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經(jīng)典譯文系列·沙鄉(xiāng)年鑒


作者:利奧波德     整理日期:2016-02-03 11:08:12

這是一部堪與《瓦爾登湖》比肩的自然主義文學杰作,被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評為“20世紀自然寫作領域十大好書之一”。
本書簡介:
  這是一部堪與《瓦爾登湖》比肩的自然主義文學杰作,被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評為“20世紀自然寫作領域十大好書之一”。是西方文獻中首先自覺不懈地和系統(tǒng)地試圖創(chuàng)建一種包括整個地球自然界和將整個地球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置于道德視野的倫理理論。
  作者簡介:
  奧爾多.利奧波德(1887—1948)美國著名生態(tài)學家和環(huán)境保護主義的先驅(qū),被譽為“美國新環(huán)境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生態(tài)倫理之父”。
  目錄:
  沙鄉(xiāng)年鑒
  序……002
  一?月……005
  二?月……008
  三?月……019
  四?月……024
  五?月……032
  六?月……034
  七?月……038
  八?月……046
  九?月……048
  十?月……050
  十一月……060
  十二月……070
  目錄:
  沙鄉(xiāng)年鑒
  序……002
  一?月……005
  二?月……008
  三?月……019
  四?月……024
  五?月……032
  六?月……034
  七?月……038
  八?月……046
  九?月……048
  十?月……050
  十一月……060
  十二月……070
  沙鄉(xiāng)年鑒
  景觀的品質(zhì)
  威斯康星州……084
  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106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111
  奇瓦瓦州和索諾拉州……123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138
  馬尼托巴省……142
  品味鄉(xiāng)村
  鄉(xiāng)?村……148
  一個人的閑暇時光……151
  環(huán)?河……156
  博物學……167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生命……173前言序
  有些人沒有野生的東西也能生存,有些人則不然。這些散文
  對前者而言既是快樂的源泉,同時也將他們置于兩難的境地。
  在野生的東西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亡之前,人們對它們就
  如同對刮風和日落一樣毫不在意。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為
  了達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犧牲天然、野生和免費的一切是
  否值得。對我們這些熱愛野生事物的少數(shù)人而言,看大雁比看
  電視重要得多,而找到一朵白頭翁花的機會就如同言論自由一
  樣是我們不可剝奪的權利。
  我承認,在機械化確保我們享用美味的早餐以及科學向我序
  有些人沒有野生的東西也能生存,有些人則不然。這些散文
  對前者而言既是快樂的源泉,同時也將他們置于兩難的境地。
  在野生的東西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亡之前,人們對它們就
  如同對刮風和日落一樣毫不在意。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為
  了達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犧牲天然、野生和免費的一切是
  否值得。對我們這些熱愛野生事物的少數(shù)人而言,看大雁比看
  電視重要得多,而找到一朵白頭翁花的機會就如同言論自由一
  樣是我們不可剝奪的權利。
  我承認,在機械化確保我們享用美味的早餐以及科學向我
  們揭示其生長奧秘之前,野生的東西對于人類而言幾乎是毫無
  價值,因此與野生事物相關的沖突也就歸結于一個度的問題。
  我們少數(shù)人看到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得到的回報日趨減少這
  一規(guī)律,多數(shù)人則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點。
  人必須順應自然,這些散文就是我順應自然之作。散文分
  為三個部分。
  **部分講述了我的家人在周末的時候為了逃離太過現(xiàn)代
  的生活而居于“窩棚”時的所見所為。在威斯康星的這個因為
  破敗而被更大更美好的社會遺棄的農(nóng)場上,我們用鐵鍬和斧子
  努力重建我們在各處正在失去的一切。也正是在這里,我
  們尋找并找到了上帝賦予我們的肉食。
  這些散文按季節(jié)順序構成了一本《沙鄉(xiāng)年鑒》。
  第二部分記錄了我的一些生活片段,這些片段逐漸地,有
  時候甚至令人痛苦地讓我意識到,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與大自然的
  和諧一致。這些生活片段覆蓋了北美大陸各州,歷時四十年。
  它們適當?shù)靥岢隽艘恍┥鐣䥺栴},這些問題無一例外地帶著
  “自然環(huán)境保護”的標簽。
  第三部分用更符合邏輯的語言詳細地解釋了我們這些持不
  同意見者的一些觀點和理由。只有志同道合的讀者才會努力地
  理解第三部分的哲學問題,或許可以說這些散文旨在告訴人類
  同伴如何重新與自然同步。
  環(huán)境保護之所以沒有取得進展是因為它與亞伯拉罕土地概
  念相矛盾。我們?yōu)E用土地,因為我們認為土地是屬于我們的有
  價值的物品。只有當我們把土地視為我們隸屬于其中的群落的
  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在使用土地的時候心懷熱愛和尊敬。沒有
  別的辦法可以讓土地在機械化的人類的影響力之下幸存,也沒
  有別的辦法可以在受制于科學的前提下從土地上獲取造福文化
  的美學收獲。
  土地即群落是社會生態(tài)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熱愛土地和尊
  敬土地卻是道德規(guī)范的延伸。土地產(chǎn)生文化收獲是很早即為人
  們所熟知的一個事實,可惜后來通常被人們所遺忘。
  這些散文試圖把這些概念連接起來。
  誠然,這樣的土地觀和人文觀會受制于個人的經(jīng)驗和偏
  見,從而變得模糊或者扭曲。但是,不管真相何在,至少有一點如水晶般清晰透明,那就是我們更強大更美好的社會現(xiàn)
  在就像是一個疑病癥患者,因為過分熱衷于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而
  失去了維持身體健康的能力。整個世界都在貪婪地想要建造更
  多的浴缸,卻喪失了建造浴缸乃至開關水龍頭所必需的身體的
  穩(wěn)定性。在現(xiàn)階段再也沒有比對過剩的物質(zhì)財富的大加鄙視更
  有益的了。
  價值觀的改變或許可以通過重新評估不自然的、馴化的和
  受限制的東西,并以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東西取而代之來實現(xiàn)。奧爾多·利奧波德
  威斯康星州麥迪遜
  1948年3月4日★作者的智慧之處在于,他并沒有像我們所熟知的那種**的動物保護主義者那樣,以一個徹底的保護者視角去看世界的發(fā)展,做出尖刻和**的評價;而是很冷靜地對未來作出了判斷與分析。
  網(wǎng)友讀者
  ★如果說梭羅是出于審美,那利奧波德尊重和熱愛土地是出于生態(tài)學(共同體)的平衡。
  網(wǎng)友讀者在野生的東西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亡之前,人們對它們就如同對刮風和日落一樣毫不在意。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為了達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犧牲天然、野生和免費的一切是否值得。





上一本:閱讀的至樂:二十世紀最令人快樂的書 下一本:走神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經(jīng)典譯文系列·沙鄉(xiāng)年鑒的作者是利奧波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