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關于近年來圖書、電影的評論集,左手妙論昆汀塔倫蒂諾、賈樟柯、陳凱歌、杜琪峰,右手辣評馮友蘭、杜維明、翁貝托艾柯、薩拉馬戈、熊秉元、雅各布斯……暢銷元素與思維深度兼而有之。既有韓寒式的嬉笑怒罵,也有周濂式的理性分析,既有馬家輝式的小資情調(diào),也有梁文道式的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
朱科
湖北襄陽人,1985年出生,2011年江蘇師范大學(原徐州師大)文學院碩士畢業(yè),現(xiàn)為書評人、媒體人。
目錄:
序言:書影璀璨的世界......1
自序......9
第一輯別了,勵志
勵志是一種病......002
豈有學人守書齋......006
忘了我是誰......011
青春,為了忘卻的紀念......014
中國式失敗與工具理性的倒戈......017
站在這里遙望夢想......020
土豪,我們做朋友吧......023
誰在為窮人說話?......026"目 錄
序言:書影璀璨的世界...... 1
自序...... 9
第一輯 別了,勵志
勵志是一種病...... 002
豈有學人守書齋...... 006
忘了我是誰...... 011
青春,為了忘卻的紀念...... 014
中國式失敗與工具理性的倒戈...... 017
站在這里遙望夢想...... 020
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023
誰在為窮人說話?...... 026
真實的謊言...... 030
裝睡與醒來...... 034
網(wǎng)媒時代的馬基雅維利...... 038
“科學家”的“天堂之旅”...... 044
獨守書齋與投身社會...... 048
通往艾柯思想花園的隱秘小徑...... 051
懦夫般的態(tài)度...... 059
服從的限度...... 061
我信故我在...... 064
第二輯 異鄉(xiāng)中國
“看不見”的中國...... 070
集體失憶的年代...... 074
人有病,天知否?...... 078
飯碗先于真理...... 085
當孔子遇上馬克思...... 087
樸槿惠的“中國哲學”圖譜...... 091
幸福相對論...... 096
消閑文章...... 100
厚黑正義論...... 105
作為工具的美德...... 109
“她”的主義...... 113
差一點成為希區(qū)柯克...... 116
動物兇猛...... 119
一個座位引發(fā)的悲劇...... 123
她也是盲的嗎?...... 125
迷途知返的羔羊...... 128
美國有超人,中國有雷鋒...... 132
第三輯 域外我者
人人生而平等,但有些人更加平等...... 136
眼不見為凈...... 140
正義經(jīng)常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144
日本的“東張西望”...... 149
文學的好壞...... 155
最好的歲月...... 158
作品在左,作家在右...... 162
作家是知識分子嗎?...... 165
頂級掠食者...... 169
另一個地球...... 172
被解放的昆汀...... 176
此處應有掌聲...... 179
多少身前身后事...... 182
他竟然被梁文道訪問過...... 186
從尼采身體里走出的摩西...... 189
陽臺上的番茄熟了,我摘一個給你...... 191
第四輯 愛的夢境
我愛真理,但我更愛……...... 196
時空穿越愛戀指南...... 200
秘色愛戀...... 204
愛的告慰...... 206
愛,很簡單?...... 209
愛人與愛狗...... 212
一愛一世界...... 215
妻子復仇指南...... 218
虛構的曖昧...... 222
夢...... 228
你會在夢里選擇哪一種死法呢?...... 231
記錄與遺忘...... 234
書香...... 239
后記...... 242
前言
書影璀璨的世界/傅鏗
朱科君的隨筆集《請把美獻給這個世界的荒涼》評介了中外人文學科中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杜維明的《現(xiàn)龍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國記者何偉的《江城》,以及傅佩榮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開闊人們眼界和思路的讀物。本書同時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評文章,其中關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評論,文字機趣俏皮,揭示片中的底蘊寓意,令人回味深思。
