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看似生活對你的刁難,其實都是祝愿


作者:云水禪心     整理日期:2015-11-05 11:03:15


本書簡介:
  送給遇事心浮氣躁,做人意志不定,在名利情的欲望中難以自控的人為你減輕欲望炙烤的痛苦,帶你避開名利之爭的紛擾,真正地遠離急躁、緊張、嫉妒、抱怨和恐懼。本書以自律、持戒為主線,帶你領(lǐng)悟修行的真諦,進而獲得心平氣和、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進而改善命運,遠離厄運,得到福氣。
  作者簡介:
  云水禪心:資深編輯,在修心養(yǎng)性領(lǐng)域數(shù)十年的深耕勤作,造就了其隨性、隨心,又極具哲理和智慧的文字風(fēng)格。他的文字展現(xiàn)了他對人生、社會、文化、生活的獨特視角,給人一種平和、積極的價值觀,深受讀者歡迎。代表作《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茶說——味因水覺甘美,心因茶而和寧》
  目錄:
  第一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何物重如地?戒律重如地。何物高如山?傲慢高如山。何物多如草?煩惱多如草。何物快如風(fēng)?心念快如風(fēng)。
  善與惡有多遠?一念之間002
  富與窮有多遠?知足之間007
  舍與得有多遠?放下之間012
  靜與鬧有多遠?屏息之間016
  心與佛有多遠?迷悟之間021
  成與敗有多遠?起步之間025
  愛與恨有多遠?轉(zhuǎn)身之間030
  第二輯│閑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
  談?wù)撟约和鶗砸詾槭,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會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人間三千事,一笑皆了之。少惹些是非煩惱,生活會多第一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何物重如地?戒律重如地。何物高如山?傲慢高如山。何物多如草?煩惱多如草。何物快如風(fēng)?心念快如風(fēng)。善與惡有多遠?一念之間002富與窮有多遠?知足之間007舍與得有多遠?放下之間012靜與鬧有多遠?屏息之間016心與佛有多遠?迷悟之間021成與敗有多遠?起步之間025愛與恨有多遠?轉(zhuǎn)身之間030第二輯│閑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談?wù)撟约和鶗砸詾槭,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會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人間三千事,一笑皆了之。少惹些是非煩惱,生活會多許多輕松和自在。論人是非者,定是是非人036做人如蘭,人生至境是不爭040心靜則清,心定則恒044越難接納之人,越是貴客048恒以慈悲水,洗滌悔悟心052才高不自詡,位高不自傲056不念舊惡,寬容待人061懺悔洗心,自省修身065平常心觀世事,則事事平常070第三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很多修行人都是在“塵埃里”持戒,他們生活低調(diào),言語直樸,行為謙卑……他們把這叫作惜福,叫作持戒。這些“低到塵埃里”的人,讓人出自內(nèi)心生出敬仰,就像是塵埃里開出的花朵,散發(fā)出沁人的芳香。忍是無價寶,養(yǎng)就胸中一段春076修得心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080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085心有敬畏,行有所止089不熄妒火,自取滅亡093知足少欲,隨和自在097痛而不言,笑而不語102心靈獨立,不役于物106第四輯│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出曜經(jīng)》云:“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渧雖微,漸盈大器!币馑际遣灰p視小善,以為不會帶來福報,水滴雖小,也能盛滿大器皿,深厚的福德,是點滴修行而得。福從小善得,修行于點滴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112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116上善若水,從善如流121動機至善,私心了無125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130第五輯│嗔心折福,寬心添壽生活中,輸給別人,就去生氣;別人太好,我們又妒火中燒;別人的一句話聽不慣,心里就生氣……這樣天天在嗔心里面生活,怎么不把功德統(tǒng)統(tǒng)都燒盡呢?唯有滅了嗔心,才能添福加壽。