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贈給西方的*好禮物” ——《紐約時報》 一般說來,年輕時都會喜歡泰戈爾,而年紀大了,有了一段閱歷之后,就會轉向紀伯倫。 ——冰心 資深翻譯家錢滿素**權威譯本 中英文對照 本書簡介: 《先知》是紀伯倫的巔峰之作,探討愛與美、生與死等生命的奧秘。歐美評論家把《先知》和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并稱為東方最美妙的聲音。紀伯倫稱之為“我的第二次誕生,第一次洗禮”。 《沙與沬》用格言闡釋生命、藝術、愛情、人性,以“沙”“泡沫”喻人似沙般微小、事物如泡沫般虛幻,寓意深刻,充滿智慧,音韻妙曼,宛如天籟。 作者簡介: 紀伯倫 。↘ahlilGibran,1883—1931),黎巴嫩詩人、小說家。曾留學法國,后長期僑居美國。作品多歌頌自然景色和愛情,流露感傷情緒。詩集有《淚與笑》、《行列圣歌》、《先知》等。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反映東方婦女的悲慘生活。除文學創(chuàng)作外,也擅長繪畫。 錢滿素 江蘇無錫人。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碩士學位,1986、199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碩士學位、文明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英美語言與文學研究。出版專著《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美國文明》、《美國文明圖庫》,編著《美國當代小說家論》、《我有一個夢想》、《紀伯倫全集》(英文卷)、《我,生為女人》、《歐?亨利市民小說》、《韋斯特小說集》。論文集有《飛出籠子去唱》,譯著有《審判》(合譯)、《先知》、《沙與沫》!皷|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紐約時報》 一般說來,年輕時都會喜歡泰戈爾,而年紀大了,有了一段閱歷之后,就會轉向紀伯倫。 ——冰心船至 被選與被愛的穆斯塔法,他時代的曙光。十二年了,他在阿法利斯城中等待他的船只歸來,好將他送回出生的島上。 第十二年那收獲的“綺露”“綺露”,阿拉伯語的九月。月到了第七天,他出城山,瞭望大海,只見船從霧中馳來。他心扉頓開,他的喜悅飛向遙遠的海面。他閉上雙目,在靈魂的靜穆中祈禱。 然而下山時,他卻感到一陣悲涼,心中思量:我何以能平靜地離去,不覺哀傷?不,我不可能離開 這城市而全然不負精神創(chuàng)傷。漫長而痛苦的白晝啊,漫長而孤寂的夜,我在這城墻內(nèi)度過。誰能毫不惋惜,就此別了他的痛苦孤寂?在這街上,我撒下太多的精神碎片,在這山中,裸露地走著我太多的渴望之子,我不能就此離去而不覺沉重,不覺創(chuàng)痛。今天我不是在脫棄一件衣裳,而是在親手撕下皮膚。我留下的也不是一個思想,而是用饑渴釀蜜的心靈。 可是我不能再久留,那將萬物召去的大海正在召喚我,我必須上船?v然夜間時辰火樣灼熱,我若留下,便只會凍成冰塊,鑄入模具。我樂意將此間的一切帶走,但又豈能做到?聲音不能帶走賦予它翅翼的唇舌,它必須獨自尋找穹蒼。梟鷹只有獨自行空,撇下窩巢,方能飛越太陽。 如今他行至山腳,又一次面向大海,只見他的船只冉冉駛入港灣,船首的海員們,正是他的故鄉(xiāng)人。 他的靈魂在向他們呼喊,他說:我那遠古母親的子孫,你們這些弄潮兒啊,多少次你們在我夢中揚帆。如今你們在我覺醒時駛來,但覺醒只是我更深的夢境。我已整裝待發(fā),我的熱望正和滿帆一起等候風起。就這一回了,我將再呼吸這靜止的空氣,就這一次了,我將再投回依戀的目光。然后我將站在你們中間,海員中的一名海員。還有你,茫茫大海,不眠的母親,唯有你是江河溪流的自由與安寧,這溪流只需再拐一個彎,在林中再低語一回,然后我將投入你的懷抱,無窮的一滴投入無窮的大海。 正當行走之際,他從遠處望見男男女女離開田野,匆匆趕往城門。他聽見他們在呼喚他的名字,隔著田野彼此喊叫,告知他的船已來臨。 他自語道:分別之日將會是相聚之時嗎? 能否這樣說,我的黃昏果真是我的黎明? 那放下耕耘犁鍬的人,那停下榨酒輪兒的人,我能給他們什么呢? 我的心將變成一棵樹,果實累累,好采來給他們嗎?我的欲將如噴泉涌流,好斟滿他們的杯兒嗎? 我是一架豎琴,好讓那強者的手來撥動,我還是一支笛,好讓他的氣流能通過? 我是一個默默的求索者,我在沉默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寶藏,能信心十足地分發(fā)呢? 如果這就是我的收獲之日,我是在哪片田里播下種子,又是在哪個被遺忘的季節(jié)? 如果這真是我舉起提燈之時,那燈里燃燒的將不是我的火焰。我將舉起那提燈,又空又黑。守夜的衛(wèi)士將為它添油,還要給它點火。 這些事他用話道出,可是他心中還有許多留著沒說,因為他自己也說不出心中更深的秘密。 他進城的時候,眾人齊來迎接,他們像是用一個聲音在向他呼喚。 城里的長老站前說道:先別離開我們。 你是我們遲暮中的正午,你的青春賦予我們夢幻去夢幻。 你在我們中間不是路人,也非客人,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熱愛的人。別讓我們的眼睛蒙受渴望你臉龐的痛苦。 男女祭司對他言道:別讓海浪把我們就此分開,別讓你在我們中間度過的歲月就此化作記憶。 你如精靈行走在我們之中,你的影子如明燈照亮我們面容。 我們深愛你,可我們的愛悄然無聲,它被輕紗籠罩。現(xiàn)在它向你高呼,一無遮掩地佇立在你面前。愛總是這樣,不到離別不知其深。 旁人也都前來挽留,但他并不作答。他只是低垂著頭;靠近他站的人們看見他淚落胸前。他和眾人走向殿前的廣場。 圣殿里走出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米切爾,一個女先知。 他望著她,無限溫和。不正是她,在他進城剛一天,便第一個尋找和信仰了他。 她向他歡呼致賀,說道:上帝的先知,為尋求至真,你向遠處尋覓歸船已經(jīng)很久。 如今船已來臨,你須離去。 你深深渴盼記憶中的故土,渴盼你宏愿的實現(xiàn);我們的愛不會系住你,我們的需求也不會留住你。 可是在你離去之前,我們有個請求,對我們講講吧,賜給我們真理。 我們將把它留給子女,他們再留給他們的子女,真理不會消亡。 在孤獨中,你注視著我們的白天;在警覺中,你聽到我們睡夢中的哭泣歡笑。 現(xiàn)在請你揭示我們的真我,告訴我們你所知道的從生到死。 他應道,阿法利斯的人民啊,除了此刻正活躍在你們靈魂中的那些事,我還能說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