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zhàn)時代的1988年,一個奇怪的、引發(fā)了全球騷動的事件,在幾個星期里如醉如癡地吸引了全世界10多億人的注目,讓正當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黯然失色。 事件緣起于10月7日,阿拉斯加州巴羅鎮(zhèn)附近的印第安獵人發(fā)現(xiàn),3只加州灰鯨被困于北極冰面之下。在過去,由于自然的方式,這些被困的鯨魚會不可避免地迎來它們的死亡。而這次不一樣了。湯姆·羅斯,因為他對這起事件的報道,令人信服地說服了石油公司高管、環(huán);顒蛹、因紐特人、企業(yè)家和美國軍方聯(lián)合起來一起拯救鯨魚。他報導(dǎo)的故事,吸引了150多名國際記者前往巴羅,很快引起了全世界的關(guān)注。 但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打通四浬長的堅冰。只要實現(xiàn)這個奇跡,受困鯨魚就能游到海洋,開啟五千浬長的年度遷徙之旅。隨著救援活動難度的加大,世界各地數(shù)以億計的人,以各自的方式,共同投入了一次極富戲劇性、高潮迭起的救援活動。 生命的大奇跡不僅讓堅冰融化,也令冷戰(zhàn)瞬間冰釋…… 作者簡介: 湯姆·羅斯(TomRose),美國記者,全程參與了1988年10月感動全球的阿拉斯加鯨魚救援行動。此后,他繼續(xù)在阿拉斯加逗留了幾個月,深入采訪救援和媒體報道中所涉及的每一個主要角色。他曾是日本電視臺的一位記者和新聞制作人,現(xiàn)在是《耶路撒冷郵報》(TheJerusalemPost)的出版人和首席執(zhí)行官,同時也是天狼星/XM(Sirius/XM)廣播電臺一個廣受歡迎的節(jié)目“鮑爾和羅斯”〈Bauer&Rose〉的制作者之一。他也為報章雜志定期撰寫有關(guān)美國和中東政治的評論。目前,他居住在印第安納州(Indiana)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 目錄: 第一章出獵 第二章從世界邊緣到媒體關(guān)注的中心 第三章在零下環(huán)境生活了2.5萬年的愛斯基摩人 第四章媒體來了 第五章家喻戶曉的鯨魚 第六章綠色和平組織來的兇悍女人 第七章比利?鮑伯最后的邊疆 第八章一個偉大的愛斯基摩捕鯨人救了鯨魚 第九章卡羅爾上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第十章從新聞結(jié)尾小故事到主打新聞 第十一章總統(tǒng)也看電視 第十二章你好,澳大利亞! 第十三章北極和白宮因愛結(jié)合 第十四章巴羅:為了夢想凍傷 第十五章明尼阿波利斯的人來救援了第一章出獵 第二章從世界邊緣到媒體關(guān)注的中心 第三章在零下環(huán)境生活了2.5萬年的愛斯基摩人 第四章媒體來了 第五章家喻戶曉的鯨魚 第六章綠色和平組織來的兇悍女人 第七章比利?鮑伯最后的邊疆 第八章一個偉大的愛斯基摩捕鯨人救了鯨魚 第九章卡羅爾上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第十章從新聞結(jié)尾小故事到主打新聞 第十一章總統(tǒng)也看電視 第十二章你好,澳大利亞! 第十三章北極和白宮因愛結(jié)合 第十四章巴羅:為了夢想凍傷 第十五章明尼阿波利斯的人來救援了 第十六章北極熊跑過來搶風(fēng)頭 第十七章鯨魚差點讓政府屈服了 第十八章絕望:似乎什么都沒用 第十九章俄羅斯人要來了? 第二十章為了6秒鐘的獨家新聞冒生命危險 第二十一章謝爾蓋?列舍托夫:“讓我們切冰吧!” 