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述懷(第1卷)(精)/張大可文集》收錄作者張大可散論文章四十六篇。第一篇《論文景之治》是作者的處女作,發(fā)表于1979年,恰逢撥亂反正,科學的春天來臨;末篇《伍子胥與吳文化》,為2008年在無錫召開的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的論文,祖國進入了盛世,前后30年。作者步入學術研究的征程,恰與祖國改革開放以來30年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同步。 30年間的散論匯于一編,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時代前進的步伐。所謂散論,多為園時感發(fā)的即興之作,不是作者的治學主干,為何編入文集為第一卷?因貫穿散論的紅線始終帶有讀史論政的意味,這些散論串聯(lián)起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環(huán)境與治學的心路歷程。散論分為六組。評析重大歷史事件者五篇,評價歷史人物七篇,考辨文章四篇,書評五篇,共二十二篇,主要作于作者在蘭州大學教學時期,學術意味濃一些。最后一組散論六篇,均作于作者非教學環(huán)境的社會活動,應時意味濃一些。書序十九篇,記錄作者推廣普及讀物的用心。書前《七十述懷》,這是一本以作者治學為主線的自傳,關連全書,可視為十卷文集的總序。本卷《七十述懷(第1卷)(精)/張大可文集》散論以《七十述懷》題書名,故編入文集為第一卷。 目錄: 七十述懷 第一章溫馨的家 第二章啟蒙老師 第三章中學遺事 第四章沐浴春風 第五章“四清”運動 第六章“文革”往事 第七章下放勞動 第八章當工人 第九章回歸高校 第十章教材編寫 第十一章十年華章 第十二章葉落京師 史事研討 論“文景之治”七十述懷 第一章溫馨的家 第二章啟蒙老師 第三章中學遺事 第四章沐浴春風 第五章“四清”運動 第六章“文革”往事 第七章下放勞動 第八章當工人 第九章回歸高校 第十章教材編寫 第十一章十年華章 第十二章葉落京師 史事研討 論“文景之治” 論“昭宣中興” 論漢代的舉賢良文學 論東漢鉤黨之獄 論清雍正皇帝的“觀風整俗”運動 人物研討 政論家賈誼 鑿空西域的使者張騫 西漢杰出的軍事家趙充國 東漢時期的安羌名將 ———涼州三明 理財家劉晏 鐵漢御史安維峻 ———讀《諫垣存稿》 鄧演達的歷史地位 考辨 董仲舒天人三策應作于建元元年 衛(wèi)青、霍去病生年試探 兩漢金城郡治允吾位置的考察 西安古都與中國歷史發(fā)展 書序 歷史與現(xiàn)實(代序) 《愛國主義教育叢書》序 《影響中國歷史100名人》導論 《中華五千年名人傳記叢書》序 一、從劇烈動蕩走向統(tǒng)一的春秋戰(zhàn)國時 二、重建大一統(tǒng)王朝 三、鞏固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新世紀 四、隋唐之際的風云突變 五、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晚期 六、天翻地覆話滄桑 七、雄主的雙重共性 八、女主干政的代價 九、自古紅顏多薄命 十、宦官是封建集權制度的腫瘤 《史記故事叢書》序 一、明君賢臣的智謀 二、善戰(zhàn)將帥的智謀 三、外交行人的智謀 四、少小立志與動心忍性 五、人生百態(tài)性有善惡 六、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書評 一本獨具特色的太平天國史論集 《漢簡研究文集》評介 一部歷史人物傳記的典范力作 ——《武侯春秋》評介 “三趣”寫活改革家 ——《孫家鼐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風云》讀后感 歷史的價值 ——讀薛俊華《<史記)(漢書)縱橫談》 散論 中國語言文字 周恩來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乒乓外交與基辛格秘密訪華 周恩來怎樣做文化人的聯(lián)誼工作 太伯、季札三讓天下的思考 伍子胥與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