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新聞背后的新聞


作者:孫金嶺     整理日期:2015-11-23 15:22:30


本書簡介:
  這是一部真實反映中國新聞記者心路歷程的個人文集,也是一部生動闡釋電視新聞理念與實踐的精品力作。作為中央電視臺一名資深的新聞工作者,作者孫金嶺在近20年的時間里,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考和優(yōu)美的文字,堅持記錄了大時代背景下央視新聞內(nèi)部那波瀾壯闊、不同凡響的探索之路,客觀再現(xiàn)了身處其中的新聞從業(yè)者們那鮮為人知、執(zhí)著前行的風(fēng)雨路程。震撼源于真相。以一個記者的眼光,觀察社會探究新聞發(fā)生的內(nèi)幕,梳理央視新聞的發(fā)展脈絡(luò),直面中國記者的生存環(huán)境,它帶給讀者的是一份現(xiàn)實的犀利與歷史的深邃。精彩更來自鮮活。以一個作家的筆觸,聚焦記者挖掘新聞背后的力量,講述新聞同行的逸聞趣事,展現(xiàn)中國記者的精神世界,它留給讀者的是一種觸動靈魂的情感體驗與奇妙無比的文學(xué)回味。
  作者簡介:
  孫金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資深新聞媒體人。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新聞?wù){(diào)查》《焦點訪談》等欄目做策劃記者,并長期擔(dān)任新聞評論部制片人和播出主管。創(chuàng)作的電視作品曾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和“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是《感動中國》“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這一定位語的原創(chuàng)者,F(xiàn)為央視新聞中心綜合部制片人。至今編輯出版了10多部、450萬字的電視新聞書籍,其中《〈焦點訪談〉紅皮書》榮獲第14屆“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廣電系統(tǒng)百佳理論工作者”稱號獲得者、中宣部“千人計劃學(xué)者”。著有《直問中國電視人》《花邊新聞》等專著以及《田家父子》《中國戶口》等長篇小說。
  目錄:
  代序
  ◎感動自己的崔永元002
  ◎那一刻,你的美麗超凡脫俗007
  ◎長得不像壞人的王志013
  ◎崔永元的“抑郁癥”,真的具有社會學(xué)價值嗎?018
  ◎“生女當(dāng)如張泉靈”026
  ◎我看新聞頻道主持人們的那張臉033
  ◎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感動中國》節(jié)目定位語誕生始末040
  ◎三問新聞頻道創(chuàng)辦之內(nèi)幕059
  ◎《東方時空》,一群能走到中國角落里去的電視人075
  ◎革命與請客吃飯082
  ◎中國記者飯局大起底091
  ◎一場球賽引發(fā)的混戰(zhàn)
  ——新聞專題部籃球隊比賽的另類綜述096代序我眼中的“國嘴”們
  ◎感動自己的崔永元002
  ◎那一刻,你的美麗超凡脫俗007
  ◎長得不像壞人的王志013
  ◎崔永元的“抑郁癥”,真的具有社會學(xué)價值嗎?018
  ◎“生女當(dāng)如張泉靈”026
  ◎我看新聞頻道主持人們的那張臉033央視評論部大事記
  ◎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感動中國》節(jié)目定位語誕生始末040
  ◎三問新聞頻道創(chuàng)辦之內(nèi)幕059
  ◎《東方時空》,一群能走到中國角落里去的電視人075
  ◎革命與請客吃飯082
  ◎中國記者飯局大起底091
  ◎一場球賽引發(fā)的混戰(zhàn)
  ——新聞專題部籃球隊比賽的另類綜述096
  ◎祭陳虻文107
  《新聞?wù){(diào)查》內(nèi)情探秘
  ◎宿命·為《新聞?wù){(diào)查》創(chuàng)辦十年而記112
  ◎《新聞?wù){(diào)查》的女人們121
  ◎誰是《新聞?wù){(diào)查》的舉報線人?130