無言花自香,淡定人從容136嗔心折福,寬心添壽14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4己心完美,則世間完美148正視自己,活在當(dāng)下153接受,是變好的開始158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163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dāng),逆境順境看襟度167第六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人受萬物滋養(yǎng),同時人擁有滋養(yǎng)萬物之心。滋養(yǎng)萬物的終極關(guān)懷,稱為佛心,領(lǐng)悟萬物真諦的清凈情調(diào),稱為仙骨。持戒的人懂得:活著是為了經(jīng)歷,經(jīng)歷就是修行佛心仙骨。從容入世,清淡出塵172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177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182時間從來不回答,生命從來不喧嘩186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190身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194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199愛是幸福的香味,不是負擔(dān)203固執(zhí)不必耗盡,釋然利于己207前言 持戒的魅力在于“靜美”。外表的寧靜給人以美,內(nèi)心的寧靜給人以慧。外表寧靜,因安穩(wěn)而給人靜穆之美,因無爭給人以祥和之美。內(nèi)心寧靜,因淡泊而不受誘惑,因凝神而思遠,因鎮(zhèn)定而從容,因而智慧常在。持戒,不是單純的平靜,而是人生沉淀在靈魂深處的智慧,是人生最美的狀態(tài)。
  持戒的功用在于為心靈找家,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要學(xué)會和外界獨處,和生命獨處,和自己獨處。學(xué)會獨處的人,心胸才能夠豁達;學(xué)會獨處的人,心智才能夠成熟;學(xué)會獨處的人,才能領(lǐng)悟到生活的深邃。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獨處讓我們內(nèi)心充實起來。我們的內(nèi)心就是在無數(shù)個獨處中漸漸堅強起來。獨處,讓內(nèi)心更強大。
  持戒的目的是獲得清凈心。一念苦,一念樂,一念得,一念失,我們的心在苦樂得失間無數(shù)次地來與去,會有疲倦的時候,我們要時常護理好自己的內(nèi)心,心平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心清凈了,才能看見萬物的清澈,心放下了,才不被他物所負累,心明了了,才不因外境而迷離。如果,人生是一個劇場,這個導(dǎo)演不在別處,只在心里。為人處事靠自己,背后評說由他人。有時我們太在意耳邊的聲音,決策優(yōu)柔寡斷,行動畏首畏尾,最終累了心靈,困了精神。就算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指指點點;即便你一塌糊涂,亦能聽到贊歌。能夠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不必糾結(jié)于外界的評判,不必掉進他人的眼神,不必為了討好這個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有人問禪師:“怎樣才能擁有完整的世界?”禪師說:“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清凈一半,濁穢一半。很可惜,你擁有的不可能是完整的世界!边@人又問:“為什么?”禪師說:“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殘缺的一半,所以你擁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無完整可言,可有持戒修禪,才能趨于圓滿。”持戒就是幫助我們控制欲求,保持寬心的狀態(tài)。學(xué)會包容,就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抑郁是健康殺手,憂心是衰老按鍵,浮躁是生命大敵,貪婪是靈魂鎖鏈。心無雜念身長健,人不奢求性自安。
  持戒還能消除執(zhí)念。人生的最大遺憾莫過于錯誤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東西,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個期望達到的目標(biāo),或許有這么一天我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或許有那么一天我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biāo)!生活還在繼續(xù),不要忘記微笑地對待每一天,不要忘記珍惜余下的每一天!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在茫茫人海中不過就是隕落的慧星劃過的一道光線,彼此碰撞,彼此磨礪,彼此包容,彼此閱讀,彼此借鑒。人生短暫,不要把所有的關(guān)系都考慮得那么復(fù)雜,不如彼此都寬松一些時間,讓渡一些空間,包容一些對錯,善意理解別人的不同意見,因為簡單的人生才能感知生命的意義和內(nèi)涵。
