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是中國佛學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詩歌藝術形式與內涵的高峰。從王維到蘇軾,詩歌的創(chuàng)作樣態(tài)與佛教禪學思想高度結合,可以說是詩禪交會的黃金時代。從中國古典詩壇的成就上來看,實在應該感謝這些詩人與僧人,他們以畢生最精彩的生命風華,和佛教結下殊勝的因緣,為中國文學開辟了一處別有洞天的廣大領域,他們的作品與理念猶如深山大海中的寶礦奇珍,為中國佛教留下許多不朽詩篇,為佛教文學開出爍古耀今的奇葩。 作者簡介: 蕭麗華,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主編、《臺大中文學報》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會理事長、臺灣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副主任,國語日報《古今文選》主編等。 專著有《古今詩史第一人——杜甫》、《道心禪悅一詩佛——王維》、《唐代詩歌與禪學》。論文有《試論王維宦隱與大乘般若空性的關系》、《唐代僧人詩格的詩學意義》等四十余篇。目錄: 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重心 宴坐寂不動,大千人毫發(fā)——唐人宴坐詩析論 論王維宦隱與大乘般若空性的關系曬 從禪悟角度看王維自然詩空寂的美感經驗 禪與存有——王維輞川詩析論 白居易詩中莊禪合論之底蘊 晚唐詩僧齊己的詩禪世界 蘇軾詩的《圓覺》意象與思想 蘇軾詩中的華嚴世界 蘇軾詩中的般若譬喻 佛經偈頌對蘇軾詩的影響 從莊禪合流看蘇軾詩的舟船意象 蘇軾詩論中的禪喻 蘇軾詩禪合一論對惠洪“文字禪”的影響 參考書目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重心 宴坐寂不動,大千人毫發(fā)——唐人宴坐詩析論 論王維宦隱與大乘般若空性的關系曬 從禪悟角度看王維自然詩空寂的美感經驗 禪與存有——王維輞川詩析論 白居易詩中莊禪合論之底蘊 晚唐詩僧齊己的詩禪世界 蘇軾詩的《圓覺》意象與思想 蘇軾詩中的華嚴世界 蘇軾詩中的般若譬喻 佛經偈頌對蘇軾詩的影響 從莊禪合流看蘇軾詩的舟船意象 蘇軾詩論中的禪喻 蘇軾詩禪合一論對惠洪“文字禪”的影響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