朱科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媒體人,從其字里行間,人們可以體會出他的隨筆的一些獨特品質(zhì):觸覺敏感,思路敏捷,品味高雅,視野廣闊,胸懷道義,行文激昂,機鋒犀利,文字中處處都是機智。某些篇章看似流于激憤,然而“憤怒出詩人”,年輕人血液中的激情化成了一片片燦然輝煌的帶刺的玫瑰。作者在“飯碗先于真理”一文的結語中說:
只是,當下的中國,“犬儒”咸魚翻身,小儒主動招安,大儒乘桴浮海。沒錢沒勢也沒辦法用腳投票的,便只能自娛自樂,隨波逐流,以求片刻安逸。這時讀點《論語》,"
書影璀璨的世界/傅鏗
朱科君的隨筆集《請把美獻給這個世界的荒涼》評介了中外人文學科中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杜維明的《現(xiàn)龍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國記者何偉的《江城》,以及傅佩榮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開闊人們眼界和思路的讀物。本書同時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評文章,其中關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評論,文字機趣俏皮,揭示片中的底蘊寓意,令人回味深思。
朱科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媒體人,從其字里行間,人們可以體會出他的隨筆的一些獨特品質(zhì):觸覺敏感,思路敏捷,品味高雅,視野廣闊,胸懷道義,行文激昂,機鋒犀利,文字中處處都是機智。某些篇章看似流于激憤,然而“憤怒出詩人”,年輕人血液中的激情化成了一片片燦然輝煌的帶刺的玫瑰。作者在“飯碗先于真理”一文的結語中說:
只是,當下的中國,“犬儒”咸魚翻身,小儒主動招安,大儒乘桴浮海。沒錢沒勢也沒辦法用腳投票的,便只能自娛自樂,隨波逐流,以求片刻安逸。這時讀點《論語》,抑或是打著國學旗號的心靈雞湯,于他們來說,無異于傷口撒鹽。讀上半篇,內(nèi)心的不平、憤懣、騷動與酸楚便翻江倒海,片刻安逸也休想了。飯碗先于真理,如是而已。
當我讀到這段結語時,心中頓時生起一種羨慕和傷感,羨慕的是作者文筆中的才情,傷感的則是自己早已過了這樣的青春韶華。作者的文字也讓我想起了英國哲學家羅素在《怎樣養(yǎng)老》一文結尾中的比喻:“個人的生命應該猶如一條河流,開始時很小,緊緊地被夾在兩岸之間,劇烈地沖刷著巨石,奔騰地瀉下瀑布。而河流逐漸寬闊,河岸逐漸遠退,河水流得更為平緩。最終自然而然地,毫無痛苦地失去自己的存在,融匯到大海之中!敝炀淖种械那啻撼瘹庹橇_素所說的那種“劇烈地沖刷著巨石,奔騰地瀉下瀑布”的氣勢。
在“飯碗先于真理”一文中,作者還講到,傅佩榮的《人能弘道》一書中引證了錢穆先生二十歲后每年要讀一遍《論語》的感人事跡。我在想,“人能弘道”誠然,實際上“道亦弘人”(孔老夫子云“非道弘人”則是在不同的意義上所說):掌握了一種代表未來的新思想或理念,一定能使一個人更加目標明確,意志堅定,行動不屈不擾。作者行文胸懷道義,文字激昂,某種程度上也是由于掌握了中外思想家中某些代表未來的新思想之故。
本書中談意大利博學的哲學家翁貝托艾柯一文“通往艾柯思想花園的隱秘小徑”,也是我特別喜歡的文字,讓我想到他的另一部著作《玫瑰的名字》。艾柯的書講到寫文章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路,獨特性乃至怪誕性無疑是出色思想家的一大特色。今年八月份剛剛過世的美國電影笑星羅賓威廉姆斯在電影《死亡詩社》(DeadPoetSociety)中,扮演一位鼓勵學生與眾不同,抓住青春瞬間的英語教師。有一次他站在講臺上對學生說,“站上講臺,學會不斷地用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上的事物”。并對學生說:“一旦覺得自己懂得,就必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可能顯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須試一下。同樣,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薄皩W會自己思考,學會欣賞文字和語言。不管別人怎么說,文字和語言的確能改變世界!
