人!绷硪粋故事只有幾句話:“有一位美國女士在海邊散步,發(fā)現(xiàn)海上有一艘私人帆船情況很危急,便立刻和救援人員聯(lián)絡(luò)。等大家將船安全救上岸,這女士才發(fā)現(xiàn)船上有她的丈夫。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遺世而獨立的,我們也應養(yǎng)成關(guān)懷陌生人的習慣!蔽矣挚吹搅藞笊弦粍t有關(guān)車禍的新聞,于是,我決定把這一切化成童話。我能感覺到這三件事經(jīng)過三葉草的重新講述后生發(fā)出來的意義,但我無法確切地表述出來,因為我的心中流淌著太多童話的語言,致使有關(guān)理論的語言被沖淡了。 這一次次的童話創(chuàng)作讓我有了這樣的信心:我可以根據(jù)身邊的任何一種事物寫一篇童話。我覺得,童話可以反映萬千世界,絲毫也不比它的姐妹——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差。于是我寫出了更多的童話—— 我見過大地上的各種蘑菇,它們仿佛是一個個小精靈;我又看了一本介紹各類蘑菇的科普書,那些蘑菇的名字真有意思:鐘形花褶傘、美味牛肝菌、紅鬼筆……就讓我寫一篇《蘑菇坡》吧。 《呦呦鹿鳴》的靈感來自《二十四孝》中的《鹿乳奉親》,我對此文情有獨鐘,因為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我的家鄉(xiāng)郯城,原文如下:“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 《中國結(jié)》這篇童話寫的是我特別喜愛的一種工藝品——中國結(jié)。有資料記載:“中國結(jié)的編制過程十分復雜,每個基本結(jié)均以一根繩從頭至尾編制而成,并按照結(jié)的形狀為其命名。最后再將不同的基本結(jié)加以組合,間配以飾物,便成為富含文化底蘊、表示美好祝福、形式精美華麗的工藝品。中國結(jié)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cè)面,是人類世代繁衍的隱喻,也是數(shù)學奧秘的游戲呈現(xiàn)。它有著復雜曼妙的曲線,卻可以還原成最單純的二維線條!边@些知識略顯呆板,但當我以廣闊的大地為背景,將那些知識化為童話后,一切便鮮活起來。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棵老槐樹,上面掛著一口鐘。據(jù)說這口鐘是隨著洪水從上游漂過來的。這口鐘為何掛到了樹上?也許當時,洪水淹沒了老槐樹,銅鐘才掛了上去。于是,我想象出了河神、槐樹精以及槐樹精身上的一千顆槐豆紐扣,便有了《樹結(jié)鐘》這篇童話。 齊魯大地上有泰山、黃河、大明湖、千佛山……一個名叫茹茹的小姑娘問我:“你能為我寫一篇童話嗎?”于是,我給這個白鴿一般的濟南小姑娘寫了《鴿哨悠悠》。 泰戈爾曾說:“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痹凇痘h笆和百合仙子》這篇童話中,無生命的枯枝因為付出了愛而變成了綠樹。 《長翅膀的香腸》是我為學堂里的孩子寫的童話。我將我的小學生活寫進了文中。對照當下,孩子們會有何感想呢? 《人間最美的一朵花》這篇童話源自我聽說的一件真事:在一場災難中,一位母親與她的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房子里,母親為了保住孩子的生命,將手指咬破,鮮血流進孩子干渴的嘴里,孩子活了下來,母親卻不在了…… 《秋天的最后一朵玫瑰》源自我看到的一則新聞: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照料“植物人”妻子,直至她蘇醒…… 《母親花》中的前兩個故事都是真實的,我是從新聞報道中看到的。第三個故事是我從一張剪報上看到的。我讓魯冰花來講述那三個故事,魯冰花又被稱為“母親花”,那三個故事頌揚的正是偉大的母愛。 《古歌三首》是我根據(jù)古書中的三段文字演繹出的童話。那三段文字如下: 孔子去衛(wèi)適陳,途中見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長!贝鹪唬骸胺蜃釉陉惐亟^糧;九曲明珠穿不得,著來問我采桑娘!狈蜃又陵,大夫發(fā)兵圍之,令穿九曲明珠,乃釋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賜返問之。其家謬言女在外,以一瓜獻二子。子貢曰:“瓜,子在內(nèi)也!