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愛玲的這份投稿信可以看出,雖然信寫得很平淡,可出于一個九歲 小孩的筆下,卻也是十分難得的。其中,小小的張愛玲就記日記,表明她從 小就是一個勤奮的學生,并且具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知道要以不同于別人 的畫子來投稿,也算認識到了創(chuàng)作與發(fā)表作品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的?上У 是,《新聞報》沒有發(fā)表張愛玲的日記或畫子,要是發(fā)表了,張愛玲zui早的 習作,就會留給我們,看看張愛玲在杭州玩了些什么地方,交了些什么小朋 友,畫了些什么畫子,以她稚氣的眼睛看人事,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其實,從張愛玲的《存稿》及《天才夢》兩文所提供的線索看,她的創(chuàng) 作要從七歲算起。那年,她寫了一篇家庭倫理的小說,敘述一個小康之家, 姓云,娶的媳婦叫月娥,小姑子叫鳳娥。哥哥出門經(jīng)商去了,于是鳳娥便定 下計策陷害嫂嫂。小說沒有寫完,有點三言二拍的味道,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的 家庭中,姑嫂之間總是多有矛盾的。張愛玲后來寫的小說也大多為家庭問題 的,在她小小年紀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埋下了以后發(fā)展的根子。另外,她寫了 一篇歷史小說,開頭便是“話說隋末唐初的時候”,頗有《隋唐演義》的樣 式,這是因為她喜歡隋末唐初那個時代,覺得它是興興轟轟橙紅色的,可是 只在一個舊賬簿的空頁上寫了一張,沒有寫完。但這與她后來的創(chuàng)作似乎也 有關系。開頭用話說的方式引入,有一種遼遠的感覺,讀來很凄涼。如《傾 城之戀》以胡琴的咿咿呀呀聲開頭,雖然不是用的“話說”,卻也有異曲同 工之妙。張愛玲這個時候,還沉浸在歷史故事中,倒是與她的年齡相一致的 ,她后來創(chuàng)作的《霸王別姬》,也是歷史題材,算是張愛玲為自己曾經(jīng)愛好 的歷史故事還了一個愿。此后,張愛玲沒有再寫歷史題材,可中國歷史始終 是她的作品的背景,由此加重了作品的文化氛圍與思想意義。張愛玲是一個 生活在她的時代的作家,眼光卻向著那悠悠的歷史長空投去無限的眷戀,這 一瞥,終于將她自己與中國的歷史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 張愛玲是那類特別具有中國味道的作家。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