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巴黎往事


作者:符曉     整理日期:2015-12-23 12:46:37

一本關(guān)于文學(xué)、藝術(shù)和旅行的書,提供了表述巴黎的新范式。作者嘗試以巴黎為中心建構(gòu)出一個小型藝術(shù)史地圖,其中既囊括了與巴黎及周邊地區(qū)相關(guān)的文化、藝術(shù)、歷史、社會等內(nèi)容,又以靈動活潑的文字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包括達芬奇、弗朗索瓦一世、拿破侖、巴爾扎克、雨果、羅丹、莫奈、雷諾阿、梵高、肖邦、薩特、巴贊、特呂弗和杜尚等人的諸多往事。既是一本了解法國藝術(shù)史的手邊書,又是一本去巴黎旅行的小手冊。
  
本書簡介:
  本書是作者留學(xué)法國期間的一本隨筆集。作者嘗試以巴黎為中心建構(gòu)出一個法國社會史和藝術(shù)史地圖,內(nèi)中囊括了與巴黎及周邊地區(qū)相關(guān)的文化、藝術(shù)、歷史、社會等內(nèi)容,共30篇文章,既涉及古,又涵蓋今,更以靈動活潑的文字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對一些歷史上的人事,作者更是滿懷深情?偠灾,本書對理解法國歷史尤其是藝術(shù)史有很大幫助,是一本了解法國藝術(shù)史和社會史的普及讀本。
  作者簡介:
  符曉(1986-),男,遼寧錦州人,東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文學(xué)博士,東北師范大學(xué)與巴黎第八大學(xué)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2013-2014),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美學(xué)研究,并在藝術(shù)史、思想史方向有計劃地拓展新話題。
  目錄:
  1蒙娜麗莎
  2百科全書、咖啡和愛情
  3日出印象
  4法蘭西的榮光
  5午夜巴黎
  6兩個雷諾阿
  7海明威來到圣米歇爾
  8電影的故事
  9永遠
  10舊制度與大革命
  11拿破侖加冕
  12雨果先生遺事
  13凡爾賽宮的主人
  14拿破侖的遺產(chǎn)目 錄
  1 蒙娜麗莎
  2 百科全書、咖啡和愛情
  3 日出印象
  4 法蘭西的榮光
  5 午夜巴黎
  6 兩個雷諾阿
  7 海明威來到圣米歇爾
  8 電影的故事
  9 永遠
  10舊制度與大革命
  11拿破侖加冕
  12雨果先生遺事
  13凡爾賽宮的主人
  14拿破侖的遺產(chǎn)
  15塞納河上的兩個小島
  16吉維尼
  17畢宏宅邸及花園
  18十年
  19蒙馬特高地
  20德拉克洛瓦
  21莎士比亞書店
  22肖邦的愛情
  23回到中世紀
  24薩特及其身邊人
  25杜尚:三十歲之前
  26巴黎的重生
  27名畫落難記
  28時尚的起源
  29另一個巴黎
  30巴黎,永遠沒個完
  后記
  前言自序
  我父親是個農(nóng)民的兒子,高中畢業(yè)但沒有考上大學(xué),自己拜師學(xué)了建筑,以此謀生,直到現(xiàn)在。父親是個小富即安的人,所以我們算不上富貴人家,勉強維持生活罷了。我母親是個村支書的女兒,她出生的那個小村莊至今仍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母親同樣沒考上大學(xué),做了幾年鄉(xiāng)村民辦教師后,專職在家相夫教子,說起來,已經(jīng)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親一樣,他們教給我很多人生的道理,遺憾的是,唯獨沒有教給我如何讀書。
  并不是說,他們覺得讀書不好,而是他們認為讀書無趣;蛘哒f,他們對文字不感興趣。自序
