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克魯索


作者:[德]盧茨·賽勒     整理日期:2017-07-15 11:08:06


  《克魯索》以一段被人遺忘的東德歷史為背景,詩意地書寫了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年輕人自我覺醒的歷程。同時亦實亦虛地展現(xiàn)了當時邊境內(nèi)的自由之鄉(xiāng)——希登塞島及其精神領(lǐng)袖克魯索,譜寫出一首獻給東德逃亡者的挽歌。
  1989年夏的東德,24歲的大學生艾德因女友意外去世而備受打擊,他選擇暫時逃離原來的生活,獨自來到了希登塞島上。一分是陸地,九分是天:希登塞島是度假勝地,也是邊境內(nèi)的自由之鄉(xiāng),它屬于那些得享極樂的人,白日做夢和夢中起舞的人,屬于失敗者和邊緣人。
  艾德加入了島上的克勞斯納飯店,成為一名旺季洗碗短工。他結(jié)識了一群性格和背景各異的同事,其中有克魯索——希登塞島的精神領(lǐng)袖。他是一種奇特的混合物,包含著幾達禁欲的嚴格和克己,近乎狂熱的果決,對奇幻和禁忌的偏好,還有他那種神圣的嚴肅,靜靜振動著的氣場,或者說——克魯索能量。
  島上,圍繞克魯索形成了一張由各種關(guān)系和活動組成的網(wǎng)。在克魯索身旁,艾德拷問著自己和他想放棄的心…然而,隨著時局變化,柏林墻倒塌,島上的人們需要為自己的何去何從而做出新的選擇…

作者簡介:
  盧茨·賽勒(Lutz Seiler, 1963— ),出生于德國東部的格拉市,曾是泥瓦匠和木工,參加過東德國家人民軍。他于1989年夏季在希登塞島的克勞斯納飯店做洗碗工,次年完成德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學業(yè),1997 年起在勃蘭登堡州威廉斯霍斯特的彼得·胡赫爾之家主持文學項目。他現(xiàn)居威廉斯霍斯特和斯德哥爾摩兩地。
  在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以前,賽勒更為人熟知的是詩人身份,至今已出版多部詩集,其中《四十公里之夜》獲不來梅文學獎。他從2004年開始嘗試小說創(chuàng)作,著有短篇小說集《土西鐵路》和《時間的天平》,分別獲英格博格·巴赫曼獎和馮塔納獎!犊唆斔鳌肥撬撞块L篇小說,獲德國圖書獎、烏韋·約翰遜文學獎、卡施尼茨文學獎。
  譯者:顧牧,1996年畢業(yè)于西安外國語學院德語系,2007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文學理論,F(xiàn)任職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并從事德語文學作品的譯介工作,已出版譯著十余部。

目錄:
  小月亮
  特拉克爾
  馬修
  沃爾夫街
  車站旅館
  島
  克勞斯納
  房間
  洋蔥
  日記
  克魯索
  去海邊
  早餐
  圣誕松
  為什么月亮和男人要結(jié)伴去海上
  兩棲動物
  維奧拉
  在尾荊巖
  遭遇船難的人(一)
  朗誦特拉克爾
  圣杯
  敢死隊
  一種小涼亭
  真理地圖
  黑色營地
  休息日的行走路線
  三只熊
  嘴唇
  改變
  克魯索能量
  音樂會
  小精靈瑪倫
  遭遇船難的人(二)
  格里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
  耳朵
  根
  海島日
  琥珀的傳說
  第一個房間
  冰涼的手
  柴可夫斯基
  行走在欲望地區(qū)
  羅姆施塔德
  過去的生活
  自己的聲音
  血以后流
  潘神
  機器
  悲劇的最后一幕
  德國廣播電臺
  七武士
  秋天,秋天
  晚安
  不要使用武力
  黑帶子
  最后一次分配
  生的童話
  最后一個短工
  愛情
  咱們留在這里的人
  東邊的任務
  回家
  重生
  后記
  致謝
  譯后記





上一本:石濤詩文集 下一本: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克魯索的作者是[德]盧茨·賽勒,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