影片中也引用了英國詩人丁尼生(AlfredTennyson,1809—1892)的一首詩,來象征發(fā)揮最大的個性,不斷探索人生的意義:“來吧,我的朋友/探尋嶄新的世界尚為時不晚/我決心已定,要駛過夕陽盡頭/盡管我們不再有昔日的威力,可以震天撼地/我們?nèi)杂兄瑯拥挠⑿壑模瘯r間和命運,使它衰老/但堅強意志仍在/讓我們?nèi)^斗,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永不屈服”。
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曾深深地被羅賓威廉姆斯的表演和電影中的這段故事所感動。他在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不久,深受《死亡詩社》的啟發(fā),為蘋果公司的品牌形象做了一個題為“異想天開”(ThinkDifferent)的廣告。當接近生命黃昏之年的喬布斯在向艾薩克森說起這則廣告時,居然依然極其激動地流著眼淚說:“這則廣告讓我嗚咽不已,只要想到它仍然會使我流淚……主要是這則‘異想天開’的廣告所體現(xiàn)的卓越非凡。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沉浸在一種純情之中,那種對于精神和愛的純情,此時我常常會哭泣。這種純情總是滲透我心,并震懾了我。做那則廣告之時就是這種時刻之一。它所體現(xiàn)的純情使我永生難忘。”
這則名為“異想天開”的廣告最初由喬布斯心愛的廣告師李克勞(LeeClow)精心設計,他用了愛因斯坦、甘地、列儂、狄倫、畢加索、愛迪生、卓別林、馬丁路德金,以及法國歌劇演唱家瑪麗亞卡拉斯,美國攝影家安索爾亞當斯等人不注名字的肖像,左下角則僅寫了“異想天開”幾個字。然而更加氣勢磅礴的則是那段喬布斯本人參與擬就的廣告辭:“讓我們告慰于那些瘋狂之人,那些格格不入者,反叛者和肇事者。圓的螺絲釘打在方的洞孔里。那些從不同角度看事物的人,他們不喜歡規(guī)則。他們對現(xiàn)狀也毫無敬意。你可以引用他們的話,不同意他們的觀點,贊揚或蔑視他們。然而你唯一做不到的事則是忽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事物。他們推動人類朝前邁進。盡管某些人可能把他們視作瘋狂之人,我們看到的則是天才。正因為那些足夠瘋狂之人以為他們可以改變世界,到頭來恰恰是他們改變了世界!
喬布斯的這種標新立異和叛逆精神確實在某種意義上使他從一個凡人上升到了尼采式的“超人”境界。他一再告訴人們,他開公司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開發(fā)出了不起的產(chǎn)品。只有一個站在六千尺之上看世界的超人,才會擁有這種氣勢和品質(zhì)。這種人只能是介于人與神之間的超人。正像捷克詩人里爾克的一首《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所吟唱的,“在真理中吟唱是另一種氣息。/一無所求的氣息。神境的吹拂。一陣風。”
再回到艾柯的著作,小說《玫瑰的名字》中的圣方濟格會修士威廉是一位見解獨立,從不人云亦云,并善于理性邏輯推理的智者。艾柯在為《玫瑰的名字》所寫的后記中,開篇就引了一位墨西哥抒情女詩人克魯茲(JuanaInésdelaCruz,1651—1695)的一首詩,原詩流露了萬物輪回,生命無常的感慨:“紅玫瑰在草地盛開,/驕傲地展現(xiàn)自己的嬌美/沐浴在深紅色的大海:/沉浸于一片芬芳。/然而正因你如此艷麗,/不久便會傷心悲戚。”驚鴻一瞥的玫瑰只沉淀于歷史的記憶之中,在倒流的時光中如幻如真。然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憋h逝的玫瑰在適合的時機又會破土而開,猶若輪回轉(zhuǎn)世。在某種程度上,《死亡詩社》和《玫瑰的名字》都在感慨生命的無常,告誡人們要“抓緊時日”(Seizetheday),活出自己生命中的潛在才情。
我們再回到朱科的隨筆。在“網(wǎng)媒時代的馬基雅維利”一文中,作者用神采飛揚的文筆,瀟灑自如地揭露了當今網(wǎng)絡“劣幣混淆良幣”的厚黑學法則:
