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


作者:華東方     整理日期:2014-08-24 22:19:19

  《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附雷鋒日記本)》內容介紹:雷鋒日記家喻戶曉,億萬人民閱讀雷鋒日記、學習雷鋒精神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對雷鋒日記及雷鋒照片等真假質疑的聲音,比如說雷鋒文字功底問題、捐款問題、照片擺拍問題。加之最近網上陸續(xù)公布了一些雷鋒穿皮夾克、騎摩托車等新照片,更招來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本書即是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挑選出對這些事情有所反映的日記,通過與該篇日記相關的當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日記背后的故事,告訴讀者一個更加真實的雷鋒! ⊥瑫r,本書通過專題,具體解釋了雷鋒拍照片、寫日記的一些史實,并且值毛主席為雷鋒同志題詞50周年之際,本書也特別說明了當年毛主席為什么給一個普通戰(zhàn)士題詞、為什么僅僅題了7個字以及題詞的經過等。  此外,為展示各地學習雷鋒,特別是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的成果,《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附雷鋒日記本)》(作者華東方)也收錄了全國各地一些學習雷鋒的典范,供廣大讀者及相關人士了解學習。
  目錄:
  一九五八年
  水、陽光、糧食、螺絲釘
  讀小說《沉浮》
  一九五九年
  從鞍山到弓長嶺
  授獎大會上的發(fā)言
  從感恩到奉獻
  夢見毛主席
  模范共青團員
  關于青春的理解
  向英雄模范學習
  建設焦化廠
  搶救水泥(一)
  帶三個學員
  搶救水泥(二)一九五八年水、陽光、糧食、螺絲釘讀小說《沉浮》一九五九年從鞍山到弓長嶺授獎大會上的發(fā)言從感恩到奉獻夢見毛主席模范共青團員關于青春的理解向英雄模范學習建設焦化廠搶救水泥(一)帶三個學員搶救水泥(二)申請入伍鞍鋼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一九六○年入伍第一天讀《紀念白求恩》一滴水的精神做黃繼光式的戰(zhàn)士最高標準與最低標準關于捐款讓盒飯?zhí)接H假加入中國共產黨《唱支山歌給黨聽》在丹東作匯報與將軍的友情練好軍事技術革命的人生觀一九六一年在遼寧省實驗中學的報告回憶苦難的童年在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拾大糞做春節(jié)禮物給傷病員送蘋果把紀律當作生命好事做了一火車匯報學習毛主席著作體會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當選撫順市人民代表堅決克服缺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愿做一磚一石學習的“釘子”精神懂得一點哲學一九六二年參加大軍區(qū)團代會參加青年聯(lián)歡會處處是家螺絲釘精神去長春機要學校的火車上雨夜送大嫂母子回家優(yōu)秀校外輔導員初戀女友事件軋死老鄉(xiāng)一只鴨子附錄附錄一:毛主席為雷鋒題詞的來龍去脈附錄二:雷鋒一生拍了多少張照片附錄三:雷鋒日記的來龍去脈附錄四:各地落實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部分典范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澈蟮墓适拢旱侥壳盀橹梗@是我們所發(fā)現的雷鋒最早的一篇日記,或者說是雷鋒的第一篇日記。寫于1958年6月7日,這時雷鋒名叫雷正興,是湖南省望城縣團山湖農場的拖拉機手,年僅18歲。這是雷鋒日記之中的經典之一,它文字優(yōu)美,內涵深刻,富有哲理性,特別是用了假設和排比的句式,用與人的生命攸關的自然界里的水、陽光、糧食,寓意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這是一段絕美的名言、佳句。很難讓人相信,這樣的好東西,是出自一個只有小學六年級文化、不滿18周歲的青年人之手! ∧敲,雷鋒的這篇日記是怎樣寫出來的呢?難道這篇日記的背后,還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從當時與雷鋒接觸比較密切的同事寫的回憶文章顯現出來的跡象看,雷鋒的這篇日記,與一本名著和五位女士有關。  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的大地上彌漫著一股俄羅斯文學熱。許多人都喜歡唱俄羅斯的歌曲,看俄羅斯的電影,讀俄羅斯的小說,其中一本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尤為盛行。雷鋒就是這本小說的熱衷讀者,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傳奇而美好的人生讓雷鋒迷戀,甚至夢寐以求! ±卒h是1956年的下半年被調到望城縣委機關,給縣委書記張興玉當公務員的。張書記很關心雷鋒這個好學上進、勤勞肯干的孤兒,尤其關心他的成長進步,特意給他介紹了一位學習的榜樣。她比雷鋒大三歲,是一位養(yǎng)豬姑娘,全國勞動模范,到北京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她的名字叫馮健。雷鋒對她非常羨慕,又非常敬佩,親切地稱她為馮姐。