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西藏書:十年藏行筆記


作者:祝勇     整理日期:2015-11-05 11:02:11

為什么要去西藏?
  因為“西藏蘊藏著俗世生活的真理�!�
  因為“對于我們來說,西藏只是一個夢,是我們?yōu)樽约喊才诺囊粋€來世,是一座哲學(xué)的高原�!�
  因為“當(dāng)我們精神陷于困頓的時候,只要眺望遠方的那片高原,便會有一種激情注入我們的身體。”
  但西藏拒絕闡釋,更拒絕一知半解。
  去西藏,不需要理由。
  祝勇說:“即使微小的切片,對我們而言也意味著生命的犒賞。只要我曾經(jīng)深入西藏的內(nèi)部,在陽光中變成西藏的一部分,就足夠了。”
  
本書簡介:
  2002年,祝勇在紀錄片攝制途中走遍藏區(qū),遍訪藏文明的生態(tài)現(xiàn)狀。《西藏書》便是對這段歷程的記錄和書寫。
  祝勇的文字始終帶著虔誠的熱度,他以文字拆解時空的藩籬,將自己眼中的西藏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只有深入過西藏的內(nèi)核,才能從地理、人文、歷史上,將它立體地呈現(xiàn)。
  “當(dāng)我們精神陷于困頓的時候,只要眺望遠方的那片高原,便會有一種激情注入我們的身體。許多到過西藏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作者簡介:
  祝勇,作家、學(xué)者、紀錄片工作者,藝術(shù)學(xué)博士,現(xiàn)供職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學(xué)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學(xué)客座教授。曾在美國加州大學(xué)伯克利分校從事歷史研究,北京作家協(xié)會理事,全國青聯(lián)第十屆委員。已出版主要作品有:《舊宮殿》、《血朝廷》、《故宮的風(fēng)花雪月》等,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等多種選本。獲第一、二屆郭沫若散文獎,第九屆十月文學(xué)獎,第三屆朱自清散文獎。擔(dān)任紀錄片《辛亥》《歷史的拐點》等總撰稿,先后榮獲第21屆中國電視星光獎,第25、26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yōu)秀紀錄片獎、中國紀錄片學(xué)院獎、中國十佳紀錄片獎,香港無線電視臺臺慶典禮最具欣賞價值大獎,與《舌尖上的中國》并列獲得第18屆中國紀錄片年度特別作品獎。
  目錄:
  在最遠處,我最虔誠
  天堂下的布達拉
  佛光
  倉央嘉措的另類夢想
  喜馬拉雅
  遠方的上方
  雕版上的德格
  格薩爾王
  美人谷
  “祝勇的文字仍然冷雋。這種冷雋,澄澈、安靜,富于質(zhì)感,有著幾欲置人匍匐于地的強大的內(nèi)在力量。而圣地的陽光的確照亮了作者善于思考的額頭�!�
  “多年來,祝勇帶著學(xué)者的責(zé)任和憂思,致力于歷史文化隨筆的創(chuàng)作,身體力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西藏書》中,他更強調(diào)了藝術(shù)性和可讀性,以及表達情感的獨特性�!�
  一
  我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紀念碑,選擇了接近天堂的位置,仿佛高懸的燈,即使在遙遠的距離以外,人們也投以仰視的目光。它比陽光傳播得更遠,因為它更慷慨、仁慈和神圣,它能穿透黑夜,抵達陽光不及的死角。由青藏線進藏,沿途常會見到磕長頭前往拉薩的藏民,他們合攏的手掌永遠指示著兩個方向——天空和拉薩。他們的表情中已經(jīng)透露了布達拉宮的尊嚴。走進拉薩之前,我已從每個朝拜者的臉上,看到了布達拉宮紅墻的反光。
  在拉薩,早上拉開窗簾我就會看到它——布達拉宮就在喜瑪拉雅飯店的窗外,如時間一樣永不消失。每天的陽光最早降落在布達拉宮金頂上——它們之間有著最迅捷的通道,使布達拉宮金頂最早接受來自天空的訊號。這表露了布達拉宮與天堂不同尋常的關(guān)系。我甚至認為在天空深處還有一座布達拉宮,與我們視野中的那座宮殿遙相呼應(yīng),只是層疊的云朵與青藍的蒼穹遮蔽了我的視線。在布達拉宮里穿行的僧人,則是神明與凡人之間的中介者,他們的語言如晶瑩的法器,閃爍著天空的光澤。