近幾年,一些水平低劣、情節(jié)荒誕的影視劇、書籍,內(nèi)容粗鄙的電視節(jié)目、歌曲剛一出現(xiàn),各大網(wǎng)站都會帶頭冠以“奇葩”“二貨”“神曲”等字眼,加以調(diào)侃、嘲諷、抨擊。抱著看客心態(tài)的網(wǎng)民,一股腦兒地跟風跟帖、轉(zhuǎn)帖。這些“奇葩”“二貨”“神曲”很快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談資。原本在現(xiàn)實生活中精明無比的人們,在貢獻出自己花樣翻新的嘲笑段子后,意外地成為媒體炒作的炮灰。結果,網(wǎng)民對這類劣質(zhì)作品的調(diào)侃、謾罵愈多,其關注度就越高,網(wǎng)上的點擊率就越高,最終它們往往以小博大,低成本贏得高收入。時下靠出格言論和行為博取眼球、進行自我炒作的網(wǎng)絡紅人,也是遵循著此類法則。
朱科本書中還有許多篇隨筆,也都隨處體現(xiàn)了精彩的機鋒和犀利的智趣。比如“獨守書齋與投身社會”一文敘及胡適與魯迅對救國的途徑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對自由的宗奉則是一致的;“懦夫般的態(tài)度”則暢談對“諾獎”應有的心態(tài),指出“國民性成熟了,心態(tài)擺正了,也就無所謂諾獎情結了”。其他寫得文采飛揚,機趣深藏的隨筆還有“迷途知返的羔羊”“被解放的昆汀”“一愛一世界”“虛構的曖昧”“記錄與遺忘”以及“書香”等篇。
我與作者素未謀面,作者可能是看到了我這位“雜家”的某些文字,而生“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感,乃至不遠萬里,而求為一序。最后我想借用王家衛(wèi)大寫意式電影《一代宗師》中的一句臺詞說:“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燈就有人”。虎不辭山,人不辭路,祝愿作者和光同塵,在漫長的未來寫作生涯中,步步升高,寫出更加精致風趣的文字。
2014年9月9日
自 序
仔細想來,閱讀對于我的思想塑造,在兩個時間點比較明顯。
大學本科入學后,在朋友的推薦下,我擔任了學校圖書館的義務管理員,在給圖書館書庫幫忙之余,擁有一點借書的特權。在號稱有100多萬冊藏書的圖書館,普通學生一個月只能借5冊圖書,而我只要在圖書館幫忙,基本上可以隨借隨還。各個學科、門類的圖書,只要感興趣的,我都忍不住要過讀一遍,百無禁忌。這種洪水一般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是從來沒有過的。18歲之前被灌輸?shù)膶@個世界的價值認知,被沖洗得干干凈凈。之前的“偉光正”露出了“假丑惡”的真面目,之前的“洪水猛獸”反倒顯得十分可愛。
工作近3年后,我考上了碩士研究生,重新回到了校園。在這個擁有230多萬冊藏書的圖書館,研究生一次可借20本,隨借隨還。尤其是圖書館里擁有民國、港臺及海外版藏書的特藏室,這都是我的最愛。與本科時期相比,這一時期的閱讀更廣也更深。很幸運,在翻閱《東方雜志》時,我讀到杜亞泉先生的文章,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先生在百年前提出的如先知一般的“調(diào)適”“接續(xù)”思想。在此之前,我的價值判斷略顯激進,非黑即白,而接觸到杜亞泉先生的思想后,則更趨調(diào)和。
比較可惜的是,在這兩個時間點,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閱讀和做筆記,雖然寫了不少“文藝范兒”的小品文,但闡述個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意見的文章屈指可數(shù)。研究生畢業(yè)后,我在從事媒體工作之余,開始調(diào)動閱讀儲備寫作書評、影評。
每當在寫作評論文章時,我總會想起意大利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翁貝托艾柯的話:“我在創(chuàng)作專欄文章時所遵循的另一條原則是拒絕人云亦云。我認為,當一個人殺害了自己的母親,而公眾都認為這是一項罪惡的舉動時,我便沒有必要寫文章再譴責他了,因為那樣做無非是簡單地激發(fā)一下大眾的同情心。但如果大部分公眾都認為這個人的弒母行為是正確的,并且符合法律程序的話,那倒是值得寫上幾句自己的看法!