  我父親是個農(nóng)民的兒子,高中畢業(yè)但沒有考上大學(xué),自己拜師學(xué)了建筑,以此謀生,直到現(xiàn)在。父親是個小富即安的人,所以我們算不上富貴人家,勉強維持生活罷了。我母親是個村支書的女兒,她出生的那個小村莊至今仍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母親同樣沒考上大學(xué),做了幾年鄉(xiāng)村民辦教師后,專職在家相夫教子,說起來,已經(jīng)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親一樣,他們教給我很多人生的道理,遺憾的是,唯獨沒有教給我如何讀書。
  并不是說,他們覺得讀書不好,而是他們認為讀書無趣;蛘哒f,他們對文字不感興趣。
  我卻并不至如此。我從小就迷戀傳統(tǒng),通過小人兒書,我知道了什么是《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和《封神榜》,也知道了什么是《鐵道游擊隊》《地道戰(zhàn)》和《董存瑞》,那時候覺得這就是世界的全部。終于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沒有小人兒的書也可以稱作是書,而且內(nèi)中的故事遠比小人兒書豐富的多,心里實在是高興極了。當我將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捧在手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有點兒長大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世界之外,還有世界。十幾年前的讀書生活,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忘卻了,甚至不記得自己那時候究竟讀過哪些書,《紅巖》、《地球的紅飄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茶花女》《少年維特的煩惱》,能想起來的就這么多吧,事實上并沒有必要回憶這么多。但終生不忘的是,我也是偷偷看完《紅樓夢》和《紅與黑》的,其中原因倒并不是因為書中的內(nèi)容,而是因為母親覺得,與其將時間都放在讀這些所謂課外書上,不如多做幾道關(guān)于立體幾何或函數(shù)的練習(xí)題。那真是一個青澀而又叛逆的時代。
  后來,文學(xué)接受了我,允許我每天在圖書館里讀書,讀文學(xué)經(jīng)典。那時候,我時斷時續(xù),讀了魯迅、周作人、老舍、巴金和張愛玲,讀了余華、莫言、蘇童、張承志和陳忠實,讀了荷馬史詩、雨果、巴爾扎克、卡夫卡和帕慕克。漸漸地,我意識到,如果一個人只讀過魯迅、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和三島由紀夫,他只是一個文學(xué)青年而已,而鉆進卡爾維諾的世界里去尋找一直生活在樹上的那位男爵,文學(xué)的道路,才剛剛開始。尤其是讀了《晚唐鐘聲》和《中西美學(xué)與文化精神》兩本研究性著作之后,那是我從事文學(xué)和美學(xué)研究的兩本啟蒙書,越發(fā)理解了什么才是文學(xué)的精魂:文學(xué)并不是伏爾塔瓦河邊一個小孩子放飛一只氣球那般簡單的事情。
  因為對書中的句子和思想太過欣賞,我開始想,我也應(yīng)該寫點什么。一方面,我愿意走進用文字建構(gòu)形象的那種感覺,雖然我知道即使寫出一個簡單的場景也非常困難,哪怕是一滴水從中國南方的某個屋檐下滴落;我也知道,“說有個漂亮得不像良家婦女的姑娘,裝扮得神仙似的,穿著一雙毫無灰土的薄底呢靴,像鰻魚一樣從街上一直溜進廚房,問高里奧先生的房間在哪兒”(《高老頭》,傅雷譯),這樣的句子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寫出。但我還是想試試。另一方面,我相信,文字,可以讓歲月永恒,所以很多人說,需用藝術(shù)雕刻時光。人們的思想總是隨著時間的流駛飄忽不定,有時候像天使,有時候像幽靈,而事實上,某個歷史時間中的某種思想,無論是森林還是草原,無論是河流還是湖泊,都需要留存下記憶。誠如泰戈爾所言,他說,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我想,如果文字能記錄出一點思想或是一段年華,何樂而不為?
