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你的故事層面,寫的是主人公因生理病癥而做的醫(yī)務診療與自我救贖。作品透過各色人等在當下社會遭遇的各種光怪陸離的世俗故事,揭示出生命和精神在物質世界的尷尬;是以世俗故事為支點,撬動對生命的邏輯與非邏輯的拷問。從貪欲與疾病,恐懼與疾病,肉體與心理,因與果……相互轉換等等,推導出社會、人文的病與病灶、病因。這種對生命與精神的叩問,集合了一系列正題與反題,比如,正題,人是患者,反題,又是自救的主體;正題,藥是治病的,反題,又是把病的意識植入人身的介質,等等!队猩秳e有病:又名<病城>》借用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人性的美與善。文化與疾病的關系是《有啥別有病:又名<病城>》在世俗故事層面之下探討的內容。如果我們的疾病愈來愈多,如果我們所處的文化導致病癥迭出,那么就得對這種文化重新審視和反思了。 作者簡介: 杜禪,名杜立新。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60年生于蚌埠,長在鄭州,作為最后一批知青下鄉(xiāng)到洛陽邙山。當過教師、記者、編輯,曾做過大型電視財經(jīng)系列專題片《江與河的對話》制片人。主要作品有:《黑色神曲》、《鏡子里有股妖氣》、《我持彩練當空舞》等中篇小說;《鄧亞萍的神話》、《誤讀中的美麗》等紀實文學、隨筆;長篇小說《愛無藏身之地》、《對一則神話的隱秘求證》、《十字架》、《猶大開花》等。1少年時期發(fā)生的一件事,后來成了笑柄。當時方程十二歲,吃飯欠胃口,看著盤子像遇到難題,苦歪著臉。家長帶他到醫(yī)院,名醫(yī)開的藥方是喝面條——“每頓都喝一大碗面條,把胃撐大了,他就想吃飯了!蹦菚r候,人們很單純,對大醫(yī)院里的名醫(yī)尊奉如神,回到家一盆面條就端了上來。方程一連喝了幾天,果真對飯菜有了熱情。他的家長就把這靈驗的妙法推薦給同事,去灌那些挑食的孩子。高中畢業(yè)之后,方程把這事當笑話先后講給幾任女友!斑@哪是胃給撐大的,是害怕。我喝面條是不要吃藥,可老喝面條也不好受,只得改成吃飯。”后來方程榮升父親,“面條論”又讓他悟出了新的東西。什么叫沒胃口?那時候生活困難,沒什么吃的,加上不會做,連炒雞蛋都敢放醬油,又黑又煳,當然沒胃口。至于喝面條,那是名醫(yī)的一個策略,因為一大碗面條本身就等于吃飯。不管你是對大碗的面條害怕,轉頭吃餐桌上的飯,還是多喝面條撐大了胃而有了食欲,反正達到了目的:讓你的食物營養(yǎng)跟得上。這里有個重要的支點,那就是信任——你信任醫(yī)生,你的病就能好。你信任多少,你的病就能好多少。三十年過去了,方程步人成年,但如今,人們已經(jīng)不再那么信任大夫了。一個患者需要治愈,通常的辦法就是經(jīng)過大夫診斷,開藥,可是多年來,方程卻回避著這個叫做醫(yī)院的地方。他對醫(yī)院的看法比較差。哪能這樣呢?遇上頭疼腦熱常見病,總是進行檢查。驗尿驗血,沒問題的話就做心電圖,還沒問題,去照胸片CT,再沒問題,這才把你從連環(huán)陣里領出來,讓你放心——這只是一場感冒。如果遇上疑難雜癥,大夫們更熱衷于運用排除法的,將病人送進x光片、彩超、CT、核磁共振、穿刺等等科技成果里。這些報告帶著冰冷的面孔成了幫兇,并給大夫鋪了條寬闊的退路。有退路就有一切。大夫能夠擺出不大在乎的輕松姿態(tài)了。方程患的是失眠癥。這種病癥究竟算什么呢?說它常見,卻沒有什么有效的辦法,歸到疑難雜癥,又似乎沒有那么復雜。不管普通大夫還是主任醫(yī)生,都拿它沒辦法。“氣血兩虛”、“心腎不交”,中醫(yī)總是這兩句話;西醫(yī)的觀點總是“神經(jīng)衰弱”、“心理障礙”。開了藥方之后,醫(yī)囑患者要加強活動,戒煙限酒,遇事想開點,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比什么都重要。實在撐不住了,可來點安定——針對服藥方式這種小事,大夫倒樂意秀出學有專攻的表情,音色也隨之明亮得多——“先是半片,逐漸增加到一片,要是還不行,那就增加到兩片。”方程還遭遇過這種情況,坐診的大夫將他的病情往抑郁癥上拉扯。當他重申自己只是失眠,大夫略停一下,用眼角瞥著他,那是權威的眼神,也是一種“既然我是大夫,你就不要多言”的責問!拔宜艘埠蜎]睡著一樣,能清晰地看著自己做夢!狈匠讨幌脶槍ψ约旱牟∏殚_方子。他可不能讓醫(yī)生,把自己丟到一個誰都可以被丟進去的藥坑里!斑@只是抑郁癥的前期!贝蠓蛘f,“你不能簡單地就失眠而失眠,抑郁癥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