因此,拒絕人云亦云,獨立、新穎、有特點、不迎合,至少要與眾不同,成了我的寫作原則。具體到本書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原則,即文章必須與社會現(xiàn)象及思潮有所關聯(lián),拒絕“就書論書”“就片談片”,以獨立之見解對現(xiàn)實有所觀照,思索解決問題的多重可能。
2014年4月 于湖北襄陽"
"
第一輯 別了,勵志
勵志是一種病
生活在中國的人們,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有從小被灌輸各種勵志故事的經(jīng)歷。所謂“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上一輩的人總是殷切希望,子女能夠在孩提時期樹立遠大的志向,長大后成名成家,光耀門楣。于是,人們發(fā)掘了各個領域的明星們,小時候努力奮斗、積極向上的故事,以便讓更多人學習、復制他們的成功。然而,這一類的故事水分太多,有些干脆是人為編造的美麗謊言。當小孩逐漸長大成人,真切體會到,在拼爹時代,個人的誠實努力與實現(xiàn)成功,其實沒有多少關系時,已經(jīng)沒有心力去批駁那些勵志謊言了。于是,“勵志”一詞成了無人戳穿的“皇帝新衣”,一代又一代“正能量”的犧牲品前仆后繼。
拿《燈火闌珊處——當代學人自述》中的學人、讀書人為例:余英時的父親余協(xié)中,是燕京大學、美國卡拉格大學、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曾任國立師范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安徽大學教授,歷任中國國防設計委員會外交組委員、國立編譯館編輯、昆明經(jīng)濟研究所研究員、遠征軍外交聯(lián)絡員等職。
許倬云的父親許鳳藻,是知名海軍將領,20歲時就陪著孫中山先生,上游到宜昌,下游到浙江海面,東邊到連云港,陪他看江山的形勢。其后,又參加了北伐,抗戰(zhàn)時期擔任第五戰(zhàn)區(qū)經(jīng)濟管理要職。
鄧曉芒的父親是打入國民黨軍隊里的中共地下黨員,曾在東北前線成功策動了所在的國民黨部隊一萬多人起義。他做過報紙編輯,辦過書店。南下后到了湖南,就在《新湖南報》工作。李銳是《新湖南報》的第一任社長,第二任是華中工學院創(chuàng)辦人朱九思,鄧曉芒的父親是第三任社長。
許紀霖的父親是個工科高級知識分子,1943年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機電系,1947年清華大學畢業(yè)。許紀霖的家在上海虹口區(qū)山陰路,在那居住的大都是知識分子,尤以高級知識分子居多。他經(jīng)常開玩笑稱與魯迅是鄰居,“他住9號,我住3號,雖然不是同一個時代,家庭和周邊的知識氛圍對我影響比較大。”
如果非要細細搜羅學人的背景,還可以列出一個很長的清單。當然,他們雖然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家世,但是他們能在學界揚名立萬,多半還是憑的自己后天的努力,只是起點比普通人高一些罷了。但是這一層,學人自己少有提及,后輩鮮有人知,于是大家便一廂情愿地以為自己與他們是在一個起跑線上了。因此,學人的充滿勵志的求學經(jīng)歷與其學術觀點一樣,只可遠觀,或者聽其一半,不能全信。
勵志是一種無聊的精神勝利法,是一種容易上癮的瘋病。必須重新認識它,拒絕它,以求得自我的療救。
拒絕勵志,是拒絕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粗暴而簡單化的描述,是拒絕超離現(xiàn)實基礎的妄想與執(zhí)念,是拒絕對政客精心編織的公平正義誑語的輕信與盲從。拒絕勵志,是個人對各階段理想與嚴酷現(xiàn)狀保持相對的清醒與冷靜,默默無聞卻也充滿反叛的力量。
有人會說,勵志雖然是謊言,但畢竟是美麗的謊言,其本意是好的,無傷大雅,不必上綱上線。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需要指出的是,對勵志謊言的批評,并不是要去追究誰的過失,而是要指出這種現(xiàn)象的潛在危害,以便防患于未然。