張書記不斷鼓勵雷鋒向馮健學習,還送給他們兩本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互相鼓勵。  一本書是中國的《把一切獻給黨》,另一本是蘇聯(lián)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們不僅一起讀書,還經常交流學習體會,有時候還互相提問。他們當時把這兩本書讀得很熟練,書中有些優(yōu)美的句子,都能夠大段大段地背誦下來。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那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1958年2月,雷鋒是作為望城縣第一個拖拉機手,來到團山湖農場的。  和他在團山湖一起工作的同事王佩玲,今年已經75歲了,她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雷鋒刻苦學習的感人情景。雷鋒當年有個藤條箱子,里面放了不少書,什么《劉胡蘭小傳》、《黃繼光》、《董存瑞》、《趙一曼》、《沉浮》、《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王佩玲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雷鋒的這些書她幾乎全借閱了。勞動之余,他們常常在一起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他們談得最多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雷鋒經常發(fā)表一些精辟獨到的見解,展現了聰明的才智和崇高的意境。有幾天,王佩玲由于勞累沒有讀書,雷鋒就耐心地對她說:“王姐,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時代,比起解放前不知幸福多少倍,勞累一點算什么!”并建議她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學習。他說:“戰(zhàn)爭和病魔使他癱瘓,接著又兩眼失明。但他以無比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最后寫成了這本著名的小說,我們要學習保爾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雷鋒還翻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頁,高聲朗讀保爾的那段名言給王佩玲聽。“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不久,王佩玲便在雷鋒的日記本里看到這段名言:“如f果你是一滴水……”當時王佩玲感到雷鋒的這段名言是受保爾的那段名言群的影響而寫出來的,從風格到內涵都很相似。這不僅是一段名言,更是一'個落地有聲的諾言,雷鋒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同樣,王佩玲也是受到保爾和雷鋒兩個人名言的影響,具備了獨特的眼光,她用黃麗這個筆名,寫出了對雷鋒未來的預見性的留言:“親如同胞的小雷弟弟:你勇敢聰明,有智慧,有遠見,思想明朗,看問題全面,天真活潑,十分可愛。你有內在的美和外在的美,對任何同志都抱著極其信任的態(tài)度,等等。這一切結合起來,才算得我親愛的弟弟……弟弟,你值得人羨慕的還多著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設社會主義中是會作出很大貢獻的。你的干勁和鉆勁使你勇往直前。  希望你在建設共產主義的事業(yè)中把你的光和熱發(fā)遍全中國、全世界,讓人們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們都熱愛你、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實現姐姐的希望。在臨別之前,要把我內心的千言萬語說完是辦不到的。我是不愿意弟弟離開的。但祖國鋼都需要你和等待著你呢。弟弟,前進吧!前途是偉大的、光明的。姐文化太低,不能把我內心想說的都寫出來,只好就此停筆。你姐黃麗1958.11.9”1958年11月中旬,雷鋒和他的湖南望城老鄉(xiāng)登上火車,前往東北的鞍鋼。他們那一批六十多人,為了一路安全,招工方把他們分為三組,雷鋒是第三組的組長。同組還有三個女同志,分別是楊必華、易秀珍和張月棋。在車廂里,雷鋒把她們安排好了以后,便開始看書。三個女老鄉(xiāng)有些好奇,覺得這個小個子組長很愛學習,看的是一本厚厚的書,那是一本什么書這樣吸引他?她們便探過頭去張望,書的名字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一位說:“我們的組長這是要大干一場,還沒有到鞍鋼,就開始學習技術,看怎樣煉鋼鐵的書!崩卒h告訴她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是怎樣煉鋼鐵的技術書,是一本小說,是怎樣“煉人”,是磨煉人的堅強意志和毅力的。她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翻開這本厚厚的小說,她們發(fā)現書頁里有一張紙,上面寫著一段精彩的語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稿紙的下端寫著“團山湖農場專用稿紙”。雷鋒告訴她們,他準備給《青年論壇》寫稿,但沒有發(fā)走。P1-3 





上一本:非常事故 下一本:境外狙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的作者是華東方,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