  如果心靈沒有寧靜,那么就沒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人生若沒有自由,心靈當(dāng)然也不會自在。因此,用持戒修禪,借持戒養(yǎng)慧,我們就能構(gòu)建自己的心靈之家。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 精彩書摘: 善與惡有多遠?一念之間自心清凈,所感世界亦清凈;自心污穢,所感世界亦污穢。一念充滿邪惡之心生起,地獄刀林劍樹森然;一念充滿善意之心生起,凈土寶地華池宛然。所以,依此可知,天堂地獄,又怎么會在心外呢。小和尚問師父:“我聽人說,好人和壞人有天壤之別,是這樣嗎?”師父微笑著說:“好人和壞人只不過是別人給的定義,只是別人給予的頭銜。好人和壞人可能是一個人,就好像,你會覺得師父對你笑時是好人,師父懲罰你時就變成了壞人!小和尚又問:“那么善惡呢?有天壤之別嗎?”師父收回笑容,回答說:“善惡是在一個瞬間產(chǎn)生的,在產(chǎn)生之前,善惡并無差別,善惡都生長在一顆心上面,而產(chǎn)生之后,就有大差別,善的長出善果,惡的長出惡果,所以你一定要做個一心向善的人!善與惡的滋長只是在一念之間,善惡的選擇也會生成相應(yīng)的世界:一個是彩色的,而另一個則是灰暗的。選擇了善,就選擇了世界的清明與和睦;選擇了惡,就選擇了生活的渾濁和荒蕪。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開始;一念之惡,是一切悲具的源頭。善與惡只一紙之隔。人生時時刻刻都走在善惡中間,稍左是善,稍右即惡。心存一善,勝過百日修行。
  世界復(fù)雜,世界也是簡單,有時候,總覺得自己是生活在一念之間。恍然覺得,天地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諸事之間,一念糊涂,一念清醒;人生之中,一念生,一念死;愛情之中,一念咫尺,一念天涯。
  一念之間,我們感覺不到多快,只是一瞬間;一念之間,我們感覺不出多遠,只是生死的距離;一念之間,我們感覺不到無常,卻能決定成敗、苦樂。一念是我們思想的起源,一念可繁華,一念可荒蕪,于一念之間,我們能感受到思想縱向的長度,能感覺到心靈的橫向?qū)挾龋芨惺艿饺松腻e綜復(fù)雜都在簡單的一念之中。一念是顛覆,可血流成河,也可化干戈為玉帛;一念是對立,愛恨情仇,是非對錯,也都在一念之間對立融合。一念太快,我們來不及把握,一念太渺茫,我們只能讓心選擇,一念前,都是空白,一念后,又都是多變,或山回路轉(zhuǎn),或病入膏肓。
  從生到死,我們都生活在一念之間,值得慶幸的是,善良一念,我們得到的是幸?鞓、無憂無慮和真實的情感;可悲的是,邪惡一念,我們得到的是痛苦,內(nèi)疚、悔不該,莫不如。一念之想,思想一念,決定善惡,決定改變。常言道:“一念之差,悔之晚矣!币荒顝牟唤o我們機會,只是我們內(nèi)心真實的表達,心生一念之時,只有自己明白,然而,一念之后,結(jié)果截然不同。若有人悲傷,必定那一念里,沒有真實和珍惜;若有人快樂,必定那一念里,飽含著善意;若有人優(yōu)雅,必定那一念里,多了些品位。
  可以說,一念決定著我們的人生,不要小看一念的力量,一念是微小的,而它產(chǎn)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切理想,一切思想,一切行動都源于一念。一念之差,一樣的境況,區(qū)別也很明顯,一個悲傷的人,他的一念就是痛苦;一個樂觀的人,他的一念是自信,一樣的境況,有的人會把地獄看成天堂,有的人會把天堂看成地獄,也是心性使然。一念,不是冥想,也不是幻覺,是我們對待機會的眼光和瞬間的靈感,是經(jīng)驗積累,生命閱歷的表現(xiàn)和發(fā)自內(nèi)心對美好的追求。一念,不是猜謎,不是搖獎,是心靈澄澈,是靈魂高度的衡量,是人性高低的測試,是思想曠遠的表現(xiàn)。
  一念之間,我們也會禪機頓悟,一念直指人心,也直面因果。人生無非就是心念善惡,善念生花,惡念結(jié)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念之善,可挽救他們,救贖自己,一念之善是靈魂的花朵,是純潔生命里,高貴靈魂的靈光一現(xiàn)。一念之惡,一時得逞,卻永入苦海,一念之惡,心燈瞬間隱滅,需修得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才可罷了。生活無非就是一念得失,一念可得霜風(fēng)寒雨,一念可失清風(fēng)明月;一念可遺臭萬年,一念可心照汗青;一念詩意,一念頹廢;一念名利雙收,一念滿盤皆輸。一念可得人心,一念可失人心,一念之差,必然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應(yīng)驗,一念雖短,卻可映照一生。
  生活之中,我們面對的“一念”很多,若是能深入明理禪機,如果能心存一個“善念”,一念菩提,也就無所謂成敗、得失了,那么,即使是失敗也是成功,即使是失去也是得到了。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禪,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人生之中,若無邪惡之念,便也就少了報應(yīng)莫,若有一念之善,便可普度生靈救贖生命。大千世界,每個生命都有一念,是成佛,是成魔,自己選擇!一念,寧可一無所有,切不可傷天害理!





上一本:尋找幸福的小蜘蛛 下一本:北平硝煙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看似生活對你的刁難,其實都是祝愿的作者是云水禪心,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