第二十二章終于自由了后記 致謝……扣人心弦……一個關(guān)于三頭鯨魚如何使得正在冷戰(zhàn)的兩個國家停止對抗,并聯(lián)合起來拯救這些笨重而優(yōu)雅的生靈的動人故事。 ——《出版商周刊》(ThePublishersWeekly) ……超過1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僅直接花費就高達數(shù)百萬美元;羅納德?里根(RonaldReagan)和戈爾巴喬夫(MikhailGorbachev)甚至還攜手投入了他們兩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僅僅只是為了拯救阿拉斯加3只瀕危的鯨魚。 在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這個故事讓人心變得溫暖。 ——《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 這是一本一旦翻開就再也無法放下的書。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充滿希望和仁慈的故事:3只阿拉斯加擱淺的灰鯨,使得很少與世界連接的一個北極小鎮(zhèn),迅速成為媒體、環(huán)保人士乃至兩個超級大國關(guān)注的中心。它由鯨魚開始,卻直擊人心。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扣人心弦……一個關(guān)于三頭鯨魚如何使得正在冷戰(zhàn)的兩個國家停止對抗,并聯(lián)合起來拯救這些笨重而優(yōu)雅的生靈的動人故事。 ——《出版商周刊》(ThePublishersWeekly) ……超過1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僅直接花費就高達數(shù)百萬美元;羅納德?里根(RonaldReagan)和戈爾巴喬夫(MikhailGorbachev)甚至還攜手投入了他們兩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僅僅只是為了拯救阿拉斯加3只瀕危的鯨魚。 在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這個故事讓人心變得溫暖。 ——《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這是一本一旦翻開就再也無法放下的書。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充滿希望和仁慈的故事:3只阿拉斯加擱淺的灰鯨,使得很少與世界連接的一個北極小鎮(zhèn),迅速成為媒體、環(huán)保人士乃至兩個超級大國關(guān)注的中心。它由鯨魚開始,卻直擊人心。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這是一本有深度、質(zhì)地和見解的書,其細節(jié)極具說服力。這是鯨魚的故事(很抱歉,它無法抗拒)。它由真實的4個故事構(gòu)成,每個故事都以自己的方式美妙地呈現(xiàn)。其中有個故事,是關(guān)于3只英勇無畏、幸運的鯨魚;另一個是關(guān)于它們不同的救援人員;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無能的、不計后果的媒體;第四個故事是關(guān)于遙遠的北方阿拉斯加荒涼的土地和當?shù)貝鬯够θ。所?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愛,以及一些困惑、自嘲和偶爾的玩世不恭。作者將真正的感情和歷史研究的第一手經(jīng)驗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其結(jié)果是既迷人又引人入勝。