20世紀90年代到現(xiàn)在,日本經(jīng)濟陷入長期停滯狀態(tài),失業(yè)率居高不下,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由于學歷大幅貶值,且“身份血統(tǒng)論”大行其道,普通學生很難通過考試躋身上層社會,社會階層流動性差,且越來越板結固化,很多人年紀輕輕卻整天無所事事。幼年時期的勵志謊言在無情現(xiàn)實面前不堪一擊。于是,這些人樹立了一種逆反的“下流志向”,自暴自棄,不求上進,靠“啃老”和領社會救濟過活。
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離這樣的情況有多遠,很難推測。而且,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很難簡單地用“維護社會公平”“追求正義”之類的套話來作為解決方法。但是,對于個人來說,對勵志謊言保持自我免疫,警惕“下流志向”,是當務之急。不要向誰抱怨“寒門再難出貴子”,不要有任何的反智思維。需要做的是,承認每個人都是受地域、文化、家庭以及各種偶然性因素局限的,但是要在這些局限之內(nèi),窮盡自己的無限可能。
豈有學人守書齋
《燈火闌珊處——當代學人自述》一書,云集了余英時、許倬云、楊天石、鄧曉芒、王明珂、述弢、魏光奇、許紀霖、李新宇等老中青三代學人,也有閻長貴、楊東平、吳迪、傅國涌等讀書人。其中唯一的女性學人沈睿,是以女權主義者的形象示人的。東西南北、海內(nèi)海外的學人、讀書人,所寫的自述文章匯成一集,不得不讓人有一番比較和解讀。
1.鄉(xiāng)土中國
文如其人。余公英時的文章,就代表了他最鮮明的立場,即對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熱愛與追念,對“革命陣營”“激進主義”敬謝不敏,對自己學術歷程的自謙與自嘲。
余公年幼時,在鄉(xiāng)間生活了八九年,耳濡目染最樸素的傳統(tǒng)文化。他發(fā)現(xiàn),“在鄉(xiāng)村中,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地緣和血緣把一鄉(xiāng)之人都織成了一個大網(wǎng)”,“每一族都有族長、長老,他們負責維持本族的族規(guī),偶爾有子弟犯了族規(guī),如賭博、偷竊之類,族長和長老們便在宗祠中聚會,商議懲罰的辦法”。
這樣最直接的經(jīng)驗,讓余先生得出結論:“中國傳統(tǒng)社會大體上是靠儒家的規(guī)范維系著,道德的力量遠在法律之上。道理(或天理)和人情是兩個最重要的標準!边@樣的結論,似乎與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提出的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禮治秩序”不謀而合。從生活中得到的直接認知,讓余先生在其后研究中國歷史與思想時,本能地多了幾分懷疑和謹慎。
余先生自謙“運氣很好”,在香港遇到了錢賓四先生,在哈佛大學又得到楊聯(lián)陞教授的指導。當下,海內(nèi)外學界對余先生學術貢獻的褒獎,已經(jīng)無以復加,他對真理、正義的執(zhí)著,對丑惡、陽謀的批判,在學界更是無人出其右。無論是學術上,還是人格上,他都是同輩、后輩學人的楷模。
2.怎么回答人家批評我們沒有用?
許倬云先生天生殘疾,行走不便,卻對學術始終孜孜以求。考入臺大,師從李濟、李宗侗、董作賓,還受過傅斯年的教誨,這些人個個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只是因為身體原因,許先生的確是“做了一輩子的‘旁觀者’”。身體的苦難讓他對歷史、哲學的思考,更多了些宗教意味。他將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理解為佛家的“人己不分,物我同存”,甚至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在他的眼中也都有了佛家“觀照”的色彩。
許先生的學術背景很龐雜,其對歷史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都有很深造詣,因此在解讀樞軸時代、文明崩潰、信息與生物科技、人口老齡化、婚姻制度等課題時,都會有獨特的觀點。甚至在學科建設、學人素質(zhì)方面,他都會直言不諱地說:“今天是知識貧乏的時代,每個人只管非常小的專題……我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人,做出來是這樣子的方向,怎么回答人家批評我們沒有用?”
