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學名家名作文庫:傅雷經(jīng)典作品選》主要內(nèi)容包括:文藝評論、研究文學史的新趨向、藝術(shù)與自然的關(guān)系、論張愛玲的小說、《歷史的鏡子》、評《三里灣》、評《春種秋收》、翻譯經(jīng)驗點滴、對于譯名統(tǒng)一問題的意見等。 作者簡介: 傅雷,字怒安,號怒庵,上海人。1927年赴法國留學。1931年回國,受聘于上海美專。后致力于文學翻譯工作。1949年后,曾任作協(xié)上海分會理事、書記處書記。譯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幻滅》、《嘉爾曼》等,文藝理論著作有《藝術(shù)哲學》,另有《傅雷家書》、《世界美術(shù)名作二十講》、《傅雷譯文集》(十五卷)等。 目錄: 傅雷家書 傅雷書簡 致杰維茨基 致梅紐因 文藝評論 研究文學史的新趨向 藝術(shù)與自然的關(guān)系 論張愛玲的小說 《歷史的鏡子》 評《三里灣》 評《春種秋收》 翻譯經(jīng)驗點滴 對于譯名統(tǒng)一問題的意見 傅雷家書 傅雷書簡 致杰維茨基 致梅紐因 文藝評論 研究文學史的新趨向 藝術(shù)與自然的關(guān)系 論張愛玲的小說 《歷史的鏡子》 評《三里灣》 評《春種秋收》 翻譯經(jīng)驗點滴 對于譯名統(tǒng)一問題的意見 美術(shù)論 觀畫答客問 《賓虹書簡》前言 薰琹的夢 塞尚 萊奧那多·達·芬奇(上) 萊奧那多·達·芬奇(下) 拉斐爾 格勒茲與狄德羅 音樂論 樂曲說明(之一) 樂曲說明(之二) 樂曲說明(之三) 與傅聰談音樂 傅聰?shù)某砷L 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家莫扎特 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 著譯序跋 《夏洛外傳》譯者序 《人生五大問題》譯者弁言 《戀愛與犧牲》譯者序 《約翰·克利斯朵夫》譯者獻辭 《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譯者弁言 《幸福之路》譯者弁言 《貝多芬傳》譯者序 《文明》譯者弁言 《高老頭》重譯本序 《貝姨》譯者弁言 《攪水女人》譯者序 《藝術(shù)哲學》譯者序 小說散文 夢中 回憶的一幕 法行通信這些學者對于“真”,較之“美”更為重視: “的確,這是我們整個的時代除了極少的例外,大家對于‘真’的觀念,宛如什么具體的、普遍的、永久的東西;而對于‘美’的觀念,只是個人的、渺茫的、暗昧的、變易無定的事物。自文藝復興以來,‘真’的本能在人類社會中發(fā)展到把智慧的力量都吸住了。人們不息的發(fā)明證實、剖明、創(chuàng)立的新方法。這些方法到末了成為如是的確切,以至予人以絕對的印象。” 所以,一種文學的研究價值,須視它能否獲得某種切實的結(jié)果或某項事實而定?墒牵嘈旁谶^去的文學作品中能夠獲得某項事實,必須要認定這過去是死的、固定的、凝結(jié)的、完全可以理解的才行。 然而我們不能把過去認作還是半生存的么?我們對于過去,能不能以機械式的眼光去矚視,而在一瞥之中可以吸收到一種現(xiàn)象?生命,生人的生命,并非在生人的眼睛與對象之間,放人不斷的變易的色彩玻璃,使人們稱為“他們的過去”的風景與裝飾時時變換嗎?過去自有它的生命,其一部分正是我們的生命的反映。 那么,過去是否那樣的可接近?對于我們的智慧,又是否那樣的可理解?說過去是我們的一種食糧,——我們吞咽它以重新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命的食糧,豈非更為切當? 過去,不但是不能把它當作凝固的材料來研究,而且在文學的園地中,一切屬于人的,一切有人性的,一切關(guān)于意見、品性、印象或感覺之類的東西,都不能以數(shù)字來估量。 而且,所謂事實,也是從錯綜的現(xiàn)實中主觀的割裂下來的片段,這種割裂的片段已經(jīng)成為一種假設了。 “……我覺得科學的文學史的最大的缺陷之一,是不知道假設的用途而要想法避免它! 這里,裴爾那·法伊氏接觸到極精微的部分而明白地攻擊莫爾南氏對于“真”的探討了。莫爾南氏只欲減少錯誤,故他限制對象,以便更能抓住它的本體。他仔細的剪裁對象,使他的分析更為準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