  機緣巧合,巴黎給了我這樣一段永恒的舊時光。
  初到巴黎,這座繁華之都給我的印象和腦海中一次又一次想象的并不一樣,穿過北部治安堪憂的九十三省圣丹尼地區(qū),泛溢在我心底的是無邊的恐懼和寂寥,關(guān)于語言和膚色,關(guān)于城市莫名的安靜,還有在這里將要發(fā)生的所有未知。我和妻子選擇蟄居在十六區(qū)一個叫Exelmans的小旅館中,度過了在巴黎最初的幾個日升日落,或者還有幾場秋雨,并準備開始接受這一切。即便這樣,我仍舊在狹窄的房間中,嘗試著翻譯了法國思想家巴迪歐的《藝術(shù)與哲學(xué)》,然后每天走下旋轉(zhuǎn)樓梯,和看門人打一聲招呼,尋找梧桐樹下的巴黎。
  梧桐的葉子,一天一天落下,對巴黎的感情,一天一天加深。我發(fā)現(xiàn),雨果筆下的巴黎,并不是我見到的這個巴黎,明信片上印著鐵塔的巴黎,也不是我見到的這個巴黎。我所見到的巴黎,街頭巷尾都寫著故事,連空氣中都滿是藝術(shù)的氣息,久而久之,我竟仿佛忘掉了圣丹尼,開始融入到這個煙花相依的世界。我愿意了解一切與歷史和藝術(shù)相關(guān)的風(fēng)物,在盧浮宮,在凡爾賽,在圣母院,在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
  沒有必要傾訴太多我對巴黎充滿感情的原因,這本小書就是最好的注腳和證明。雖然這些文字看上去略顯無知,但是之于我本人卻是一曲唱不完的詠嘆調(diào)。然而,這雖說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卻并不意味著,這本小書不需要別人閱讀。作為作者,我真心希望書中那些關(guān)于巴黎的往事,能在讀者心上留下一抹哪怕淺淺的印痕。如果各位能再慷慨一點,說這本書至少不是一本壞書,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實,寫完這本小書的那一刻,我心靜如水,未見一波漣漪。我知道,這只是年少時的一場夢而已,后面還有幾十年的長路要走。何況,如今的巴黎,已經(jīng)距我很遙遠了,只會出現(xiàn)在我和妻子的回憶中。在寓所里,我和妻子每天過著閑適的生活,繼續(xù)讀書,偶爾寫作,累了,就坐下來,喝一杯清茶,聊俗情冷暖,聊莽蒼世道。
  而窗外,是姹紫嫣紅,大千世界。
  后記
  逢著這本小書行將出版的時候,人在巴黎所經(jīng)歷的那些舊事已然遙遙,想起來,距我和妻子離開戴高樂機場的那個還能看見夕陽的傍晚,又隔了一個春夏,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時光匆匆,而又匆匆,帶著回憶,也只有回憶。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想著自己也能成為一位作家,雖然那時候我并不知道究竟是長句子更美還是短句子更美。如今,即使已經(jīng)寫出來的這些稚嫩文字,我也是在學(xué)著別人的樣子,亦步亦趨。
  感謝孫啟棟、何少華在異國他鄉(xiāng)給予的諸多幫助,懷念和他們一起旅行和聊天的日子。感謝田賀、曾筱琪伉儷為這本小書能夠出版所做的一切。感謝施萍編輯,她對本書認真負責(zé)的態(tài)度讓我感動。
  感謝我的妻子。想對她說的話很多,都藏在心底。
  符曉
  二零一五年七月于長春
  蒙娜麗莎
  昂布瓦斯,是法國西北部一個非常普通的小鎮(zhèn),屋檐錯落,街巷深深。一條大河將小鎮(zhèn)一分為三,河水蜿蜒西向,仿佛昂布瓦斯幾百年間逝去的時光。這河就是盧瓦河,法蘭西第一長河。
  距離昂布瓦斯兩千公里之外,意大利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在夕陽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像是半島上的一顆寶石。