3.民工考上研究生
鄧曉芒的父親是打入國民黨軍隊的中共地下黨員,在東北前線,曾成功策動了所在的國民黨部隊一萬多人起義。后來,他做過報紙編輯,辦過書店,做過《新湖南報》的第三任社長?梢哉f,鄧曉芒是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但是在“反右”期間,鄧的父母雙雙被打成右派。中考后,鄧因為“家庭有政治問題”,考試成績作廢,不得不選擇下鄉(xiāng)當知青。1974年,已經(jīng)在農(nóng)村待了整整10年的鄧曉芒因為“病退”終于回到長沙,卻當了民工、搬運工,只能利用業(yè)余時間看書。1978年恢復研究生考試,已經(jīng)過了30歲的他終于考上社科院哲學所,卻仍然因為政審沒通過,沒被錄取。時隔一年,他報考武大哲學系,終于圓了求學夢。
讀者在閱讀《燈火闌珊處——當代學人自述》一書時,能在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實話實說》總策劃楊東平的口中,得知梁從誡曾與他創(chuàng)辦民間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能讀到許紀霖在1987年發(fā)表《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人格的歷史探索》一文“暴得大名”后,因為約稿太多而知識儲備有限,心中產(chǎn)生的“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還能讀到中國女權主義者沈睿,吐槽身為著名詩人的前夫,對她的背叛,婚后的冷漠,甚至是家庭暴力;還能看到傅國涌充滿書名號與雙引號的“閱讀史”。
書的封底上的文字,將此書定義為“青春的記憶、歷史的痕跡,刻畫出人生的軌跡”“十五位知名學者自曝‘書齋前傳’講述痛并快樂的人生起點”,還說這本書“不僅對同行和學界同仁,同時對社會公眾,尤其對年輕人,有許多啟迪和勵志作用”。
但是,無論如何,該書中的多數(shù)學人、讀書人,對其經(jīng)歷的各個時代的公共問題,都缺乏足夠的批判與反抗意識。一些對其個人歷史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有的人使用春秋筆法,有的干脆閉口不提。讀者看到的,只是這些讀書人在拼命訴說自己的不幸與堅韌,鮮有對學界之外的社會思想、道德倫理的批判與構建。他們的話,只能算是讀書界湖面上的一絲清風,全然吹不起象牙塔外的驚濤駭浪了。
忘了我是誰
現(xiàn)在,假如有一群朋友相聚,正常的情態(tài)是:男人們圍坐麻將桌前,邊抽煙邊摸牌,誰手氣好,誰牌風差,誰贏得多,誰輸?shù)枚,叫嚷幾句,爭個面紅耳赤,臨了又一團和氣。女人們則大多擠在一塊,閑聊頭發(fā)、孩子、衣服和化妝品,實在沒的聊,又各懷心事,自顧自地擺弄手機,刷朋友圈,吐個槽,轉(zhuǎn)點心靈雞湯,說男人們不懂女人心。
過好當下,享受現(xiàn)在,才對得起自己整天辛苦工作,拼命賺錢養(yǎng)家。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于我升斗小民何干?言之有理。
可是,這里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只顧眼前的日子過久了,眼界必會越來越窄,身邊的細微矛盾,似乎變得越來越大,為人處世要么認死理,要么就毫無原則。原來想“做回真我”,結果變成“忘了我是誰”,原本想“給心靈放個假”,結果心靈“久假而不歸”。
究其原因,多半是生活沒有橫向參照,處事欠缺縱向?qū)Ρ,不知何處“放心”。于是,有人埋頭拜物,有人訴諸宗教。
拜物,世間盛行,已為常態(tài),少許取之,或能解一時之惑,但畢竟娛性而腐心,是鴉片之于咳嗽,田雀之于稻粱。而即便玄妙如宗教,其實也是“修心之學”,梁啟超干脆稱佛家所講的法“就是心理學”。
推而廣之,若按照歸因理論所講,人們做一切事時,內(nèi)心都會有利害計算,找出能自我撫平的理由。那么,所有與人有關的正經(jīng)學問,都不妨視為“心理學”。
如何修好這顆心?多翻幾本正經(jīng)書,讀讀《1966年》,學點“心理學”,倒是最實際且最安妥的NobleStyle。
當你出生在當下這個可以大聲說話的年代時,何曾想到在1966年,你的同齡人因為一首手抄的普希金愛情詩差點沒命。
當你面對變形的愛國主義無所適從的時候,何曾想到在1966年,一位自身難保的醫(yī)生,為了證明老師對祖國的熱愛,愿意橫眉冷對千夫所指。
當你在IMAX影院,報怨3D燈泡不夠亮、“出屏效果”不夠強時,何曾想到在1966年,兩個18歲的小女孩,為了看場電影,要騎60華里的自行車,差點被豪橫的“紅袖箍”抓現(xiàn)行。
當你為了生活的瑣碎小事,笨到與自己的另一半“拼家伙”時,何曾想到在1966年,一個男孩為了懵懂的單相思,冒著生命危險,向被懷疑為“美特”的女同事通風報信。
我們身體里流淌著與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同樣的血液,卻早已遺失了他們的執(zhí)著、勇敢、信仰與理想,只困守在自己建造的心靈牢獄;仡^看看那個時代的“他們”,再照照鏡子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也許就會找到自我療救的良方,不再會迷迷惘惘“忘了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