  布達拉宮始終如一地保持著與天堂的對話,使用著絕無僅有的語種,只有德行高尚的僧侶才能聽懂。在藏文面前目不識丁的我自然無從領(lǐng)會這些玄奧的對語——即使?jié)h語經(jīng)文,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完全隔絕的世界——但我能夠依稀感覺到在布達拉宮上方飄動的音韻,像歌聲一樣悠揚,時聚時合,似有還無。我預(yù)感到布達拉宮這座無比巨大的石頭經(jīng)書中蘊藏的信息,它容納了西藏全部的精神和歷史,我決心去讀它。我邁上了宮殿的第一級臺階,仿佛掀開了一本厚重經(jīng)書的第一個頁碼。
  二
  我聽得到早晨的聲音。陽光如同天空散落的佛珠,自宮殿的金頂滾落,最先是金頂中央那只最高的寶瓶,緊接著就如落雨般密集,順著金色歇山頂?shù)臏喜勐�,紅白兩色的宮殿旋即明亮起來,如同老人在深夜里用酥油燈點亮的神話。我聽得到陽光在宮墻上行走的嚓嚓聲,由遠及近,由模糊而清晰。在夜與晝的邊界線上,來自天國的照明,使布達拉宮猶如一片巨大的幻影閃現(xiàn)出來。陽光如同福音一樣無微不至,并像目光一樣深入石墻的每一個凹痕。
  朝圣者從早晨就來到布達拉宮廣場。應(yīng)該說布達拉宮廣場是整座城市最先蘇醒的神經(jīng)�;銏杂驳囊雇硪稽c點被陽光融化,朝圣者帶著夢境中殘留的寒意出現(xiàn)在布達拉宮早晨的光環(huán)中。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陽光是最濃稠的物質(zhì),伸手可觸,有著絲綢般涼滑的質(zhì)感,如天堂垂下的帷幔。我看見那些逆光的剪影,磕長頭的每個分解動作在帷幔后面交替出現(xiàn),金色的陽光反襯出他們卑微的身影。即使相隔很遠,我也能夠聽見他們以額頭扣擊大地的聲音,仿佛神秘的鼓點,有著特殊的韻律和節(jié)拍。
  旅游者一律從東門進入布達拉宮,而朝圣者則從西門。細心的人能夠聽出兩種腳步的差別——前者很重,有如一種沉悶的鈍音,還夾雜著粗礪的喘息聲,好像劣質(zhì)的樂器傳達出的不和諧音符;后者則小心而輕盈,就像繚繞在他們唇齒間的禱告之聲。旅游者與朝圣者按照各自的線路進入布達拉宮,去兌現(xiàn)它截然不同的功能。第一次走進這座宮殿,我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奧妙——觀光客與虔誠的教民,始終是逆向而行,他們無法合流到同一隊伍中。它的好處是使我總能從正面觀察朝圣者的面孔,藏教的全部教義都寫在那些面孔上。我看見牙齒殘缺的老人一絲不茍地爬伏在地上,再艱難地起來,嘴里的禱告聲從不中斷。她們把僅有的紙幣放在神像的邊緣,如同把整個生命,交付給神靈。
  三
  我面對布達拉宮,那座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各種印刷品上的神奇的宮殿,而眼下,我把那些無所不能的報紙網(wǎng)絡(luò)電影影視一律拋在了身后,它們因我執(zhí)拗的腳步而全都喪失了功能。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站在偉大的建筑面前,對于雙方,這是兩個意義極不相稱的事件。無法解釋我為什么因為“看到”而興奮,我甚至還無法確定我究竟“看到”了什么——被布達拉宮收藏的細節(jié),遠比它呈現(xiàn)出來的更多�;蛟S我應(yīng)該這樣詢問自己:我是否進入一個假設(shè)性的前提中,用自己腳上的血泡來驗證自己預(yù)置的結(jié)局?我并非宗教信徒,但我認為宗教的主要功能是賦予我們想象的權(quán)利——這點起碼的權(quán)利正被我們所擁戴的物質(zhì)生活一點點蠶食。誰能說我們所求取的物質(zhì)生活不是一個假設(shè)性前提?又有幾人能證明全部的幸福已經(jīng)包含在我們“唯物主義”的生活之中?布達拉宮,這座政教合一的宮殿不僅是一種視覺奇跡,它是在接近天空的地方,為我們沉悶的俗世生活開啟的一扇天窗。
  我同樣相信在布達拉宮面前,所有千里迢迢的朝圣者都會百感交集,只是他們不會像我一樣感到意外,因為他們每天都行走在通往天國的途中。他們與我們的區(qū)別之一在于他們從不談?wù)摗拔鞑亍保绕洚?dāng)它日益成為現(xiàn)代都市里一股不可抗拒的時尚的時候。我并不諱言我的“觀賞者”的身份——我必將離去如同我必將到來,也從不諱言“西藏”將在以后相當(dāng)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成為我敘述的對象,但這一切在朝圣者眼中都顯得微不足道,他們朝圣的途中聚集了無盡的苦難,這些苦難會輕而易舉地瓦解一個見多識廣的旅行者虛弱的優(yōu)越感。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若本书不能下载,请微信扫描右下角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别院书香”,书友将给您分享本书。
若下载压缩包有密码,同样扫码关注,回复“解压密码”即可。

上一本:博學(xué)切問 下一本:愛與希望的小街

作家文集