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以來,中國文學潮流急變,白話敘事替代文言詠嘆,社會文化批判與精神生活重建由自發(fā)步入自覺,蔚為一股啟蒙新風。然時代轉(zhuǎn)身的腳步急促踉蹌,許多作家與作品雖石破天驚,卻因社會生活幕換景移,過早地歸沉于歷史的河淵,它們的啟蒙意義仍在,期待晚輩讀者去重新發(fā)生,猶如一架架思想的沉鐘渴望再一次被敲響。鐘聲不息,文學的精神不衰。 葉紫的作品多取材于農(nóng)村生活,常以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筆觸,反映大革命前后洞庭湖畔工農(nóng)的苦難與抗爭。生活氣息濃郁,充滿熾熱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