  那是1502年的佛羅倫薩。大畫家達芬奇已經(jīng)是半百之年,他之前的業(yè)績足以使他當之無愧成為著名的畫家:那時候他就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完成了第一幅《巖間圣母》和《最后的晚餐》。當然,他更是個博學(xué)多才者:雕塑家、音樂家、數(shù)學(xué)家、建筑家……他甚至是個馴馬師,人們想象不到一個人怎么能了解那么多知識、掌握那么多本領(lǐng),但達芬奇確實做到了。兩年前列奧納多回到了他的故鄉(xiāng)佛羅倫薩,官方職業(yè)是一名建筑師,負責(zé)軍事建筑,早出晚歸,看似普通的生活卻譜出了達芬奇生命中最華美的樂章。因為就在1502年的佛羅倫薩,達芬奇開始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
  從那時起,《蒙娜麗莎》就是謎之種種。
  想了解達芬奇和《蒙娜麗莎》最初的模樣,不如去讀讀喬爾喬瓦薩里的《藝苑名人傳》,這位同樣生活在16世紀的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是時間上距離達芬奇最近的人,是第一個為達芬奇作傳者,所以人們往往愿意相信他。據(jù)瓦薩里的記載,蒙娜麗莎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吉奧亢多的嬌妻,美麗動人,達芬奇為了讓她保持愉悅的狀態(tài),請來樂師、歌手和小丑為她表演,即使歷時四年也沒有完成這幅只有四平方英尺畫作的全部。然而就是這幅未完成的《蒙娜麗莎》,也得到了瓦薩里的盛贊:從眼睛到鼻子,從睫毛到嘴角,無不刻畫得細致入微又栩栩如生,甚至能從夫人喉頭的凹陷之處感受到脈搏的跳動,總之是一件讓最大膽的藝術(shù)家也深陷絕望的作品。這可以說是人們了解《蒙娜麗莎》的最早資料。然而,歲月滄桑,隨著瓦薩里的《達芬奇?zhèn)鳌蜂螞]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家開始不相信,不相信文藝復(fù)興畫家的故事竟至如此平淡無奇索然無味,不相信商人的妻子成為藝術(shù)大師的模特之后不為人知,不相信達芬奇畫就這樣一幅曠世杰作卻沒留下只言片語,這些“不相信”讓《蒙娜麗莎》500年間成為“說不盡的”《蒙娜麗莎》。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人真正知道蒙娜麗莎姓甚名誰,有人說她確實是富商夫人麗莎焦孔多,也有人說她是米蘭的大公夫人,甚至有人說她就是達芬奇自己,拋下這些歷史學(xué)家的事情不說,僅僅繪畫本身就足以讓人們津津樂道。
  就在達芬奇完成《蒙娜麗莎》十年之后,一位被稱作“騎士王”的法國君主將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占為己有。這位一生好戰(zhàn)而又屢戰(zhàn)屢敗的弗朗索瓦一世即使在國王之列也是一位佼佼者,二十一歲就在蘭斯大教堂舉行了加冕禮,是法國歷史上最受人尊敬和愛戴的領(lǐng)袖之一―并不是因為法國人景仰他發(fā)起的一次又一次戰(zhàn)爭,而是因為他憑借一己之力成為藝術(shù)的庇護者。小弗朗索瓦的童年正趕上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對意大利發(fā)動戰(zhàn)爭的年代,那時候意大利的文化就已經(jīng)通過戰(zhàn)爭來到了法國,小弗朗索瓦也深受影響。后來,當他的鐵騎踏進亞平寧半島,弗朗索瓦一世簡直被傳說中意大利的文化和藝術(shù)震撼了。于是他發(fā)誓要把璀璨的意大利的文藝復(fù)興帶回法蘭西,就這樣,他帶回了米開朗基羅的《垂死的奴隸》,帶回了拉斐爾《美麗的園丁》,最重要的是,他同時帶回了達芬奇,當然,還有《蒙娜麗莎》。那一年,達芬奇已經(jīng)六十四歲,而弗朗索瓦一世只有二十二歲。
