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堅說,這是一個散文時代,散文更接近人生,接近生活世界,散文的時代則是生活的時代。在未來主義的神話面前,他正視此時此地的生活所煥發(fā)出來的價值,他堅持書寫一種地方性的經(jīng)驗和記憶。他言辭激越,但內(nèi)心柔軟;他的思想有著針尖般的力量,但胸中卻包蘊著廣闊且厚樸的情懷,是少數(shù)能表達出自己對世界哲學(xué)認知的作家之一。 “于堅隨筆”收錄于堅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隨筆作品精華,展現(xiàn)了作者在思想、詩學(xué)、地理、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思考、體驗與感悟,開創(chuàng)了一種手記式的現(xiàn)代文體,筆法拙樸而不失開闊,文本建構(gòu)的原創(chuàng)特色豐盈,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獨樹一幟。 作者簡介: 于堅,1954年生,1971年開始寫作。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臺灣《聯(lián)合報》14屆新詩獎等。作品有法、日、德、英及荷蘭語等譯本。目錄: 云南冬天的樹林 春天 遠方的聲音 怒江 在瀾滄江中 金沙江 滇池 森林之王 麂子 與豹子的遭遇 農(nóng)場所見的高原 在甘蔗地上 果子 頌歌式的葬禮 大地上的沐浴云南冬天的樹林 春天 遠方的聲音 怒江 在瀾滄江中 金沙江 滇池 森林之王 麂子 與豹子的遭遇 農(nóng)場所見的高原 在甘蔗地上 果子 頌歌式的葬禮 大地上的沐浴 哥布的父親 蒼山的三種面貌 陰影的游戲 登斜陽峰 春天的火車 多依河水車 云朵下的女子 火爐上的湖泊 紅山上的圣殿記布達拉宮之一滴 在哲蚌寺看曬佛 懷念美麗的德宏 在高黎貢山之西 秋天我在瀘沽湖 一個俗人在拉薩 溫泉 椅子宜良散記 建水小記 元謀土林 大理石記 山洞記 丹巴記古碉樓上西南月猶照丹巴女兒衣 虎跳峽記在冬天,云南的樹一片蒼綠。無論是葉子闊大的樹,還是葉子尖細的樹,抑或葉子修長的樹,都是綠的,只是由于氣溫不同,所以綠色有深有淺,有輕有重。從云南群山的某一座山峰往下望去,只見一片蔥蘢,這時已是12月底,一點冷落的跡象也沒有,偶爾的有些紅葉、黃葉從這里那里冒出來,使山林的調(diào)子顯得更為暖和。一直到3月份,這無邊無際的綠色也不落去,它直接在樹上轉(zhuǎn)為了春天的嫩綠。 在冬天的云南,要獲得一種史蒂文森所謂“冬天的心境”很不容易,要見著“在冬天,烏鴉和雪”這類實況,得往北方走,越過許多綠色的峽谷和永不結(jié)冰的大河,一直到進入北緯25。的附近。云南的冬天沒有通常詩歌所慣寫的某些冬天意象,在這里,冬天這個時間概念所暗示的只是一種教科書上的文化,一個云南口音的羅曼蒂克小詩人幻覺中的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個來自外省的漫游者所講述的關(guān)于暴風(fēng)雪和藍胡子的傳奇故事。在云南,“冬天”這個詞和正在眼前的具體事物無關(guān),它甚至和棉襖、圍巾這些北方的搶手貨無關(guān)。 然而,樹葉同樣會在云南死去。 樹葉永遠,每一個月份都在死去。在最喧囂、最明亮、最生機勃勃的春天,你也會看到一兩片葉子,幾百片葉子,從某棵樹上不祥地落下來,但你永遠看不到它們?nèi)w死去,看不見它們作為集體,作為“樹葉”這個詞的死亡。常常是,它們在每一個季節(jié)都活著,在云南所有樹木的樹冠的附近,保持著綠色,像永遠喪失了飛翔功能的鳥群。死,永遠只是單個的,自覺自愿的選擇。時間并不強迫樹葉們在預(yù)定的時刻(冬天)一齊死去。每一片葉子的死亡,僅僅是這片葉子的死亡,它可以在任何年代、任何季節(jié)、任何鐘點內(nèi),它并不指望自己的離去同時也是一整個季節(jié)的結(jié)束。因此,死亡本身是一次選擇。連綿不斷的死亡和連綿不斷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個季節(jié)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樣燦爛而令人印象深刻。這就是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斕的紅葉,人會感到觸目驚心、熱淚盈眶。 一片葉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輝煌的事件。它忽然就離開了那綠色的屬性,離開了它的“本質(zhì)”,離開了樹干上那無邊無際的集體,選擇了它自己內(nèi)在的、從未裸露過的深紅或者褐黑。它落下來,從本該為世界所仰視的地方,落到會被某種踐踏所抹去的地方。它并不在乎這種處境的變化,它只是在風(fēng)來的時候,或者雨中,或者隨著一只鳥的沉浮,一匹獸的動靜,在秋天或者夏天,在黎明或者正午,在它自己的時間內(nèi),這片樹葉忽然就從那綠色的大陸上騰飛而起,像一只金蝶。但它并不是金蝶,它只是一片離開了樹和綠色的葉子,它并沒有向花朵炫耀自身,進而索取花粉的愿望。 它只是要往下去。不論那里是水還是泥土,是石頭還是空地。一片葉子自有它自己的落下。這不是一塊石頭或一只蜂鳥的落下,不是另一片葉子的落下:它從它的角度,經(jīng)過風(fēng)的厚處和薄處,越過空間的某幾層,在陽光的粉末中。