這是一個成年人的迪斯尼童話故事。這是英國小說家伊夫林?沃(EvelynWaugh)的筆下的《獨家新聞》(Scoop),卻更好、更真實。這是最近幾年里,我讀過的最好的非小說。 ——亞馬遜網(wǎng)站(http://www.Amazon.com)讀者評論1988年,從救援工作的開始到結(jié)束,我都住在巴羅,見證了鯨魚和人類一次偉大的新生。湯姆?羅斯(TomRose)沒有去創(chuàng)造一個故事,而只是真實地展示了事情的真相。書中涉及的所有人物都是真實的,你甚至可以循著漸次展開的細節(jié),感受到他們當時悲喜交加的心情。 ——《科學(xué)美國人》(ScientificAmerican)第一章出獵 1988年9月,嚴冬早早地降臨了阿拉斯加北坡(NorthSlope)。西伯利亞寒流涌入,帶來陣陣狂風(fēng)和異乎尋常的寒冷。一周之內(nèi),平均氣溫從10度下降到零下20度。海岸圍起了一圈異常堅硬的冰墻,將美國最北方的海岸和兇險的北冰洋隔離開來。 幾個星期前,成千上萬只在該海域捕食的鯨魚大部分開始往南遷移。但3只年幼的加利福尼亞灰鯨沒有走。其中2只已經(jīng)斷奶,1只還在嗷嗷待哺。它們沒有察覺到堅冰正一步步在頭上包圍起來。要是知道那越來越多的東西是什么,它們肯定也會和其他同伴一起離開的?墒,它們依舊在無邊無際的海底捕食著美味的蝦蟹。 這些灰鯨一點也不著急離開。干嘛要走呢?它們胃口很好,食物供給也取之不盡。它們感覺不到什么危險。而且,一旦冬天離開這饕餮之地前往下加利福尼亞半島(BajaCalifornia)那個更溫暖的家,直到第二年春天回到阿拉斯加,其間它們不會吃任何東西。等到回來已經(jīng)是五個月后了。那時,它們可能已經(jīng)繞了9000英里,走過了世界上哺乳動物遷徙中最長的旅程。這對于一個吃貨來說,餓得可真夠久的。 遷徙意味著對抗;ⅥL、大白鯊和其他很多食肉動物都捕食年幼的灰鯨。正是因為它們年幼,所以很容易被抓住。缺乏經(jīng)驗的灰鯨在北極圈的現(xiàn)實生存環(huán)境下很快就能茁壯成長起來。 距離“巴羅角”(PointBarrow)僅僅數(shù)百英尺外,3只灰鯨漫不經(jīng)心地游擺著,吸食海底蝦米之類的片腳甲殼動物。巴羅角是北美大陸最盡頭一個狹窄的海角,長約5英里。巴羅小鎮(zhèn)位于巴羅角西南方4英里處,是世界上愛斯基摩人最大、最古老和最遠的北部聚居地。這幾只鯨魚要是其他時間出現(xiàn)在阿拉斯加州北冰洋海岸的其他地區(qū),可能在冰層下面淹死了也沒人知道。 短短幾周之內(nèi),這3只鯨魚將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幸運的動物,受到另一個物種前所未有的幫助。就我們所知,古往今來,它們是首例幸免于難的鯨魚,而其它落難的鯨魚卻難逃悲催的命運。它們不會像其他擱淺的鯨魚那樣被淹死,也不會遭到高科技捕鯨船獵殺,變成日本化妝品或者俄羅斯冰激凌。至少現(xiàn)在,當?shù)氐囊蚣~特人還不能借口捕鯨配額還沒用完,把它們搬上餐桌。 每年春天冰雪融化之際,幼鯨的尸體凌亂地堆積在阿拉斯加北冰洋海岸上,幾個月后才被當?shù)厝税l(fā)現(xiàn)。每年見過死鯨的當?shù)厝嗣靼祝鼈兒芸赡苁茄退赖,因為幾乎所有的灰鯨尸體都未成年,甚至剛剛生下來不久。令人寬慰的是,這些鯨魚死有所值,至少大家的淚水不會白流。自然界從來不會讓一個生物白白死去。它們是北冰洋整個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 那3只灰鯨有時會停止進食,在粗糙的海底撓一撓它們笨拙的鼻口,緩解寄生在皮膚上的鯨虱和藤壺帶來的不適?尚Φ氖,接下來的這個月里,正是這些令它們瘙癢難耐的小蟲多次將它們從死亡陷阱中拖出來。 