  年輕的國王把達芬奇請到那個叫作昂布瓦斯的小鎮(zhèn),賜給他一座莊園。
  昂布瓦斯很小,小到一天時間可以走遍每一條街巷。小鎮(zhèn)被盧瓦河一分為三,河中心的小島上只有十幾戶人家,北岸有一個車站,簡單,方正,無論什么時候等車的人都不多,即使列車駛過也格外安靜。南岸無疑是昂布瓦斯的主體,一條狹長的商業(yè)街,面包店、文具店、成衣店,一應(yīng)俱全,以商業(yè)街為中心,民房鱗次櫛比,構(gòu)成橫七豎八的幾條小巷。小鎮(zhèn)的居民熱情好客,臨街有一個叫作盧瓦河啤酒屋的小餐館,早餐的時候走進屋子會聽見所有人對你說“早上好”,走在路上即使互不相識的人見面了也會說“您好”,那種親切感真是前所未有。
  無論站在小鎮(zhèn)的哪個角落,都可以看見昂布瓦斯城堡,雄偉厚重的皇家城堡,那里曾經(jīng)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家。早在公元四世紀,為了保護城市最頂端的國王寢宮,工匠挖掘了第一條壕溝,成為城堡的最早的雛形。這座城堡甫一建成就走進了法國的歷史,整個中世紀都沒有擺脫因為成為權(quán)利的象征而被相互爭奪的命運,直到1431年才成為王室的財產(chǎn)。今天看到的兩座體量巨大的騎士塔樓就是查理八世時代的產(chǎn)物。后來,弗朗索瓦一世為了緬懷在昂布瓦斯城堡逝去的童年,不但給予小鎮(zhèn)居民優(yōu)惠的稅務(wù)政策,而且進一步裝飾這座已經(jīng)堪稱完美的建筑,于是,城堡又融入了一股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意大利風(fēng)。
  昂布瓦斯城堡修建在盧瓦河邊的一塊巨大高地上,內(nèi)中有200多間廳堂,有亨利二世的寢宮,有奧爾良的套件,有路易•菲利普的音樂廳,連接處迂回曲折,讓人找不到出口。米尼牧塔樓可以說是高地上的高地,距離城堡的塔基近40米,在這里登高望遠,暮靄沉沉,盧瓦河兩岸的秀色盡收眼底,遠處的平原和天際相連,近處的小島上不時有白鳥飛過,那種滄桑感容易使人感覺已經(jīng)回到16世紀,回到弗朗索瓦一世和達芬奇的時代。在城堡的另一側(cè),可以俯瞰整個昂布瓦斯小鎮(zhèn),鴿子在屋檐上啄食嬉戲,一排排房脊中間是幾株老樹,尖頂教堂的十字架成為另一個制高點,更遠處的西南方是一幢磚紅色的多層建筑,那就是弗朗索瓦一世贈與達芬奇的莊園,克洛呂斯莊園。
  這座莊園至今依舊保持著達芬奇當年生活的樣子,青草綠樹,黑瓦紅樓,五百年前仿佛就是昨天。就是在這座莊園,達芬奇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三個春秋。作為法國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給了達芬奇極大的尊重,每有時間就會來到這部“百科全書”面前,兩人可以說無話不談,弗朗索瓦一世甚至親切地稱呼達芬奇為“我的父親”。為了方便老人和青年的交流,昂布瓦斯城堡和克洛呂斯莊園之間竟然出現(xiàn)了一條暗道,只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國王對畫家的景仰。
  然而,人總是要死的。達芬奇還是死在了弗朗索瓦一世的懷里。
  19世紀初,法國畫家安格爾根據(jù)傳說創(chuàng)作了那幅《達芬奇之死》,其中的人物不多,卻個個傳神:有的人不相信達芬奇的死已經(jīng)是個事實,有的人在默默地端詳著畫家的最后容顏,有的人在靜靜地為逝者祈禱,畫面中最重要的光線當然給了弗朗索瓦一世和達芬奇,國王神情凝重,形色悲傷,老人面色蠟黃,形容枯槁,陷入國王深深的臂彎當中。這幅作品看上去非常安靜,讓人觀后不忍開口說話,那個瞬間也仿佛在畫面上永遠定格。
  藝術(shù)總是很有魅力,安格爾的這幅畫讓傳說成了歷史。
