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是一部奇書,不僅具有審美學價值,還具有社會學和心理學價值。本書從社會學、心理學和審美學三個不同層面,探討《金瓶梅》之“情”,批判《金瓶梅》之“色”,揭示《金瓶梅》之“美”,期冀通過揭橥其性學內(nèi)涵及其對于當今性意識、性行為以及性文化的啟迪意義,來還原人性之本真的情與色。從學術(shù)研究的角度論,希望本書的探討既有助于深化性學的理論研究,又有助于拓寬金學的研究領(lǐng)域;從文學鑒賞的角度論,也希望本書能為廣大讀者重新理解《金瓶梅》這一部古典文學名著的社會學、心理學和美學價值,提供一種新的觀照視域和入思路徑。 以往對《金瓶梅》的分析,多半是站在倫理道德的角度,視點的呆板與價值取向的單一,導(dǎo)致“金學”研究缺少突破性進展。本書從社會學、心理學和審美學三個不同層面,批判《金瓶梅》之“色”,多角度觀照與多元價值取向,挖掘出《金瓶梅》的“性學”內(nèi)蘊:作為歷史研究的“化石”意義,以及對當代性生活的“警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