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語知名的散文大家,林清玄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既能把禪理寫進生活,又能從生活中品出禪機。其文風清雅溫馨,宛如春雨滋潤萬物,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或深或淺的哲理啟迪著眾生,感悟著世人。同時,林清玄還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著世間疾苦,創(chuàng)作多立足于“愛與美”“情與義”“善的循環(huán)”,寄希望能激發(fā)讀者溫柔、感動、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這套禪意散文精選集(全四冊),是林清玄四十余年創(chuàng)作之路的智慧結(jié)晶,除了親自作序推薦,表明寫作的中心思想外,還增加了部分未曾發(fā)表的新作與有緣的朋友分享,這在所有的選集中是絕無僅有的。 作者簡介: 林清玄:1953年生于臺灣高雄。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jīng)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獎;32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35歲出山,四處參學,所著“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帶動了佛教文學的發(fā)展,掀起學佛熱潮。在40余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除富含佛理禪機的散文外,另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林清玄的多部作品還被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是享譽海內(nèi)外華文世界的當代散文名家之一。 目錄: [全書 目錄: ] 第一卷信仰使人清凈 美麗的心/002 清靜之蓮/003 陽光的味道/006 獨樂與獨醒/008 風鈴/011 信仰使人清凈/013 覺醒的滋味/016 小孩子的心境/017 溫一壺月光下酒/019 半夢半醒之間/027 萬物的心/031 時代之風/033 隨風吹笛/037[全書 目錄: ]第一卷信仰使人清凈美麗的心/002清靜之蓮/003陽光的味道/006獨樂與獨醒/008風鈴/011信仰使人清凈/013覺醒的滋味/016小孩子的心境/017溫一壺月光下酒/019半夢半醒之間/027萬物的心/031時代之風/033隨風吹笛/037小千世界/041國王的鉆石戒指/045佛手玉潤/048蓮花湯匙/051沉香三盞/056一粒沙,或一條河岸/059第二卷與太陽賽跑把煩惱寫在沙灘上/064蓮瓣之不朽/068在同一家銀行老去的人/069以靈為性/070札記一束/071最可怕的鬼故事/087與太陽賽跑/088空白筆記本/090彈珠番茄/093無情說法/096清風匝地,有聲/102人在江湖/109認識許多大師的人/112不放逸的生活/115夢打破了/122寶貝/124咸也好,淡也好/126只手之聲/128不是茶/133有情十二貼/137第三卷好禪風從哪里來/150青山元不動/153道心第一/158可與不可之間/161寧愿做傻瓜/165佛鼓/168念及上地/177在欲而行禪/179好禪/181歸彼大荒/188云水/193斷愛近涅槃/196純善/199溫柔半兩/203放生·護生·環(huán)保/206束縛/211善聽/220一探靜中消息/223天地間的有情人/228藍天的背景/234尋找失落的心/239出神與入化/245俗士不可醫(yī)/247尋找失落的心子子孫孫永寶用在故宮博物院看見了聞名的毛公鼎,是周朝的器物,原來是是用來盛飯的,也可以說是周朝的飯鍋。“周朝就有這么美的飯鍋!”這個想法使我站在毛公鼎前,不禁有莊敬的心情。這時,我看見了毛公鼎內(nèi)的銘文,無非是一些教示子孫的言句,想到毛公不把對子孫的訓勉刻在別的地方,卻刻在飯鍋底部,里面十分有深意。因為刻在書房,子孫不一定愛讀書;刻在廳堂,子孫也不一定常進廳堂;刻在門柱,房子可能毀壞或改建,不如刻在飯鍋吧!因為子孫人人都要吃飯,餐餐都要吃飯。而且,盛飯的銅鼎是永不會毀壞的。想到毛氏的子孫每一餐吃飯,只要把飯盛干凈了,就會讀到祖先留下來的教言,心中充滿孺慕之情,那是多么美麗的畫面呀!我站在鼎前讀著毛公的教示,讀到最后一句是“子子孫孫永寶用”,心中為之一懔,這毛公鼎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了,果然留到現(xiàn)在。使我動容的倒不是毛公鼎的歷史,而且毛公在刻這一句話的心情,“子子孫孫永寶用”,這是古人追求美好極致的證明,即使是一只飯鍋,也要做到完美能世代流傳,那種心情是多么崇高可敬。故宮里面的東西都是由于這崇高的心情和追求美好創(chuàng)造的。