  1519年4月23日,達芬奇向公證人紀堯姆布羅口述遺囑,希望將自己葬在昂布瓦斯的圣弗洛朗坦教務(wù)所,八天之后,他被安葬在那里,距離昂布瓦斯城堡僅一箭之遙。1810年左右,教務(wù)所被毀,達芬奇的墓地也遭到破壞。直到1863年,法國博物館督查員阿爾塞納巫塞耶組織遺址的挖掘,發(fā)現(xiàn)了一塊殘留著達芬奇名字和畫家主保圣人圣呂克的墓碑和一副骸骨,鑒定證明這就是達芬奇的遺骸。于是,在1871年,達芬奇被移葬到圣于貝爾教堂,從那時起,這位偉大的文藝復(fù)興的先驅(qū)終于得以安眠。
  圣于貝爾教堂是達芬奇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最早尊奉狩獵神圣于貝爾,后來成為國王的私人禮拜堂,教堂雖然不大,卻是藝術(shù)和歷史的精華:火焰哥特式,檐部雕刻著青蛙、蛇和猴子等動物圖案;玻璃彩繪天窗;過梁上雕刻著各種宗教故事,可以說小巧而玲瓏。達芬奇的墓地要比這個小教堂簡單得多,沒有墓碑,只是安身之處的方磚顏色和樣式和其他不同而已,一面刻著畫家的頭部雕像,一面寫著LEONARDODAVINCI,僅此而已,如果不是慕名而來,真會把大師的墓地錯過。
  《蒙娜麗莎》成為達芬奇身后最珍貴的遺產(chǎn)。弗朗索瓦一世花了4000埃居買下了這幅畫,將她保存在巴黎東南部的楓丹白露宮,直到路易十四時代,《蒙娜麗莎》才回到自己現(xiàn)在的家,巴黎盧浮宮。
  《蒙娜麗莎》的確很美,事實上自她誕生之后,達芬奇從來就沒停止過對她的修改,F(xiàn)在,人們可以看到她身體的四分之三和一張無時無刻不在微笑的臉,這種構(gòu)圖本身就使這位富商夫人栩栩如生。據(jù)說人類的一次發(fā)笑會調(diào)動五十幾塊肌肉,如果不是對這些肌肉諳熟于心,畫家絕對不會畫出如此神秘的微笑,還有眼鼻唇之間的張力,衣飾的褶皺,纖細的雙手,背后的山水,明暗的變化,仿佛她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一首無言的詩。至于那些喜歡《蒙娜麗莎》的理由,實在是不需多費筆墨。
  總之,《蒙娜麗莎》的身上發(fā)生著所有人的故事。
  因為《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最精湛的藝術(shù)品,盧浮宮博物館專門策劃設(shè)計了蒙娜麗莎廳,給了《蒙娜麗莎》最深沉的愛和尊重。她現(xiàn)在就掛在蒙娜麗莎廳的中心位置上,微笑著,面向世人。參觀盧浮宮的人們幾乎每個人都要來到《蒙娜麗莎》面前,或靜觀,或議論,或興奮,或感嘆,想在心中或腦際留下《蒙娜麗莎》的瞬間與永恒,就仿佛偌大的展館只有達芬奇這一幅作品。其實,蒙娜麗莎廳的杰作又何止幾十件。在她對面的高墻上,就巍然懸垂著《迦南的婚禮》,委羅內(nèi)塞的巨作,尺寸是《蒙娜麗莎》的162倍有余,1798年被拿破侖的軍隊帶回法國,從此在巴黎安家;在她的左手邊,是提香晚年所繪的《弗朗索瓦一世像》,國王頭戴黑冠,安靜祥和,笑容可掬,就像是一位游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這位開明君主將《蒙娜麗莎》請到了盧浮宮所在的這片土地上。但《蒙娜麗莎》的魅力就在于,沒人愿意在她面前顧左右而言他。
  如今,弗朗索瓦一世同其他法王一起睡在巴黎北部的圣丹尼修道院,達芬奇躺在盧瓦爾省昂布瓦斯的圣于貝爾小教堂,至于他們同《蒙娜麗莎》的前世與今生,都已隨著滔滔西向的盧瓦河水,留給歷史與后人評說了。
  





上一本:愿在美好思想前停留 下一本:桐城派文論的現(xiàn)代回響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巴黎往事的作者是符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