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各國在經(jīng)濟、文化、通訊、交通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全球一體化的呼聲日益高洚,與此同時,一個相反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這就是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要求。 比較文學,在中國雖有上頗為久遠的歷史,談起來可追溯至清朝末年,甚或更早。但那是個遭隔斷了傳統(tǒng),與后來兩岸三地比較文學之發(fā)展并無直接關系。兩岸三地比較文學的發(fā)展,是近三十年間的事。三十年,一彈指而已。但是,這一彈指間卻是滄桑再變,足堪唏噓! 臺灣的比較文學,熒景約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香港約在八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目前皆步入急景凋年的衰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