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明鏡之書


作者:[羅]尤金·歐·切洛維茨     整理日期:2017-07-15 11:08:58


  1987年12月23日凌晨,心理學明星教授韋德在家中被殘忍殺害了。
  和他關系最密切的三個人被逐一調(diào)查——得意門生勞拉、圖書室整理員弗林以及因報恩而常年往來的修理工德雷克,嫌疑很快洗脫,三人當晚均有不在場證明。
  但奇怪的是,此后不久,勞拉改名換姓,弗林遠走他鄉(xiāng);德雷克倒是沒什么變化,熬日子,領救濟。而韋德的案子,漸成懸案,警方無奈暫停了調(diào)查。
  30年后,文學編輯彼得·卡茨收到一本寫著“明鏡之書”的書稿,署名弗林。書稿直指30年前那場震驚全城的謀殺案,并詳細記錄了他本人與死者以及勞拉之間的三角關系!
  弗林是在用這本書自首嗎?還是想揭露真兇?既然瞞天過海了30年,為何突然重提舊事?
  彼得快速讀完樣稿,卻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幾頁并不在其中!
  同一時間,弗林正身處醫(yī)院昏迷不醒,并在三天后停止了心跳。
  彼得輾轉(zhuǎn)難安,希望找到罪案的真相——哪怕真相將通往一個危險的結(jié)論……
  ★記憶如同鏡子,我們以為的事實其實只是倒影!
  ★這本《明鏡之書》令過往如在眼前,記憶里是正臉的,則看到背影;是背影的,則讓它轉(zhuǎn)身,透出偶爾一露的猙獰。
  ★在讀《明鏡之書》前,請先將那些肯定的念頭歸零,否則,你會因此迷失。
  .
  記憶幾經(jīng)涂抹,幫你學會自欺欺人,讓你選擇相信就好。
  從今往后,你的生活中,不再有什么肯定的事了。
  .
  ☆2015年法蘭克福書展黑馬小說,創(chuàng)造了英國老牌文學代理人Peters Fraser + Dunlop有史以來最快的版權(quán)預售記錄,瘋搶式授權(quán)超33個國家和地區(qū)。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出版人周刊》等20余家權(quán)威媒體重點推薦,大膽預言其將成為“2017年必讀之書”!
  ☆羅馬尼亞超級暢銷作者首部懸疑作品,曾撰寫歷史小說《大屠殺》,成為當年暢銷榜No.1!
  ☆一部叫作“明鏡之書”的殘稿牽引出30年懸疑命案,書稿如套娃般層疊呈現(xiàn),讀者驚呼“從未讀過如此寫作的書”!帶上它,12小時的長途飛行將不再困擾。
  ☆記憶抽絲剝繭,真相呼之欲出,以為終于要看到完整事實了,卻被告知你已身處迷局;你在陷阱里上躥下跳,以為終于要找到出口了,卻在踏出門的那一刻掉進了另一個陷阱。如果連記憶都真假難辨,我們還能依靠什么來相信生活? 作者簡介
  尤金·歐·切洛維茨
  E.O. Chirovici
  出生于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來自一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德國的混血家庭。他有過多年的記者生涯,曾經(jīng)營一份享譽盛名的新聞報紙,之后又管理過一家重要的電視臺。2013年起,他開始全職寫作,曾以羅馬尼亞語長篇小說《大屠殺》(T he Massacre)轟動一時。目前居住在布魯塞爾。
  譯者簡介
  張暢
  筆名赫恩曼尼。浙江大學文學學士,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碩士,現(xiàn)為《新京報·書評周刊》文化記者。著有長篇小說《困獸手記》、散文集《孤獨的行腳》等。
  袁子奇
  文學史譯者。浙江大學社會學和英語文學學士,俄亥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譯作包括《浪漫主義革命》《青年海明威》等。

目錄:
  第一篇 序章
  彼得·卡茨
  記憶如同子彈。有的呼嘯而過,虛驚一場。有的直穿肚腸,讓人支離破碎。
  ——理查德·卡德瑞《獵殺亡者》
  第二篇
  約翰·凱勒
  “年輕的時候,我們?yōu)樽约壕幙椄鞣N未來;
  年老以后,我們?yōu)樗司幙椄鞣N過去。”
  ——朱利安·巴恩斯,《終結(jié)感》
  第三篇
  羅伊·弗里曼
  有的人會嚴格區(qū)別親眼所見的事和道聽途說的事。這將是一本真實的書。
  ——《馬可波羅游記》,第一卷,序言
  尾聲
  給讀者的信





上一本:風吹小集 下一本:你不撲上去,世界怎會委身于你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明鏡之書的作者是[羅]尤金·歐·切洛維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