它并不一直向下,而是漂浮著,它在沒有水的地方創(chuàng)造了漂浮這種動作。進入高處,又沉到低處,在進人大地之前,它有一陣綿延,那不是來自某種心情、某種傷心或依戀,而是它對自身的把握。一片葉子的死亡令人感動,如果這感動引起了惆悵或憐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樹葉。他是用北方的心境來感受云南了。實際上,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葉子,或者由“葉子”這個詞所指示的那一事物,它脫離了樹和天空的時間,進入了另一種時間。在那兒具有葉子這種外形的事物并不呈現(xiàn)為綠色,并不需要水分、陽光和鳥群。它是另一個時間中的另一種事物。 沒有人知道這些樹葉是何時掉下來的,世界上有元數(shù)關(guān)于樹和森林的書,但沒有一本描述過一片葉子的落下。在那些文字里,一片葉子只是一個名詞和些許形容詞的集合體,沒有動詞,每個人都看見過這些樹葉,一片葉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麗的細節(jié)。∪欢肋h不會有人聽見一片樹葉撞到風(fēng)的時候的那一次響聲,就像在深夜的大街上發(fā)生的車禍,沒有目擊者,永遠沒有。一切細節(jié)都被抹去,只被概括為兩個字“落葉”。這些被叫做“落葉”的東西,看上去比棲居在樹上的年代更為美麗悅目,沒有生命支撐的花紋,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魚的美,又有繪畫的美;由于這些美來自不同時間內(nèi)的單個的死亡,因而色彩駁雜、深淺不一,缺乏某種統(tǒng)一的調(diào)子,它們的豐富使“落葉”這個詞顯得無比空洞!奥淙~”是什么?沒有落葉,只有這一片深紅的或那一片褐黑的,一個詩人永遠想不出用什么意象來區(qū)別、表現(xiàn)它們,這景象在文學(xué)史上像“落葉”這個詞一樣空白。 冬天,當(dāng)整個世界都被北方那巨大的整體的死亡所籠罩,當(dāng)人們沉浸在對烏鴉、雪和西風(fēng)的體驗或回憶中,在云南,有幾片葉子在12月31日下午4點10分51秒落下。它們所往不同,一片在山岡的斜坡上,一片在豹子洞穴的邊緣,有兩片在樹的根部,還有幾片,踩著風(fēng)梢過了紅色沼澤。 在云南冬天的樹林中,心情是一種歸家的心情。生命和死亡,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樹上的并不暗示某種攀登、仰視的沖動;在樹下的并沒有被拋棄的寂寞。在這美麗、伸手可觸的林子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躺下了,在好日子,進入林子深處,在松樹葉或者老桉樹葉的大床上躺下,內(nèi)心充滿的不是孤獨、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個季節(jié)),不是忍受,而是寧靜、自在、沉思或傾聽。 躺在那兒,仰望散漫在樹干和葉子之間的光束和霧片;仰望在樹葉間露出的斑斑藍寶石天空,像處于一簇水草底下的蝦,周圍、上下全是樹葉,生的和死的同樣豐滿、同樣擁擠、同樣輝煌。松開四肢、松開肺、松開心臟和血管,松開耳孔、鼻孔、毛孔,讓樹皮的氣味,汁液和草漿的氣味,馬鹿和熊的氣味,松鼠和蛇的氣味灌進去,在沒有聲音的地方,傾聽無以命名的聲音。有什么在落葉上“沙沙沙”地走,沒有腳踵地走,那“沙沙沙”也不是聲音,不能模仿,不能復(fù)述,只能傾聽。你最后連傾聽也放棄了,你進入到那聲音中,和那聲音在一個內(nèi)部,你像你身子下面那黑暗中的土層一樣,和根,和根周圍的土、水、昆蟲在一起。你們并沒意識到“在”,只是在著,在那兒,冬天,山中的某處。 躺在那兒,望著蠶豆那么大的黑蜘蛛在你眼前一寸許的地方做網(wǎng),比較著它的那些腿哪一條更長些。奇怪的蟲,它怎么能支配那么多腿?它似乎永遠想把這個世界網(wǎng)羅起來,它們把一切都當(dāng)成魚了。在沒有任何依托的地方,沿著一根絲,爬過來,再爬回去;這絕對是一個攀援絕壁的勇士的高難動作。那絲的一頭來自一叢牛蒡花的刺毛上,另一頭則搭在一棵櫸樹的樹皮縫中,我的眼睛看不見它是如何把那根絲在樹上打結(jié)的。世界上有些地方,看是無能為力的,想象也不能抵達。它們居然在無人能計算的時間內(nèi)做出了一頂降落傘那樣的東西,它像傘兵一樣居于正中,并不落下,自足自在的昆蟲,守著它那一份很小的天堂,一動不動。 躺在那兒。看一只并不知道有一雙眼睛正在偷看它的鳥,這只鳥你從未見過,你或許在書上讀過這些鳥的名字,但你不知道它的名字是那些中的哪一個。這并不妨礙你看這只鳥,從未有一只鳥在你生命那么近的地方待過。它就在你頭上。一棵老橡樹垂下來的枝上。伸手你就能捕捉到它,但你不會伸手。你被一個生命的自在所震懾。那是最無作為的自在。這是一只小姑娘似的鳥。它梳頭,打開翅膀,跳跳,把頭靠在羽毛上休息,它還聽了聽,一只小鳥聽到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這個念頭令人不快,但很快就過去了?匆恢圾B怎樣生活,畢竟勝過看一出舞劇或者話劇。這兒不需要鼓掌,不需要評論,沒有判斷的壓力,不是對智力的考驗。它要的,只是看?此鯓右坏艠渲Γv飛而去;看它最終能飛多高;看它怎樣再次從樹葉中鉆下來;看它再次回到那兒。這個活蹦亂跳的小生命,和那個被稱為“鳥”的東西毫不相干。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