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好多印華作家已經(jīng)把觸角深入原住民的生活底層,以反映一個更能代表互助合作、互相尊重他人的印度尼西亞社會。袁霓這些以原住民為本位的華文文藝創(chuàng)作,不僅豐富了個人作品的多樣化,肯定也更豐富了印華文學(xué)和印度尼西亞文學(xué)的內(nèi)涵!簡而言之,袁霓近年來的微型小說,是從生活中凝練出來的珍珠,它既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也有對情愛和人生真諦的探討! 作者簡介: 袁霓,原名葉麗珍,祖籍廣東梅縣松口。出生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1972年開始投稿,發(fā)表在《印度尼西亞日報》。作品曾在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中國內(nèi)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及美國、加拿大之報刊發(fā)表。著有短篇小說集《花夢》、散文集《袁霓文集》、雙語詩集《男人是一幅畫》、微型小說集《失落的鎖匙圈》、詩合集《三人行》,作品并收錄在《印華短篇小說集》《印華散文集》《印華微型小說集》《印華微型小說集II》《面具》《做臉》《世界華文女作家微型小說選》《香港文學(xué)小說選》《華語文學(xué)2005》《華語文學(xué)2006》等合集中,F(xiàn)為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印華寫作者協(xié)會會長,印度尼西亞梅州會館副會長,印度尼西亞廣東社團聯(lián)合總會副秘書長,印度尼西亞客屬聯(lián)誼總會秘書長,雅加達華文教育協(xié)調(diào)機構(gòu)執(zhí)委會副主席,2013年第26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籌委會秘書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愿者。2011年第八次中國作家代表大會海外特邀嘉賓之一。 目錄: 10:10……1 短訊……6 X+Y的計劃……9 半包瓜子……13 癡……19 情敵……23 圓不了的月……27 伴娘……31 獵物……35 一串項鏈……39 李有恒的愛情……44 跪……49 十八年……53 命運……58 拮據(jù)……6210:10……1 短訊……6 X+Y的計劃……9 半包瓜子……13 癡……19 情敵……23 圓不了的月……27 伴娘……31 獵物……35 一串項鏈……39 李有恒的愛情……44 跪……49 十八年……53 命運……58 拮據(jù)……62 三個皮箱……65 達爾梭的遭遇……68 恐懼癥……72 上報……75 祖母口中的祖父……79 祖母……83 豹子……86 求神……90 失落的鎖匙圈……93 釣魚……97 奶……100 三串沙爹……105 殺人的刀……109 呈堂證物……113 米……115 雅加達的圣誕夜……120 面包……125 慈善企業(yè)……128 “家”之國……131 豐收……134 遁……136 捐款……141 恐大夫……145 恐大善人……149 司機……152 同妻弟……155 清醒之后……159 詹先生……164 雨天看雨看人……168 五月十三……172 附錄……175 “華文微經(jīng)典”叢書薈萃了世界各地華文微型小說作家的微型小說經(jīng)典,包括黃孟文(新加坡)、朵拉(馬來西亞)、司馬攻(泰國)、心水(澳大利亞)、冰凌(美國)、金梅子(印度尼西亞)、池蓮子(荷蘭)、東瑞(中國香港)、許均銓(中國澳門)、林寶玉(新西蘭)等30位作家,每人一卷,力求向讀者呈現(xiàn)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的巨大成就和全貌,是國內(nèi)迄今規(guī)模最大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叢書。10:10 其實,他們早就相識了,都知道各自有美滿的家庭,從來沒想過事情會有變化的一天。 那一天,他們坐在一個大廳的角落,看著大廳里忙碌的工人在搬東西。這是一個展覽廳。