迸顺觯Z曰:“用蜜涂珠,絲將系蟻,如不肯過,用煙熏之!弊右榔溲,乃能穿之。于是絕糧七日!保ā兑笤菩≌f》卷二)。 吉甫,周上卿也,有子伯奇。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邦。乃譖伯奇于吉甫曰:“伯奇見妾有美色,然有欲心!奔υ唬骸安鏋槿舜热,豈有此也?” 妻曰:“試置妾空房中,君登樓而察之! 后妻知伯奇仁孝,乃取毒蜂綴衣領(lǐng),伯奇前持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伯奇編水荷而衣之,采葶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見逐,乃援琴而鼓之曰:“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聽讒言,孤恩別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歿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宣王出游,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宣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奔δ饲蟛嬗谝岸形颍焐錃⒑笃!保ā肚俨佟ぢ乃佟罚 百里奚為秦相,堂上作樂,所賃浣婦,自言知音。呼之,搏髀援琴,撫弦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其二曰:“百里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貴忘我為?”其三曰:“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墳以瓦,覆以柴;舂黃藜,搤伏雞。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貴捐我為?’問之,乃其故妻,還為夫婦也!保ā度簳把a》輯《風俗通逸文》) 《雁丘》的靈感來自元好問的一首詞《邁陂塘》:“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寫這首詞的緣由是他從捕雁者那里得知,有一只大雁被獵殺后,另一只大雁悲鳴不能去,竟自投地而死……我在感動中將其寫成了童話《雁丘》。 《鵲橋》的靈感來自《二十四孝》中的《蘆衣順母》,原文如下:“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纼。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嘎,悔改!蔽覍⑦@個故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結(jié)合起來,寫成了《鵲橋》。這篇童話是在安徒生誕生二百周年的時候發(fā)表在《兒童文學》上的,它的副標題正是“為紀念安徒生誕生二百周年而作”。 我在寫作這本書中的童話時,大地上的萬物一直在啟發(fā)我,讓我構(gòu)思出了諸多情節(jié)、人物、細節(jié)…… 曾經(jīng)有人問我:“你的童話是如何寫出來的?”我回答說:“我的所有童話都不是我寫出來的——我感覺自己的心中擁有一把琴,當我坐在書桌旁開始童話創(chuàng)作的時候,安徒生就會伸出溫暖的手指,撥動琴弦,于是,一篇篇童話便隨著那音樂般的旋律,潺潺地流淌到了筆端……” 寫作童話之余,我時常到大河邊漫步。 流水永不停息,帶走了歲月…… 不過,當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時,四周的一切好似消失了,我看到,在時間的對岸,在羽扇豆花叢中,有一個小男孩,他不知道自己身邊的那些羽扇豆花就是魯冰花,他不知道將來有一天,他的筆下會流淌出這樣一些童話——《一塊銀圓》《人參娃娃》《杏花故事》…… “嘰喳!嘰喳!”一只小燕子飛過來。 “小燕子,你能將我寫的童話帶給童年的我——小水滴看一看嗎?” “我已經(jīng)將你的童話帶上了,我們都將你的童話帶上了!”小燕子身后,又飛來成千上萬只小燕子,它們的腿上都縛著一個布袋,“你的童話呀,就藏在這些布袋中的魯冰花種子里,我們不僅會將它們帶給小水滴,還會飛越千山萬水,將它們帶給世界每個角落的孩子,讓永恒的愛傳遍海角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