  ◎聯(lián)絡(luò)“官人”137
  ◎當(dāng)大浪襲來的時候148
  ◎笑意寫在希望的臉上156
  ◎《新聞?wù){(diào)查》的眾生相162
  ◎今夜無法入眠189《焦點訪談》臺前幕后
  ◎觀眾來信宛若片片如火的楓葉196
  ◎面對“責(zé)任”,尋找新聞的力量203
  ◎自己感動的王文雁214
  ◎《歲月回響》的回想219
  ◎榮光·為《焦點訪談》創(chuàng)辦十年而記230
  ◎替領(lǐng)導(dǎo)去開會的異樣感覺239朝花夕拾
  ◎新聞評論部那些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共89則)246前言代序(一)
  在喧囂的時代,秉持冷峻的思考,鐵肩擔(dān)道義;在繁雜的社會,堅守靈魂的純真,妙手著文章。這是深嵌到中國記者骨髓里的一種理想追求,也是他們宿命一般的自我擔(dān)當(dāng)。
  讀《新聞背后的新聞》,一個波瀾壯闊、揚清激濁的時代,撲面而來;品金嶺的妙文佳作,一個心懷憂患、鮮活澎湃的靈魂,躍然紙上!
  ——康輝
  代序(二)
  堅持,很難。
  金嶺老師的這本書,是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堅持記錄下的3D版的央視新聞、央視新聞人。
  書中的我們從同一個點出發(fā),每個人卻跑出不同的軌跡。沿著他的筆跡,我們回溯著自己來時的足跡,更在其中尋覓到青春的印跡。
  這本書可能也會讓您——一路陪伴央視新聞的朋友們,揭開塵封的心緒,回憶起當(dāng)年的點點滴滴,觸動腦海中最珍貴的記憶。
  這是人生中難得的一份默契。代序(一)
  在喧囂的時代,秉持冷峻的思考,鐵肩擔(dān)道義;在繁雜的社會,堅守靈魂的純真,妙手著文章。這是深嵌到中國記者骨髓里的一種理想追求,也是他們宿命一般的自我擔(dān)當(dāng)。
  讀《新聞背后的新聞》,一個波瀾壯闊、揚清激濁的時代,撲面而來;品金嶺的妙文佳作,一個心懷憂患、鮮活澎湃的靈魂,躍然紙上!
  ——康輝
  代序(二)
  堅持,很難。
  金嶺老師的這本書,是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堅持記錄下的3D版的央視新聞、央視新聞人。
  書中的我們從同一個點出發(fā),每個人卻跑出不同的軌跡。沿著他的筆跡,我們回溯著自己來時的足跡,更在其中尋覓到青春的印跡。
  這本書可能也會讓您——一路陪伴央視新聞的朋友們,揭開塵封的心緒,回憶起當(dāng)年的點點滴滴,觸動腦海中最珍貴的記憶。
  這是人生中難得的一份默契。
  ——海霞
  代序(三)
  將近十五年前,我加入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評論部這個中國新聞旗艦團隊時,有位前輩跟我說:“那里都是想要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一筆的人!
  這一筆到底是什么,其實我很懵懂,但我知道它一定是方向,是獵獵風(fēng)中招展的豪邁。這豪邁是對新聞的熱愛,是對理想的追求,是對未來的期待。這一筆的濃烈,在熒屏上,你未必看得到。
  黃金十年里,曾經(jīng)閃耀著無數(shù)金子般的夢想、執(zhí)著和堅強。這些形容詞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面孔,那朝氣讓你聽得到激昂的心跳,看得見汩汩涌動的鮮紅的血液。這一筆的熾熱,在熒屏上,你未必看得到。
  他們理應(yīng)被記錄、被知曉。
  謝謝金嶺老師做了這件事。
  如果你想找到答案,就請翻開這本《新聞背后的新聞》。
  ——文靜
  代序(四)
  《新聞背后的新聞》是一部客觀反映當(dāng)代央視新聞砥礪前行的經(jīng)典力作,也是一部真實記錄中國新聞記者心路歷程的難得精品,讀來令人震撼,感慨萬千。
  金嶺那優(yōu)美文字中留下的思想裂隙,那思想裂隙間填滿的時代烙印,讓人更加相信“歷史是昨天的新聞,新聞是明天的歷史”。
  ——崔志剛





上一本:植物記:新疆篇 下一本:文學(xué)與人生八講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新聞背后的新聞的作者是孫金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