他是一間機械貿(mào)易公司的董事長,她是承包室內(nèi)裝潢的設(shè)計師。他的公司,室內(nèi)設(shè)計都是她做的。 董事長叫王之恩,中年、中等身材、頭發(fā)微禿、肚子微凸、貌不驚人卻家財萬貫。偶爾會在報上看到他出席上流社會的活動。 “您怎么有時間親自過來?”她問他。 “這次展覽是國際性的,很重要,我過來看看有何不妥!毖b潢漸漸完成,他提出有幾處要修改,她點點頭。他們兩人聚精會神,竟然都忘了餐飲,等到裝潢快要完成,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看了看表,然后,幾乎是異口同聲:“吃過飯沒有?” 他們一起去附近的餐廳吃飯,事情其實只是這么簡單,問題是,他們相同的話題那么多,吃完了飯,又要了咖啡,談啊談,竟然談了幾個小時。 分手的時候,他問:“明天有空嗎?” “沒空,要趕工。” “打電話可以嗎?” “可以! “明天10:10我打給你! “好的。” 這樣,10點10分就成了他與她的電話約會。每一天,她在這個時間就心跳加速,像初戀的少女般等待著情人的電話。實際上,他們談的只是生活的話題、工作的話題,偶爾,他會說一說他的煩惱、商場的奸詐,卻從來沒談過各自的家庭。 因為有這個電話約會,她忽然覺得生活變得充實,每一天都充滿期待。而他呢,也重視著這個承諾,不管他在哪里?在做些什么?10:10一到,他一定會撥一個電話給她,哪怕只是一聲輕響,她看到手機上的號碼,就知道他打過電話,一整天就踏實了。 像許多事業(yè)成功的人士一樣,王之恩給人一種居高臨下、高不可攀、逼迫人的優(yōu)越感,只有她知道他其實像普通人一樣,需要朋友,需要有愿意傾聽心事的耳朵,他其實是寂寞的。 他們常常有相逢恨晚的遺憾,然而再遺憾也無法改變事實。他們有自己應(yīng)盡的義務(wù),得對家庭、孩子負責(zé)。尤其是王之恩,他還必須保護自己的聲譽。 有一天,他來電告知要出國,去歐洲幾個國家,然后去美國,也許他會留下做全身檢查,不過他承諾一定會每天打電話給她。 他果然遵守他的承諾,除非他人在飛機上,不然一定在印度尼西亞時間10:10打一個電話,她不曉得他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她感動得無以復(fù)加。 …… 那天,天空出奇的陰暗,烏云壓頂。她從窗口望出去,看到那厚厚的黑云壓得天像要駝下來,她怔怔地望著窗外,忽然有一種窒息的感覺;看著文件,卻無法集中精神。 她看了一眼時鐘,10:08,他要打電話來了,她想。此時,風(fēng)很勁,掛在窗口的風(fēng)鈴,不斷地叮鈴叮鈴響,風(fēng)鈴響得很奇怪,好像心慌意亂的人在撞門。 10:10,電話鈴聲大響,她心跳加速,迅速拿起電話,另一端卻沒有聲音,她哈啰了幾聲,仍然沒有聲音。她輕輕地放下電話,有一點惆悵。他們有一個約定,電話響了,他沒有說話,表示他在忙或不方便。 她嘆了一口氣,不曉得自己為什么變得這么在乎10:10的這個電話,為什么會變得這么失魂落魄? 她望向窗口,烏云開始散了、風(fēng)停了、雨不下了。但是,為什么自己的心還是充滿著傷感呢? 她沒有辦法工作,下午4點就回家了。用人在看電視,看到她就馬上報告:“太太,剛才有一家從泗水飛往馬那多的飛機失聯(lián),雷達追蹤不到,目前不曉得在哪里! 她聽了沒說什么,剛想回房休息,忽然,一陣強烈的不安侵襲她的心,她拿起手機想打電話,卻看到一個尚未打開的信封,是王之恩的短信:“心柔,我已回印,昨在泗,本想馬上回雅,沒想馬那多公司有急事,故搭乘早班飛往,等我回雅,再喝咖啡!蓖ㄐ艜r間,10:10分。 她一陣昏眩,強烈地預(yù)感王之恩在那架飛機上,她馬上打108,問那家航空公司的電話,再打去航空公司問飛機情況,問乘客名單中是否有這個名字?航空公司問她是什么身份?她愣了一下,只好說是親屬,航空公司禮貌地要她留下電話號碼,說一有消息就通知她。 她抓著話筒,內(nèi)心掙扎著,幾經(jīng)考慮,終于輕輕、輕輕地放下電話…… 她是什么身份?她反問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電話中互相談得來的朋友。 第二天,所有的報紙頭條標題都刊載同樣的消息:“飛機飛往馬那多途中,飛經(jīng)蘇拉威西島上空時,忽然與控制臺失聯(lián),至今仍未發(fā)現(xiàn)影蹤……” 乘客名單上,王之恩赫然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