自古以來,當?shù)氐囊蚣~特人(他們過去稱自己為愛斯基摩人。別人叫他們愛斯基摩人,他們也不以為怪。)靠灰鯨生存,用灰鯨建立起整個生存文明。過去幾百年間,他們開始喜歡吃更加美味的弓頭鯨。弓頭鯨的外皮干凈光滑,比丑陋、倒人胃口的加利福尼亞灰鯨好吃多了。 藤壺雖然讓這3只灰鯨感到煩惱,但是比起生活在當?shù)氐囊粋愛斯基摩捕鯨人,這些小蟲蟲真算不上什么。這位捕鯨船船長盡管只有5.3英尺高,卻憑著一身膽量贏得了“馬利克”(Malik)的稱號。在因紐特語中,“馬利克”的意思是“小巨人”。他已入花甲之年,大半生行走在巴羅角外常年晃動的冰層間,尋找弓頭鯨。就像其他剛接觸西方歷法不久的人一樣,大部分上了年紀的愛斯基摩人都說不出自己有多少歲。 居住在冰天雪地、一派荒蕪的世界頂端,人們以前只有鯨魚這一種食物來源比較充分,能夠養(yǎng)得活人,直到最近情況才有所改變。弓頭鯨一般長約60英尺,平均一只弓頭鯨可以供一個普通的因紐特村莊吃上一年。北極外的人說馬利克的工作是“為了維持生計而捕鯨。”但是有的人覺得他是為了生計而捕鯨,而有的人認為他大開殺戒。 到了1988年9月初,巴羅鎮(zhèn)的捕鯨船船長們開始為當年慘淡的秋季捕獵而焦慮。眼看冬天頃刻來襲,從春天以來,附近沒有人捕到過一只鯨魚。北極圈的冬天來得很快。況且冬天并不是空手而至,而是帶來長達6個月全世界最寒冷的天氣和67天極夜。在阿拉斯加州巴羅鎮(zhèn),太陽每年在11月17日落下,直到第二年1月21日才升起。 氣溫罕見地下降到零下50度。寒風(fēng)從北極或從西伯利亞掠過波伏特海(Beaufort)和楚克奇(Chukchi)海呼嘯而至,風(fēng)速高達每小時100英里,寒風(fēng)指數(shù)可能會降到零下175度。當然,阿拉斯加人不關(guān)心寒風(fēng)指數(shù)。周圍的溫度數(shù)字已經(jīng)十分糟糕了。 阿拉斯加人都知道,美國第49州這個地方只有兩個季節(jié):冬天和糟糕透頂?shù)纳钋。你越往阿拉斯加北部走,越發(fā)現(xiàn)這不是開玩笑。巴羅鎮(zhèn)就是人們可以到達的最北的地方。 巴羅鎮(zhèn)人驕傲地稱他們的小鎮(zhèn)為“世界之巔“。不管怎樣,它也確實是世界之巔。巴羅鎮(zhèn)坐落在北極圈以北320英里處。夏季兩三個星期的時間里,冰層退卻到一定程度,厚厚的裝甲補給船能夠到達這里,其他時間只能坐飛機。 2.5萬年前,愛斯基摩人的祖先自西伯利亞出發(fā),路經(jīng)水陸冰原,穿過白令海峽來到這里。從那以后,馬利克和他的族人把巴羅角當成了他們的故鄉(xiāng)。勇猛的航海人曾經(jīng)乘坐的快舟叫做”蒙皮船“,用曬干的海象皮或海獅皮制成。他們肯定是最先定居在北美大陸的人。沒有人知道他們之前還有沒有定居者,所以他們稱自己為美洲第一人,又有誰能非議呢? 到1988年為止,巴羅鎮(zhèn)人口有3000多一點點,其中大約2700人自稱和那些遠古探險者有一定血緣關(guān)系。1988年9月16日晚上,馬利克召集起他的6名捕鯨船船員,相聚在那奇克街(NachickStreet)號稱世界上最北端的中餐館”山姆和李“餐廳(Sam&Lee‘s),一起整理他們的工具。工具分類、組裝、打包完畢,他們就準備前往北冰洋尚未結(jié)冰的海域,追捕遷徙中的弓頭鯨。 在這場自然界最危險的比賽中,他們一行7人挑戰(zhàn)的鯨魚超級強大、機敏而又靈活,體重達40噸。他們的捕鯨船不是蒙皮船,而是更加堅固的小型鋁艇。小船靠人工劃槳和現(xiàn)代尾掛發(fā)動機推動。鯨魚的尾巴一拍,或者是魚鰭一掃,很容易就能把小船掀翻。鯨魚的尾巴和鰭一并稱為魚尾,可以神秘而精確地幫助這類巨大的哺乳動物定位、前行,同時也能抗衡或者簡單規(guī)避任何傻不啦嘰敢去和它對峙的動物或人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