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雜阿含經(jīng)》校釋


作者:王建偉/金暉     整理日期:2016-12-27 11:07:15


  原始佛典,南北分傳, 塵封千年,今還清白;漢巴契會,釋疑解難,以古注古,始見真容,道源一趣,同彰其宗。
  原始佛教在佛滅度一百年后產(chǎn)生部派,至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遠播南北,其中上座部和有部所傳最力,南傳至斯里蘭卡等地(現(xiàn)存上座部完整三藏及注疏),北傳至中國(現(xiàn)存有部經(jīng)典最豐)。唐義淨《南海寄歸傳》謂:南印乃至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所傳皆上座部,北印及南海諸國(今東南亞)皆傳有部。二部盛極當年可見一斑。
  漢譯《雜阿含經(jīng)》為有部較早傳本,由法顯從斯里蘭卡取回,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漢譯,是北傳四阿含中唯一梵出作品,被認為是最接近早期佛經(jīng)原貌的佛陀言論集。而與之對應的南傳巴利本《雜尼迦耶》則完整保留了二千三百年前上座部佛經(jīng)的原貌,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佛經(jīng)。
  惜此珍本自來中國,即以“小乘經(jīng)”蒙塵,流轉(zhuǎn)千年,次第顛倒、經(jīng)卷殘失、誤寫誤補、面目難辨。直至近代有呂澂、印順等前輩對此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雜阿含經(jīng)校釋》即在此基礎(chǔ)上努力拓展,以求還原。《校釋》主要成績有三:(1)編類補佚、勘訂足本。依玄奘、義淨等譯典所記體例,重編類目、還原卷次;以《高麗藏》為底本,《房山石經(jīng)》、《趙城藏》等近十種刻本為校本,輔以漢巴經(jīng)論,校勘全文;由巴利本譯補兩卷佚經(jīng)。(2)漢巴精對、以古注古。南以巴利三藏,北以本母、阿含異本、有部阿毗達磨、有部律書等文獻,互參匯注,不避不漏,集為詞典。(3)南北相較、證其同源。全面、深入比較研究漢巴早期經(jīng)論,增改對經(jīng),記錄證據(jù),顯示南北阿含實出同源,同期經(jīng)典之詞、句、文、義皆具極高互釋性,令後期經(jīng)典望塵莫及。
  全書工程浩大、頭緒繁多,作者傾二人之力、盡十余年告成,填補了《雜阿含經(jīng)》乃至原始佛教研究領(lǐng)域的多項學術(shù)空白。本書校點恰當、譯語準確、注釋精細,不僅恢復了《雜阿含經(jīng)》的原貌、疏通了經(jīng)文的滯礙,更廓清了原始佛教的思想結(jié)構(gòu),令這部沉寂千年的古籍珍本重放光彩。
  本書有兩個版本:精裝版(980元)、平裝版(680元)。 作者簡介
  王建偉(1958~)、金暉(1971~),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師從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Kelaniya-Sri Lanka)尊者達默迪納博士(Ven. Dr. Dhammadinna)學習巴利經(jīng)典,深入南北傳佛教思想、歷史之比較研究。2000年初至今,十余年專研《雜阿含經(jīng)》及相關(guān)漢、巴原始經(jīng)論,完成《雜阿含經(jīng)校釋》(2014年付梓)。創(chuàng)立阿含學苑(āgamārāma),有《來果禪師年譜》、《生命的真意》等多種著、譯作品于海內(nèi)外出版。