放眼現(xiàn)代,有誰在做一件東西時,有“子子孫孫永寶用”的雄心壯志呢?一件東西用個一年半載還未壞掉,就很謝天謝地、阿彌陀佛了。我每次在夜里走過臺北市的垃圾堆,心里的感慨都很深,因為常?吹酱笮屠粊G棄,冰箱、電視、洗衣機、床、門板、沙發(fā)等,有很多還是半新的。在這個時代,制造的人沒有“子子孫孫永寶用”的心,使用的人也沒有“子子孫孫永寶用”的情,才會制造出這么多的垃圾吧!由于垃圾無止境的泛濫,我們的土地和海洋也快要不能子子孫孫永寶用了。放在櫥窗的毛公鼎還像是新的,有純銅的美麗光澤,它美了三千年,仿佛站在時間的河上面,看著現(xiàn)代人制造的垃圾在河面上沉浮,飄流而去!白幼訉O孫永寶用”在毛公鼎上有深深的刻痕,那么浪漫悠遠,對比著速食文化的變化無常,使我生起了一種淡淡的悲情。肉形玉故宮博物院的館藏很多,但看到時必會引起一聲驚呼的并不多,肉形玉是其中的一件。肉形玉會引人驚呼,是因為作為一塊玉石,它卻太像肉了,而且是一塊熟透的、鹵過的、看來十分美味的東坡肉。不僅肉的間層清清楚楚,連皮上的毛細孔都明晰可見。肉形玉是天然生成的,但是發(fā)現(xiàn)它和琢磨它的匠人,顯然有非常銳利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玉石中那象形的部分,突破了石頭的本質(zhì)。正如我的一個朋友說:“太像肉了,如果要看鹵肉,在家里的廚房看就好了,何必跑到故宮呢?”我想,肉形玉的美,是在它“長得”和肉一模一樣,而它終究是一塊玉。肉形玉的美,是它的天然,沒有經(jīng)過裁切與雕琢,在這一點,我覺得它的成就遠勝過翠玉白菜與白玉苦瓜,乃至荷葉筆洗、白玉蓮藕,它們也同樣是象形、同樣的微妙,但與肉形玉比起來,就未免“造作”了。美麗的玉是“本質(zhì)”與“形式”共同來完成的,本質(zhì)是天成,形式則是眼的觀察、心的思維、手的靈巧共同創(chuàng)造的,因此,肉形玉的獨特,是來自玉本身的象形,也來自觀察、思維、靈巧的聯(lián)想。每一次,我?guī)笥讶ス蕦m,都會帶他們?nèi)タ茨且粔K肉形玉,并且再一次深思本質(zhì)與形式的問題。如果以佛家的說法,每個人的本質(zhì)都是一塊美玉,為什么大部分的人不能呈現(xiàn)出美玉的一面呢?是因為我們?nèi)狈τX觀的眼睛,來看見美玉的質(zhì)地;也因為我們沒有新的思維,去會意美玉的價值;也因為我們沒有靈巧的手來琢磨,呈現(xiàn)出那最完美的形式。在我看到肉形玉、翠玉白菜、荷葉筆洗而驚歡的時候,內(nèi)心里也會感到失落,想到長遠的歷史之河,必然有更多的美玉被埋沒,有的是好本質(zhì)未被發(fā)現(xiàn),有的是所遇非人,有的是琢磨失敗,成為次級品或廢棄物。人比玉幸運的是,玉只要雕琢失敗就永遠失敗了,但人每天都是一個新契機,曾經(jīng)挫敗的生命也有可能重建美好的生活。本質(zhì)或許已經(jīng)定型,形式則永在創(chuàng)建,我想,對于這種改變的信心,正是我們提升性靈、信仰宗教、走向凈土的理由吧!尋寶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如果是喜歡古董的,我會介紹他們?nèi)蓚一定要去的地方,一當然是故宮博物院了,二是光華商場。對于愛古董的人,光華商場才是真正有考驗的地方,不僅考驗錢包,也考驗眼光。與故宮最不同的地方是,光華商場所看到的全都是可以買來擁有的,這大大地滿足了我們的欲望。而且如果我們眼光夠好,可以用便宜的價錢買到真正的寶物,這大大地滿足了我們的虛榮。一個魏晉的銅佛,有的人花一萬買到,有的花了十萬,也有人買到百萬的。一個宣德的香爐,可以花五千元到二十萬元。也可以說,我們的眼睛是很值錢的。近幾年,每到星期六、星期日,光華商場就會群聚許多古董販子,大部分是來自港澳或大陸,小部分是臺灣本地人。聽說不管是港澳、大陸或臺灣,凡是在這里擺攤賣古董的,都有三張身份證,使他們幾乎每周來往于大陸、港澳、臺灣三個地方。賣古董的,不一定很愛古董,古董只是他們謀生的工具,他們更愛的是錢,只要有錢,什么古董都可以買到,所以買賣的籌碼其實是在買的人手里。賣古董的,不一定很懂古董,古董只是他們的貨品,他們考慮利潤勝過考慮價值,所以有眼光的人才能廉價買到有價值的古董。只要有空,我在周末的時候就會去逛逛光華商場,每一個攤子都令我樂趣無窮,甚至連砍價都是樂趣無窮的事,使我感覺像是“每個星期都去買一些歷史回家”。久而久之,發(fā)現(xiàn)來買古董或賣古董的人都很可愛,他們都是“在實用之外,騰出一些空間的人”,“在無用的東西里,尋找寶藏的人”。從實用的現(xiàn)代生活看來,古董確是毫無用處的,只是,“不做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呢?我喜歡臺灣話里把古董商說成“古物商”,把古董攤子叫“古物堆”,我們正是在古董堆中的破銅爛鐵尋訪寶藏,那不也是在尋找我們的眼睛嗎?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在凡俗生活中追尋更恒久的價值,那是在找回失落的眼睛。我們作為凡夫,渴望著完美、圓滿、究竟,體驗那更深沉的智慧,那是在尋找失落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