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大海的第三岸


作者:楊煉     整理日期:2018-11-10 12:17:30

  瓦爾特稱翻譯為“第三種語言”,既不同于原文,又不同于普通外文,而是兩者之外獨具一格的東西。正像銅錫混合成青銅,避開了銅之脆和錫之軟,卻變得既硬且韌,像另一種元素。精選在這本詩選中的作品,堪稱一種小結,展示了過去歷年來中英詩人交流的成果。
本詩集收錄了多位當代著名詩人的代表作及譯文,他們是姜濤,冷霜,唐曉渡,王小妮,西川,蕭開愚,嚴力,楊煉,楊小濱,于堅,臧棣,翟永明,張煒、周瓚,以及安敏軒,托尼?巴恩斯通,波麗?克拉克,簡妮芬?克勞馥,安東尼?鄧恩,威廉?赫伯特,肖恩?奧布萊恩,帕斯卡爾?帕蒂,菲奧娜?辛普森,施加彰,喬治?塞爾特斯和約書業(yè)?維爾納。
  2005年以來,主編楊煉與威廉 赫伯特成功策劃了中英詩人若干次面對面的交流活動。這些活動的共同基礎,是中英詩人互譯項目,詩人們坐在一起,通過討論,切入原創(chuàng)詩作的一切內在層次:人生經驗的、詩歌觀念的、形式創(chuàng)造上的、語言學實驗上的,并用對原創(chuàng)的理解,激發(fā)譯文的創(chuàng)造性能量,從而產生了一大批精彩的翻譯詩作。
2013年11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和英國著名的shearsman出版社,在互譯項目成果的基礎上,聯手推出《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詩人互譯詩選》,在中國和英國以中、英雙語同時出版。
中外詩人互相翻譯,猶如古典詩人彼此唱和,既見友情,更像競爭。詩人的敏感,體現于細品原作之妙;詩人的思想,還原為對詩意閃電般的理解;詩人的創(chuàng)造力,呈現在用譯文揭示原作的精湛——時而,比原作還精湛!
變小的世界,令不同語言的詩歌互相碰撞,其激烈、深刻的程度令人興奮。而這部詩選,將讓詩歌翻譯為文化交流提供一種范本,它的意義,將遠遠超出中、英兩個語言……






上一本:1619 下一本:晚明江南詩學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大海的第三岸的作者是楊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