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底,汪曾祺先生應(yīng)漓江出版社之約,編選了一部《汪曾祺自選集》,其中小說部分分量最大,幾乎囊括了汪曾祺在盛年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精華。這次出版的《汪曾祺小說自選集》就是從這本書中摘出的小說部分,一卷在手,可以盡覽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fēng)華,看到汪曾祺先生對自己作品的取舍,幾乎全部是他的小說名篇,適合閱讀與珍藏。 作者簡介: 汪曾祺系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是京劇《沙家浜》的作者之一,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上卓有成就,新時期創(chuàng)作的《受戒》《大淖記事》等影響很大,膾炙人口。有《汪曾祺全集》八卷行世。 目錄: 目錄: 復(fù)仇 落魄 雞鴨名家 羊舍一夕 看水 王全 黃油烙餅 異秉 受戒 歲寒三友 天鵝之死 大淖記事 七里茶坊 雞毛 目錄: 復(fù)仇 落魄 雞鴨名家 羊舍一夕 看水 王全 黃油烙餅 異秉 受戒 歲寒三友 天鵝之死 大淖記事 七里茶坊 雞毛 故里雜記 李三?榆樹?魚 徙 晚飯花 珠子燈?晚飯花?三姊妹出嫁 皮鳳三楦房子 釣人的孩子 釣人的孩子?撿金子?航空獎券 鑒賞家 職業(yè) 八千歲 小說三篇 求雨?斷路?賣蚯蚓的人 尾巴 故里三陳 陳小手?陳四?陳泥鰍 云致秋行狀 星期天 曇花?鶴和鬼火 金冬心 講用 擬故事兩篇 螺螄姑娘?倉老鼠和老鷹借糧 日規(guī) 故人往事 戴車匠?收字紙的老人?花瓶?如意樓和得意樓 橋邊小說三篇 詹大胖子?幽冥鐘?茶干 虐貓 八月驕陽 安樂居汪曾祺的文字是中國最好的文字,汪曾祺的小說是最有韻味的中國式小說《受戒》:明海出家已經(jīng)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莊。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這里兩三家,那里兩三家。一出門,遠遠可以看到,走起來得走一會,因為沒有大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田埂。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庵。連庵里的和尚也這樣叫。“寶剎何處?”——“荸薺庵。”庵本來是住尼姑的!昂蜕袕R”、“尼姑庵”嘛。可是荸薺庵住的是和尚。也許因為荸薺庵不大,大者為廟,小者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xiāng)不叫“出家”,叫“當(dāng)和尚”。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個出去當(dāng)和尚。當(dāng)和尚也要通過關(guān)系,也有幫。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遠。有到杭州靈隱寺的、上海靜安寺的、鎮(zhèn)江金山寺的、揚州天寧寺的。一般的就在本縣的寺廟。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夠種的了。他是老四。他七歲那年,他當(dāng)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議,決定叫他當(dāng)和尚。他當(dāng)時在旁邊,覺得這實在是在情在理,沒有理由反對。當(dāng)和尚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xiàn)成飯。哪個廟里都是管飯的。二是可以攢錢。只要學(xué)會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懺,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錢。積攢起來,將來還俗娶親也可以;不想還俗,買幾畝田也可以。當(dāng)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鐘磬,三要聰明記性好。他舅舅給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幾步,后走幾步,又叫他喊了一聲趕牛打場的號子:“格當(dāng)嘚——”,說是“明子準能當(dāng)個好和尚,我包了!”要當(dāng)和尚,得下點本,——念幾年書。哪有不認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開蒙入學(xué),讀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xué)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仿。村里都夸他字寫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約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帶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領(lǐng)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點,給明子穿上。明子穿了這件和尚短衫,下身還是在家穿的紫花褲子,赤腳穿了一雙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個頭,就隨舅舅走了。 他上學(xué)時起了個學(xué)名,叫明海。舅舅說,不用改了。于是“明!本蛷膶W(xué)名變成了法名。 過了一個湖。好大一個湖!穿過一個縣城?h城真熱鬧:官鹽店,稅務(wù)局,肉鋪里掛著成邊的豬,一個驢子在磨芝麻,滿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賣茉莉粉、梳頭油的什么齋,賣絨花的,賣絲線的,打把式賣膏藥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勁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個河邊,有一只船在等著他們。船上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長瘦長的大伯,船頭蹲著一個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剝一個蓮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艙里,船就開了。明子聽見有人跟他說話,是那個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薺庵當(dāng)和尚嗎?” 明子點點頭。 “當(dāng)和尚要燒戒疤嘔!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搖了搖頭。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時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們是鄰居。我家挨著荸薺庵!o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個蓮蓬扔給明海,小明子就剝開蓮蓬殼,一顆一顆吃起來。 大伯一槳一槳地劃著,只聽見船槳撥水的聲音: “嘩——許!嘩——許!” …… 荸薺庵的地勢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這一帶就數(shù)這片地勢高,當(dāng)初建庵的人很會選地方。門前是一條河。門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場。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樹。山門里是一個穿堂。迎門供著彌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彌勒佛背后,是韋馱。過穿堂,是一個不小的天井,種著兩棵白果樹。天井兩邊各有三間廂房。走過天井,便是大殿,供著三世佛。佛像連龕才四尺來高。大殿東邊是方丈,西邊是庫房。大殿東側(cè),有一個小小的六角門,白門綠字,刻著一副對聯(lián):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進門有一個狹長的天井,幾塊假山石,幾盆花,有三間小房。 小和尚的日子清閑得很。一早起來,開山門,掃地。庵里的地鋪的都是籮底方磚,好掃得很,給彌勒佛、韋馱燒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燒一炷香、磕三個頭、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敲三聲磬。這庵里的和尚不興做什么早課、晚課,明子這三聲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豬。然后,等當(dāng)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來,教他念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