目錄:
  第一冊
  序
  前言
  雜阿含經(jīng)
  第一、五陰六處因緣分
  一、五陰誦
 。ㄒ唬┪尻幖痆第1-5卷,第1-178經(jīng)]
  二、六處誦
 。ǘ┝幖痆第6-10卷,第179-463經(jīng)]
  第二冊
  三、雜因誦
 。ㄈ┮蚓壖痆第11-13(1)卷,第464-533經(jīng)]
 。ㄋ模┦臣痆第13(2)卷,第534-541經(jīng)]
 。ㄎ澹┲B集[第13(3)-14(1)卷,第542-691經(jīng)]
 。┙缂痆第14(2)-15(1)卷,第692-728經(jīng)]
 。ㄆ撸┦芗痆第15(2)卷,第729-759經(jīng)]
  第二、道品分
  四、道品誦
 。ò耍┠钐幖痆第16-17(1)卷,第760-815經(jīng)]
 。ň牛┱诩痆第17(2)卷,第816-869經(jīng)]
  (一〇)神足集[第17(3)卷,第870-956經(jīng)]
 。ㄒ灰唬└痆第17(4)-18卷,第957-1001經(jīng)]
 。ㄒ欢┝痆第18(1)卷,第1002-1061經(jīng)]
 。ㄒ蝗┯X支集[第18(2)-19卷,第1062-1128經(jīng)]
  第三冊
 。ㄒ凰模┞}道分集[第20-21(1)卷,第1129-1244經(jīng)]
 。ㄒ晃澹┌材前隳悄罴痆第21(2)卷,第1245-1267經(jīng)]
  (一六)學集[第21(3)-22(1)卷,第1268-1299經(jīng)]
  (一七)四不壞淨集[第22(2)卷,第1300-1328經(jīng)]
  第三、弟子所說佛所說分
  五、弟子所說誦
  (一八)舍利弗集[第23(1)卷,第1329-1409經(jīng)]
  (一九)目揵連集[第23(2)-24(1)卷,第1410-1462經(jīng)]
  (二〇)阿那律集[第24(2)-25(1)卷,第1463-1473經(jīng)]
  (二一)摩訶迦旃延集[第25(2)卷,第1474-1483經(jīng)]
  (二二)阿難集[第25(3)-26(1)卷,第1484-1494經(jīng)]
  (二三)質(zhì)多羅集[第26(2)卷,第1495-1504經(jīng)]
  六、佛所說誦
  (二四)羅陀集[第27(1)卷,第1505-1550經(jīng)]
 。ǘ澹┮娂痆第27(3)、28(1)卷,第1551-1643經(jīng)]
 。ǘ⿺嘀痆第27(2)、28(2)卷,第1644-7179經(jīng)]
  (二七)女人集[第29(1)卷,第7180-7213經(jīng)]
 。ǘ耍埣痆第29(2)卷,第7214-7263經(jīng)]
 。ǘ牛┙鸪狲B集[第29(3)卷,第7264-7309經(jīng)]
 。ㄈ枺┣Y婆集[第29(4)卷,第7310-7421經(jīng)]
 。ㄈ唬┨旒痆第29(5)-30(1)卷,第7422-7472經(jīng)]
 。ㄈ┬拮C集[第30(2)卷,第7473-7758經(jīng)]
 。ㄈ┤虢珀幖痆第30(3)卷,第7759-7941經(jīng)]
 。ㄈ模┎粔臏Q集[第30(4)-31(1)卷,第7942-8003經(jīng)]
 。ㄈ澹┠υX迦葉集[第31(2)-32(1)卷,第8004-8014經(jīng)]
 。ㄈ┚勐渲骷痆第32(2)卷,第8015-8024經(jīng)]
 。ㄈ撸R集[第32(3)-33(1)卷,第8025-8034經(jīng)]
  第四冊
 。ㄈ耍┠υX男集[第33(2)卷,第8035-8044經(jīng)]
  (三九)無始集[第33(3)-34(1)卷,第8045-8064經(jīng)]
 。ㄋ末枺┢捧愠黾壹痆第34(2)卷,第8065-8073經(jīng)]
 。ㄋ囊唬┩獾莱黾壹痆第34(3)-35(1)卷,第8074-8088經(jīng)]
 。ㄋ亩╇s集[第35(2)-36(1)卷,第8089-8106經(jīng)]
  (四三)譬喻集[第36(2)卷,第8107-8125經(jīng)]
  (四四)病集[第36(3)-37(1)卷,第8126-8145經(jīng)]
 。ㄋ奈澹I(yè)報集[第37(1)卷,第8146-8180經(jīng)]
  第四、伽他分
  七、八衆(zhòng)誦
  (四六)比丘集[第38-39(1)卷,第8181-8202經(jīng)]
 。ㄋ钠撸┠Ъ痆第39(2)卷,第8203-8222經(jīng)]
 。ㄋ陌耍┑坩尲痆第40-41(1)卷,第8223-8244經(jīng)]
 。ㄋ木牛﹦x利集[第41(2)-42(1)卷,第8245-8265經(jīng)]
 。ㄎ濠枺┢帕_門集[第42(2)-44(1)卷,第8266-8303經(jīng)]
  (五一)梵天集[第44(2)卷,第8304-8313經(jīng)]
  (五二)比丘尼集[第45(1)卷,第8314-8323經(jīng)]
 。ㄎ迦┢抨壬峒痆第45(2)-46(1)卷,第8324-8339經(jīng)]
 。ㄎ逅模┲T天集[第46(2)卷,第8340-8367經(jīng)]
  第五冊
  諸天集[第47-49(1)卷,第8368-8447經(jīng)]
 。ㄎ逦澹┮共婕痆第49(2)-50(1)卷,第8448-8459經(jīng)]
  (五六)林集[第50(2)卷,第8460-8491經(jīng)]
  【附錄】
  一、校釋說明
 。ㄒ唬┌姹揪駬
  (二)部帙整理
 。ㄈ┬a尷
 。ㄋ模┛s略語表
  二、新舊卷、經(jīng)號對照總表
  三、新舊經(jīng)號與巴利經(jīng)、漢譯異本經(jīng)名號對照表
  四、經(jīng)數(shù)統(tǒng)計表
  五、?庇
 。ǜ剑┱愖直
  六、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冊
  《雜阿含經(jīng)詞典》(上)[A-L]
  第七冊
  《雜阿含經(jīng)詞典》(中)[M-T]
  第八冊
  《雜阿含經(jīng)詞典》(下)[W-Z]
  跋
  後記





上一本:最后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 下一本:看漫畫讀經(jīng)典系列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雜阿含經(jīng)》校釋的作者是王建偉/金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